黎家智
本刊訊 8月10日,我省院士專家代表啟程開展休假考察活動,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賀家鐵為院士專家送行。
賀家鐵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院士專家致以親切問候,感謝他們為湖北發展作出的貢獻。他說,每年組織院士專家考察休假,是省委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聯系服務專家工作的制度安排,體現了省委對高層次人才的重視,對院士專家身心健康的關心。湖北是科教大省、人才大省,長期以來,各位院士專家圍繞湖北發展大局,攻克技術難關,加速成果轉化,提升產業層次,推進“湖北制造”向“湖北創造”轉變,為實現中國夢的“湖北篇”作出了重大貢獻。
創新驅動,人才為先。賀家鐵說,當前的湖北,正處于創新驅動、競進提質的蓬勃發展階段。催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生動力,實現建設“五個湖北”的宏偉藍圖,需要各行各業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引領和支撐。希望各位院士專家通過休假調整、養精蓄銳,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去,再攀事業新高峰。也希望大家緊密團結到黨的事業中來,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積極獻智獻策,攻堅克難,開拓奮進,為我省創新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考察休假團分兩組,每組20余人,既有科學家,也有企業家,還有技能大師、農村實用人才等不同領域人才,他們將分赴貴州省和我省恩施州開展為期一周的活動。
我省首批10名金融副市(州)長到崗
本刊訊 8月31日,記者從金融副市(州)長到崗座談會上了解到,本批金融副市(州)長共17人,分兩批到崗,首批到崗的10人全部來自中央金融機構。副省長曹廣晶代表省委、省政府對專家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對中央金融機構對我省的支持表示感謝。他希望各位金融專家到市州任職后,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盡快進入角色,利用專業優勢和金融資源,為各地培養金融人才、辦好金融實事、引領經濟發展,強調各市州黨委、政府要為金融專家充分發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省直有關部門要會同派出單位做好金融專家的堅強后盾。(王 穎 田 原)
“三清三創三教”筑牢社區換屆基礎
“三清”摸實情。清理審計財務亮家底,全面開展居委會任期和離任經濟審計。清理整頓組織防風險,清理14項重大矛盾糾紛和10項突出治安問題。清理規范服務惠民生,基本實現公共服務事項社區“一站式”辦理。“三創”固陣地。創優服務陣地強保障,保障社區基本辦公條件到位。創優共建體系聚合力,發動社會資源和群眾支持參與所在地社區的工作。創優服務品牌顯特色,全面推廣“蘇柳英工作法”。“三教”正風氣。為政心態教育明規矩,嚴明換屆選舉紀律和規矩。能力素質教育強本領,實現“兩委”班子和后備干部培訓全覆蓋。法治宣傳教育樹導向,引導選民珍惜和行使民主權利,發揮“一社區一律師”作用。(鄂州組)
請服務對象當“裁判”
近日,老河口市光化辦事處秋豐路社區干群匯聚一堂,社區“兩委”換屆居民評議社區干部進行了公開測評。像該社區一樣,光化辦事處其它9個社區居民評議社區干部測評也已經開展。在測評中,來自各社區的轄區單位代表、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等組成的30名評議代表團,認真聆聽了社區工作人員的述職演講,對社區工作人員一一進行現場評判。在發給代表的測評表上列有各社區工作人員的姓名,分“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單項進行打勾,四個單項匯總構成綜合評價。居民代表的無記名公開民主測評票將作為今年辦事處社區工作人員能否繼續任職的一項重要指標。若沒過居民測評關,社區干部最終將下課。(張邦安)

“五微工作法”貼心服務群眾
今年以來,園林辦事處在18個社區推介 “五微工作法”,從細微處入手,貼心服務居民,讓群眾滿意。“五微”包括收集“微心愿”并公示,組織引導黨員根據自身能力、愛好和特長自愿認領,幫助圓夢;開展“微服務”, 圍繞“關愛留守兒童”“再就業”等需求,積極打造“一居一品”服務特色;提供“微卡片”,印上維修電腦、維修下水道、醫院聯系方式、組織活動信息,方便居民生活;充實“微講堂,“舉辦道德大講堂近40期,聽眾人數達到1500余人次;完善“微日志”,記錄群眾的建議及訴求,促進黨員干部多深入一線訪民情、知民事、解民憂。 (潛江組)
