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棟齡
乙未炎夏,六月癸未,友朋與吾聚于華農之下。暑氣襲來,熱情未消。暢敘抒懷,誦當下之抱負,感今朝之美好。四下環耳,翠綠盈眼,怡人心脾。茫茫然如社稷更迭,而不知其所往;戚戚乎如謫仙臨凡,萬物而生輝。
近日,賀公有云:“立志遠大上高臺,責任肩挑擔書海。真抓實干長智慧,砥礪前行方成才?!庇诖笋雎?,似有所感。少頃,坐而望南,遙想庚子,侵略四起禍患至,黎庶遭殃涂炭生。直至于梁任公,發聲于京城而布衣起,始覺華夏之希望在于青年。而后守常兄道出“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之語。待至開國,潤之提筆抒懷,臨青年而語,吾之世界,終為汝焉。辟入新元,習總引經據典而論青年,曰:“國強因年少,青春有擔當。躬心付身浩渺地,立業建功在基層。”世紀之交,四化初成,國泰安定,然則后世之任,重于泰山。
古語有云:“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卒伍?!贝骞匐m小,當立大志。心志當如計利天下,萬世求名;心胸好似蒼生俱暖,廣廈千間;心氣不若出鞘淵虹,千金難御。國之鄉里,軍之卒伍,形若海之厘水,卻重于蛇之七寸,定國安邦之始也。而今吾與汝皆治其中,豈不為國家之信,生民之信,吾等之幸哉?是故庸碌無為之作態不可有,開拓前進之動力不可無,安身立命之根本不可棄,愛民得道之法門不可丟。
時至今日,青年之希望同國家之未來共系,青年之命運同國家之發展共存,青年之事業同國家之復興共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乃為圣人所悟,先賢探索,歷盡滄桑,方得其形。青年者,國家之興旺也。堅毅忠貞,不屈前行,亦循特色之旨要。世外桃源處處有,富民脫困處處艱。眾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治學之要出于顱頂;民定國強,欲展宏圖,安邦之策盡在鄉村。建祖國之大業,乃非常之功;富鄉野若市井,待非常之人。建此功者,非吾等之不為也。以吾輩之偉力,鄉土之間怎可不漸富哉?況今朝風氣,似四月和風暖人心,狂風驟雨蕩寰宇,如此境遇怎么能不作為一番?
(作者系大冶市2015屆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