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肖培棕朱琳
互聯網時代下保險資管公司創新升級
文|肖培棕1朱琳2

保險資產管理行業以保險資金運用為主營業務,正在逐步進入公募資產管理等市場化領域。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伴隨“互聯網+”戰略的持續推進,保險資管行業面臨著來自行業內部與互聯網行業外部的雙重競爭壓力,進一步創新升級成為直面競爭的必由之路。以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下的技術驅動因素有利于推動保險資管行業的保險資管產品設計、投資研究、運營管理、渠道、市場營銷與客戶服務等方面創新升級,增加行業競爭力。
保險資產管理(簡稱“保險資管”)行業作為保險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直接或間接服務于實體經濟。但與大資產管理行業中的基金、信托行業相比,保險資管行業擁抱互聯網的創新之路上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體現在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等其他資產管理子行業在對接公眾用戶的公募服務能力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體現在資產管理行業整體與互聯網行業在互聯網經濟思維下服務用戶能力方面的差距。
本次“互聯網+”戰略的興起具有明顯技術驅動特征,具有代表性的新興技術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大數據是對海量數據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數據挖據分析;云計算是資源的整合與再分配的過程,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與服務響應能力,使基礎服務變得標準化。那么,在“互聯網+”戰略下,互聯網以及新技術對正發生的保險資管行業轉型升級中發揮的作用如何?本文將從產品設計、市場與客戶服務、投資研究、運營管理幾方面進行分析:
產品設計。保險資管產品是保險資管公司市場化開放、拓寬資金來源與運用方向的重要手段。據初步統計,2014年共計注冊的各類保險資管產品175個,金額達到3000億。然而,保險資管產品的用戶大部分為機構客戶。隨著保險資管公司進入公募資產管理領域的政策放寬,目前已有國壽、泰康資產等獲取了公募業務資格。這時,新的產品設計需要具有互聯網思維,要更加突出產品的差異化。借鑒其他資產管理行業產品以及互聯網產品的設計思路,將資產管理融入到醫療、購物、教育、本地生活、交通等消費場景中,嘗試突破與改變傳統的管理費和超額收益提成為主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當前的保險資管產品設計模式仍屬于從后向前,先從金融產品的收益、風險、流動性、運營管理的角度去設計產品,再將產品推銷給潛在的機構客戶,屬于資產驅動負債模式。這種模式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需要做出改變。互聯網和大數據可以介入到產品設計環節,面對細分用戶群體進行挖掘與分析,更加準確的評估風險偏好,進行個性化的產品定制。比如,泰康資產的“薪意寶”產品就是一款面向工薪族(細分用戶群體)設計的定位于余額管理+閑錢投資的一款貨幣基金產品。
投資研究。傳統的投資研究數據支持包括市場公開數據、經整理過的資訊數據、賣方研究報告、上市公司路演信息數據、實地調研信息數據。這些數據多數由人工整理、數據源頭多、有一定滯后性、更新頻次低、缺乏自動化與海量數據處理手段、缺乏深度的數據挖掘與分析。在大數據時代,用戶數據、金融數據、消費數據、物流數據等若干大數據已具雛形,互聯網大數據所體現的數據的實時、互聯、共享的特性有利于克服原有的信息孤島問題。
2014年,電商行業交易額達12萬億,網絡零售額增長41%。電商行業在整體零售業中的占比越來越高,這使得電商行業的零售數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一定程度反映零售業的行業狀況;具備一定的先驗性,電商數據有實時特性,通過大數據分析后,可以先于生產廠家披露的數據反映生產與銷售情況。例如,阿里巴巴在2013年的零售數據:1.5萬億的零售額、113億筆交易、2.31億億活躍買家、800萬活躍賣家;2014年零售額達到2.3萬億,活躍買家達到3.34億。阿里集團的支付寶平臺提供消費習慣與趨勢數據、菜鳥網絡提供航運與物流數據。數據更新頻度為每周(最快可每日)公布一次。使之與已有的數據進行整合,可以給予原有的投研判斷多重角度的驗證,具有更好的時效性和連貫性。
運營管理。在運營管理方面,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新技術的日益成熟進一步促進保險資管行業中后臺業務系統運營效率的提升和基礎設施技術架構的轉型。目前,多數公有云平臺可提供云服務器、云存儲、負載均衡、安全服務等基礎服務。若需要,還可以在不同城市云平臺節點部署備份環境,這實際上滿足了保險資管公司互聯轉型升級所需信息系統基礎設施建設的大部分需求。在公有云提供IAAS服務的基礎上,作為主流的金融IT服務商,恒生電子與金證科技也與深圳證券通信公司合作,開始面向金融機構提供金融行業的行業IAAS云服務,滿足了保險資管公司核心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設施需求。再進一步,在IAAS云服務的基礎上,將業務系統(如過戶登記系統、直銷系統)部署于其上,提供標準化的信息系統基礎設施與配套的運維服務,可以實現估值核算、過戶登記等(非核心)業務的流程標準化外包服務。目前,已經出現了恒生、金證、招商證券、工商銀行為代表的一批專業外包服務機構對外提供專業化、標準化的份額登記、估值核算、信息系統服務。
專業外包服務市場的成熟給以信息系統平臺為核心的中后臺運營體系轉型提速提供了機會,使得保險資管公司以更多的精力聚焦前臺業務。
渠道、市場營銷與客戶服務。目前面向公眾的保險資管公司產品多數以投連險形式通過保險公司渠道銷售,主要以銀行渠道為主。在互聯網時代下,可以進入與占據互聯網前端,改變銀行渠道為王的局面,使直銷途徑與方式更加多元化,擴大了獲取用戶的空間。一方面可以借助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如招財寶、數米基金等來獲得用戶流量的導入,另一方面也應大力借鑒社群經濟與粉絲經濟模式,自建互聯網直銷平臺,直接面對更加細分的有群體特征的用戶,并有針對性的開展產品設計與營銷。互聯網可以拓展客戶服務的外延,提高觸達性,提供具有互動性、符合用戶群體特征和習慣的服務方式。本質上,保險資管行業的市場營銷與客戶服務應該像其他互聯網產品一樣,利用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注重用戶體驗與互動交流,與產品設計形成正反饋的閉環。比如,對于90后這樣的新生代用戶注重采用與提供互聯網思維的服務,包括簡化注冊開戶與購買流程、在線業務辦理、24小時客戶服務等優化服務。
在客戶發展方面,保險資管公司首先可以依托保險母公司,有著間接而廣泛的個人客群基礎和客戶服務經驗。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合作或自建互聯網子品牌,利用互聯網模式經營客戶(粉絲)。將傳統的產品買賣行為通過深度挖掘轉變成為長期互聯、互動、深度挖掘客群特征、將產品設計、營銷、服務融入其中。
近日,國家發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基金業協會隨即發布了《資產管理行業“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資產管理市場環境已經開始全面互聯網化。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推出與落地,資產管理行業均在借助互聯網進行產業升級轉型。因此,建議正在走出保險行業的保險資管公司需要主動適應這種環境變化,借助新興技術、以創新的思維全面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包括產品設計能力、投研與風控能力、運營管理能力、渠道、市場營銷與客戶服務能力,縮小與基金公司等公募資產管理公司以及正在反向滲透的互聯網公司在互聯網創新方面的差距。同時,希望保險行業監管機構與行業協會加速推動保險資管行業借助互聯網創新升級的步伐,整合行業力量,形成合力,走出有保險業特色的資產管理新的發展道路。
1.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