嚴把“三道關口”規范干部調配管理
近日,丹江口市出臺《關于規范干部調配管理工作的通知》,堅持依權責審批調配及編制限額內核編準調原則,嚴把“三道關口”,規范干部調配管理工作。嚴把調動申報關,干部調動必須由組織、人社部門按權限和程序辦理,凡擅自調動干部的,一律責任倒查。嚴把材料審查關,對送審材料弄虛作假的,由紀檢、組織部門依紀依規嚴肅查處。嚴把調配落實關,經組織人社部門研究決定調動的干部,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交接,在調動文件下發3日內到新單位報到上班。(丹江口組)
“十條嚴規”全方位監督黨員干部
松滋市緊密結合黨建工作實際,著力解決十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強化書記抓黨建帶隊伍主體責任,解決黨委(黨組)書記抓黨建主業意識不強的問題;強化基層黨建工作年度考評,解決壓力傳導層層遞減的問題;強化黨員領導干部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會,解決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的問題;強化干部選拔任用民主監督,解決干部選任工作流程不規范的問題;強化黨員干部實績考核,解決黨員干部為官不為的問題;強化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解決領導干部監督管理存在“盲區”的問題;強化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解決“一把手”越權決策的問題;強化鄉鎮干部“走讀”問題整治,解決基層干部聯系群眾不深入的問題;強化領導干部出國(境)管理,解決領導干部紀律意識淡薄的問題;強化黨員干部行為規范,解決基層干部自律不嚴、形象不佳的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對537名“吃空餉”人員進行分類處理,其中督促停薪89人,解聘、辭聘29人;清理規范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任職17人;組織處理7起鄉鎮干部“走讀”問題,對40名班子成員進行了約談和誡勉談話。(松滋組)
選派縣鄉機關干部到村任職展現新作為
荊州市為充實農村基層工作力量,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按照“審批服務下沉到村、縣鄉干部任職到村、績效考核延伸到村”三到村工作要求,堅持廣泛選、靈活派,力促干部到基層去;堅持嚴管理、真關愛,力促干部崗位在村;堅持出實招、用真功,力促干部一線作為,不斷夯實農村基層基礎,而且轉變了干部作風,樹立了干部下基層、一線創實績的良好導向。截至目前,全市選派縣鄉機關干部到村任職2000多名,共幫助落實村級經濟發展項目4889個,爭取各類扶持資金4.6億元,調處各類矛盾糾紛6.6萬起。(荊州組)
提高“兩新”組織黨員發展質量
近年來,隨州市曾都區堅持以“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發展黨員新方針為指導,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夯實組織基礎、規范發展程序,不斷提高“兩新”組織黨員發展質量。努力完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網絡,目前全區已建立單獨黨支部65個,建立聯合黨支部10個,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167人。同時,把業務技術骨干、生產一線員工、非公企業主等作為重點,積極培養入黨積極分子,進一步放大“孵化器”效應,僅今年就有26名崗位技術能手加入黨組織或被列為組織發展對象。(張小芬)
黨員創業致富一方
近年來,通城縣在全縣實施黨員創業幫扶計劃,一方面通過貼息貸款等方式對需要創業的黨員干部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組建黨員創業“智囊”團隊,幫助指導其他黨員群眾創業致富。2015年,全縣選聘黨員創業技術指導員97名,新增黨員創業科技示范戶1200余戶。另外,該縣圍繞生豬、茶葉、糧食、茶油等主導產業,采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183家,并以此建立黨員創業幫扶基地,發展社員2.7萬人,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胡 強)
四項措施“喚醒”基層黨員意識
