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楊見
翻越二仙巖忘情撒野武陵絕地
文圖+楊見
整條路線中,高山溝壑,砂石路、泥土路錯綜復雜,時而懸崖峭壁,時而怪石擋道,二仙巖高地位于險山濕地深處。近百公里的越野,對于隊員們來說,無疑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英文導讀:Our team leave Qianjiang to the destination. It is full of stones,mounts and so on. Generally speaking, it's so dangerous that we may face a challenge.
線路:黔江城東街道→黔南二級路→橋梁村→汪大海→二仙巖
人數:5人
車輛數:20老吉普3輛
方式:渝黔縱橫越野大隊結隊極限穿越
歷時:2天
里程:180公里
線路背景:二仙巖濕地自然保護區地處湖北省咸豐縣西北部的活龍坪鄉境內,與黔江區南海鎮和黃溪鄉、黎水鎮相鄰,距咸豐縣城87公里,西與黔江交界、北起活龍坪鄉的沙帽山、東接活龍坪鄉的寨子坪、南至活龍坪鄉的朱家坪,總面積5404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2250 公頃,緩沖區面積1109公頃,實驗區面積2045 公頃。保護區于2004年由湖北省恩施州人民政府批準建立,2010年晉升為省級,屬濕地生態系統,是一個以湖泊濕地和亞高山沼澤濕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難度指數:★★★★★
強度指數:★★★★★
風光指數:★★★★★
此次選定的線路,穿越崇山峻嶺,崎嶇延綿,狹窄而陡峭,砂石路和泥土路相間,山路時而在山脊上逶迤,時而在深壑中卷曲,時而穿破萬丈懸崖間,時而經過山體滑坡地帶。車隊在這樣復雜多變的道路上行進,有著非同尋常的駕乘體驗。
離開黔江城,經過90多公里跋涉,終于到達隊員們魂牽夢縈的二仙巖高地。


左右頁圖:此次極限越野團隊要挑戰的是二仙巖高地,時而溝壑,時而深澗,一路崎嶇,地形多變,令人大呼“過癮”。
車隊從黔江城東上路,準備翻越仰頭山。這座山上的道路像盤繞在人體內的小腸,狹窄起伏,曲變無常。常常是270度的急彎,內彎外彎,彎彎相連,向上盤繞于山體。車隊爬上5公里處的半山腰可鳥瞰整個黔江城區,平常城內的車水馬龍頓時變得靜怡而斑斕,平常涌動的人群隱匿在寬大舒坦的城市畫卷中。
翻越仰頭山要從中唐鄉開始,首先迎來一段近20公里的“海鮮路”(隊員們常把有鮮美爽滑感的道路戲稱為“海鮮路”)。整段道路鑲嵌在發源于深山明珠小南海和蛇盤溪的中唐河谷上,河水豐盈清冽,夾岸山體或雄壯兀立,或俊秀延綿;山中樹木蒼翠,百草豐艷,土家苗族人家間居在山野溪畔。“海鮮路”兩旁的田園美景挑逗著每一位車手的眼球,讓人心窩潮熱。
車隊通過小南海鎮以后,便是一段50多公里的“骨頭路”。隊員們習慣把極難對付的道路叫做“骨頭路”,好似人在饑餓感中得到一塊骨頭,會不惜冒著啃掉牙的風險去硬啃縫隙間不多的肉。“骨頭路”形象描繪出極限越野者對極限難度的向往——不惜一切代價去攀爬冒險。從小南海鎮到二仙巖高地,會經過多個陡坡和懸崖,加之近年來高地上大量種植蘿卜,運蘿卜下山的數十噸重的貨車對狹窄山路的無情碾壓,路基根本不能承受之重,到處坑坑洼洼,七拱八翹,不少地段的路基已然垮塌。隊員們須全神貫注前方,專注應對道路上各種意想不到的險情。走完“骨頭路”,隊員們眼睛發酸,掌心的汗水已經打濕了方向盤。

前往二仙巖,要經過一段特別難走的路,它非自然的險峻,則完全是人為的結果。
近年隨著政府引導,農村經濟條件的好轉,改善居住條件成了大多數村民的要事,所以多數村民都將新家建在路邊,路在屋檐下的景象比比皆是。正在建設或已經建好的民居,給行車帶來的隱形風險有三∶一是建設過程中,泥土路面會殘留不少鐵釘、鐵絲、殘斷抓丁等尖銳之物,冷不防扎穿輪胎,讓愛車在深溝淺壑遭遇泄氣之苦,甚至多胎齊泄以致寸步難行;二是與公路只一步之遙的房屋里,隨時會冒出大人或小孩,讓行車者猝不及防;三是出入在公路上的摩托車,仗著他們熟悉道路,像脫韁野馬在山道上風馳電摯般奔跑,尤其是從急彎處突然蹦出來,讓人防不勝防。
應對這些風險,我們有三大秘籍∶其一,帶上盡可能多的專用裝拆工具,以備不時之需,特別是便攜式打氣泵、穿刺式快補套件、千斤頂或猴爬桿;其二,凡經過路邊有居民房的路段,必須放慢速度,聚精會神,詳察路況再行駛,讓一切狀況盡在掌控中;其三,彎處不斷按喇叭,給對方警示,并盡量靠右行車,心中時刻做好會車準備,處變不驚。



左右頁圖:雖然越野道路上困難不斷,但憑著團隊越野人們“久經沙場”的經驗,終究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然后在武陵絕地撒野一番。
如果把二仙巖比喻成一個屹立在武陵山間詭計多端的巨人,那么到了高地后,我們感到自己渺若巨人頭頂的跳蚤。風吹得人無助,霧讓人迷失,而最想做的便是如跳蚤般蹲縮在寬大無邊似亂發的荒草中尋求安全感。可是,我們這群能吞噬風險的極限越野者,有著越是艱險越要向前的勇氣和實戰精神。
過了杉樹坪,一個淺巒涌聚,跌宕有致的地貌呈現在眼前,老吉普的頭車長鳴停車號。車隊停下,經過目測,這的確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盛宴。
被我們選中的區域里有近10個相對高度在30至60米高的山巒,相互以馬鞍相連,巒上有平地,有陡坡,有長脊,有U形大塆,其間分布著草甸和灌木林,霏霏細雨與鎖人霧靄交替變換,為本就高調刺激的越野活動增添了濕滑難度與登云破霧的神秘感。
如此繁雜的地形,對于渝黔縱橫越野大隊的隊員們來說,從技術的層面上雖然駕輕就熟,但在這么復雜而神秘的境遇里忘情、放縱地浪漫一把,可還是第一次。所以隊員們進入場地后,個個身影瘋狂,時而群玩、時而獨行,不知不覺就把這蒼茫的二仙巖高地推進了迷離的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