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世清,李超科,柴磊(新鄉(xiāng)醫(yī)學院三全學院,新鄉(xiāng) 453000)
基于分時控制系統(tǒng)的高校撥號上網客戶端的設計與實現
魯世清,李超科,柴磊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三全學院,新鄉(xiāng)453000)
目前,互聯網已經成為在校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影響。一方面,互聯網中海量的信息資源和數據能夠有效地促進他們的學習,方便其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無節(jié)制地上網對大學生身心健康、學習生活都帶來了嚴重的傷害,由此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對其家庭和社會都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合理地約束大學生上網行為,有效地管控互聯網絡成為當前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網絡對大學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雖然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但對高校而言,確不能因噎廢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簡單地禁止網絡[1]。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措施,既要有效防止大學生過渡上網,又能充分發(fā)揮互聯網的優(yōu)勢,為大學生成才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務。當前高校大學生用戶接入互聯網的方式和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1)高校大學生網絡使用情況
近年來,由于教育質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大學生個人擁有計算機的比例逐年上升,大學生的網絡擁有和接入條件都已具備且非常便捷,大部分高校都能夠為在校學生用戶提供數字資源和上網條件。據調查,77.5%的大學生用戶能夠在宿舍上網,在學校機房,圖書館和電子閱覽室等上網的比例也分別占到47.4% 和32.1%[2]。可見,強化對在校大學生網絡管理,約束大學生的網絡行為的空間和力度還很大。
(2)存在問題
目前,互聯網對在校大學生的影響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有調查顯示,有超過65%的學生有逃課的行為,其中有3.5%學生自認為沉迷于網絡,15.2%的學生自認為依賴網絡,較難自制[3]。雖然關于網絡的法規(guī)和條例日益健全,但由學校制定的、專門針對大學生群體的網絡管理制度卻非常少。盡管大部分高校對校園網絡進行了過濾,例如加強防火墻建設,過濾掉一些不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網站等[4],但對學生不良上網習慣進行強制約束與管理的手段還很少。
高校學生用戶上網可以采用動態(tài)IP和固定IP兩種地址分配方式[5]。無論選擇哪種分配地址方案,為方便對學生用戶的網絡管理,都可以采用客戶端撥號登錄的網絡管理辦法。即學生用戶首先在校園網絡中心注冊賬號,然后在用戶機上下載撥號上網客戶端,根據用戶名和密碼撥號登錄網絡。
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對本單位職工和學生分別采用數字編碼的方式進行管理。即根據一定的原則為教師分配工號,為學生分配學號。例如,河南省某高校教師用戶賬號為工號,長度8位。學生用戶賬號為學號,長度11位。學號的編碼規(guī)則為:從左到右起,1~4位表示入學年份,5~7位表示所在院系編號,8~9位表示班級編號,10~11位表示在本班內的序號。例如學號“20155372118”。為此,基于分時控制系統(tǒng)的高校撥號上網客戶端設計過程如下:
(1)設計思路
高校網絡用戶的主體主要由學生用戶和教師用戶兩大部分組成。首先根據登錄網絡用戶賬號的長度,判斷當前登錄用戶是否是學生用戶。如果是學生用戶則根據系統(tǒng)當前時間,對照其所在院系、班級的課程表,只有在工作時間(工作時間為早6:00~22:00)且此時段沒有課程安排的情況下,才允許學生用戶登錄網絡。
(2)部分程序模塊功能及代碼
①主函數main()
首先在主函數中輸入用戶登錄網絡的用戶名并判定用戶的類型,教師用戶調用登錄函數登錄網絡,學生用戶則調用學生用戶函數student()判定當前時間斷是否允許學生用戶登錄網絡。主函數的程序代碼如下:


printf("您輸入的用戶名有誤,請重新輸入! ");
}
②學生用戶函數student()
在student()函數中設置允許標志位flag,通過調用結果判定函數decide(),得到返回值賦值給允許標志位flag,當flag值為0時,允許學生登錄網絡,當flag值為1時,禁止學生用戶登錄網絡。student()函數程序代碼如下:

③結果判定函數decide()
結果判定函數decide()的作用是返回flag標志位值給主調函數student(),以確定當前用戶是否允許登錄網絡。decide()函數首先調用日期判定函數weekly()和時間段判定函數madetime(),得到系統(tǒng)當日日期和時間段代碼,然后對照該學生用戶所在專業(yè)班級的課程表,求得flag的值。decide()函數程序代碼如下:
int decide(char*py,char*pd,char*pc)

④日期判定函數weekly()
目前高校課程表的排課規(guī)則普遍都是按周排課,所以日期判定函數的作用是獲取系統(tǒng)當前星期幾,用以對照課程表,判斷當前用戶該時間段是否有課。weekly()函數程序代碼如下:

(5)時間段判定函數madetime()
時間段判定函數madetime()的作用是將系統(tǒng)當前工作時間劃分成5個時間段,以時間段為單位設置課程表。時間段的劃分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時間段劃分表
madetime()函數程序代碼如下:int madetime()
(3)程序運行結果
本程序在Visual C++6.0環(huán)境下調試成功并正確運行,程序運行結果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圖2
本文根據目前高校大學生使用情況和高校對學生用戶登錄網絡管理方式的現狀,結合高校的作息時間和學生的課程安排,設計了基于分時控制系統(tǒng)的高校撥號上網客戶端,分時段控制高校大學生登錄網絡的時間,對于加強高校網絡管理,合理安排大學生登錄網絡時間,控制大學生網絡成癮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陳海濤.淺議高等院校對大學生網絡管理與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10,20:53~54
[2]梁林梅,趙建民.大一學生網絡應用行為調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3,1:41~46
[3]宋吉鑫,董海浪,韓巍巖.大學生網癮現象與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1,6:94~96
[4]董曉麗,吳峰,劉莉.網絡對大學生消極影響的調查與對策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14.7:186~187
[5]謝希仁.計算機網絡技術[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3.6
Internet Client;Sub-Time Control;Dial-up Internet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Dial-up Internet Client Based on Sub-time Control System
LU Shi-qing,LI Chao-ke,CHAI Lei
(Sanquan College,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0)
1007-1423(2015)10-0070-04
10.3969/j.issn.1007-1423.2015.10.020
魯世清(1981-),女,黑龍江鶴崗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多媒體應用、計算機網絡與教學
李超科(1982-),男,河南沁陽人,本科,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技術
柴磊(1983-),男,河南衛(wèi)輝人,本科,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教育、教學、計算機網絡
2015-02-26
2015-03-04
針對目前高校大學生網癮嚴重的現狀,使用C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程序,設計基于分時控制系統(tǒng)的高校撥號上網客戶端,構建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課程安排情況,分時段控制學生用戶登錄網絡的時間,強制約束大學生用戶的上網行為的網絡管理辦法。
客戶端;分時控制;撥號上網
河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河南省經團聯調研課題項目(No.SKL-2014-537)
Designs college dial-up internet client based on sub-tim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so as to mitigate college students'serious network addiction.In this system,attempts to control student users'time on the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ir curriculum schedule of different classes to restrain student users'on-line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