天門市針對少數基層黨員身份感、責任感、歸屬感、榮譽感不強的問題,采取四項針對性措施,“喚醒”基層黨員意識,激發黨員隊伍活力。通過落實黨員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保障權利“喚醒”黨員意識。通過明確義務“喚醒”黨員意識,結合黨費收繳專項檢查,通報批評一批基層黨組織并督促進行整改;在村(社區)開展在職黨員作承諾、無職黨員“亮身份”活動等。通過開展活動“喚醒”黨員意識,市鄉兩級每年為全市856個村每村補助黨員活動經費1萬元,專門用于黨員開展活動。通過關心關愛“喚醒”黨員意識,落實黨員政治生日制度、推行黨員日常生活“四個必問”做法、大力支持黨員創業發展等。(龔淑琴)
“兩個辦法”嚴管“神經最末梢”
近日,鄖陽區研究出臺了《鄖陽區村組干部管理辦法》和《從嚴管理村組干部有關規定》,從嚴管理村組干部這個“神經末梢”群,確保全區作風建設沒有死角、沒有盲區。《管理辦法》對村干部的培養選拔、教育培訓、目標管理、工作報酬、績效考核、監督約束等方面,作出了具體明確規定。《從嚴管理規定》提出嚴格執行在崗制度、嚴禁吃拿卡要、嚴格執行涉農政策、嚴格執行村務公開制度、嚴禁大操大辦、嚴格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嚴格實行村級招待“零支出”、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嚴禁參與任何形式的帶彩娛樂、賭博、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動等“九嚴”要求。同時建立健全了村干部誡勉、問責、不勝任干部離崗培訓等制度,凡村組干部出現違紀違規行為,一律從嚴從快查處,一律追究鄉鎮(場)黨委書記、紀委書記、鄉鎮(場)包村干部的相關責任,一律追究村黨支部書記的領導責任、村務監督委員會負責人的監督責任。(姚書林)
開展“曬業績、比業績、評業績”活動
為強化干部的平時之考和過程管理,隨州市組織市直單位開展“曬業績、比業績、評業績”活動。市目標辦要求納入責任目標考核的市直單位對照年初工作目標,對今年以來的工作進行總結,形成主要工作業績,將業績匯總情況在市級媒體上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隨后,市目標辦組織市直單位主職、部分“兩委員一代表”、服務對象代表等,對公示的主要業績按“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測評,每個測評等次分別按照1、0.8、0.6、0.4的系數加權計分,形成競爭壓力,倒逼各部門在新常態下踐行“兩為”。同時,堅持把考評結果作為改進工作和調整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州組)
全面推進“千名黨員醫生進萬家”
8月7日深夜,安陸市府城辦事處河西居民李老漢一覺醒來感到頭暈、胸悶,老伴趕緊撥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電話,值班醫生黨員熊和洲背著藥箱很快趕來緊急處理,老人轉危為安。
今年以來,安陸市不斷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面推行“千名黨員醫生進萬家”服務模式。全市指定1800名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的醫生護士組成800個家庭醫生團隊,劃片為城鄉居民提供家庭預約出診、居家護理、家庭病床等上門服務,并為服務對象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家庭醫生團隊每周到村(社區)不得少于2次,每周到村(社區)工作時間不得少于6小時,定期在轄區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在自愿基礎上,與轄區服務對象簽訂服務協議,重點為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精神病人、貧困居民等人群開展服務。截至目前,家庭醫生簽約6816戶,簽約23734人,為居民開展各類服務6.8萬余人次,為居民建立健康電子檔案23734份。
(黃予洲)
“陽光家園”情暖留守兒童
8月6日,鄖西縣店子鎮店子社區黨員志愿者王德榮像往常一樣,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陽光家園”,帶領孩子們閱讀課外讀物(如上圖)。暑假期間,在8名黨員志愿者的呵護下,店子社區21名留守兒童,在“陽光家園”盡情享受著童年的快樂時光。
為了讓留守兒童快樂成長,鄖西縣10個社區擴大農家書屋面積,新增兒童讀物和娛樂設施,組建志愿者隊伍,在黨群服務中心里建設“陽光家園”。“陽光家園”節假日期間免費提供空調、茶水等服務,每天兩名志愿者帶領孩子們學習、游戲。“讓留守兒童得到關愛的同時,在集體生活中提高他們交往、管理、學習能力。”王德榮說。目前,鄖西縣10個“陽光家園”接收留守兒童319名,在黨群服務中心建“陽光家園”的做法將在全縣有條件的村全面推廣。(鄒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