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茜 圖+無忌 陳茜
竹殼雕刻刻刀下的古風歷史畫
文+陳茜 圖+無忌 陳茜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边@是鄭燮寫竹的一句話,也成了竹殼雕刻藝術家文渝光的個人寫照。只是他刻苦鉆研30多年的卻不是竹,而是竹殼。在他的刻刀下,巴渝風光、戲劇臉譜、古今人物、書法篆刻……配合竹殼特有的紋路與色調,盡顯古拙、渾厚、純樸的原始氣質。讓更多人了解竹殼為何物的同時,文渝光也將竹殼從農家燒火的薪柴變成了精美的殿堂工藝品。
英文導讀: Bamboo shell carving has more than ten processes. Wen Yuguang has researched it for thirty years.
在江北區大慶村的一個石油小區里,筆者見到了64歲的竹殼雕刻畫傳承人文渝光,白發白須的他頗有幾分世外高人的模樣。說起竹殼雕刻畫,文渝光便來了興致,他說,最早接觸竹殼雕刻畫時,他還只是一個剛滿18歲的小伙子。那是1969年的2月,文渝光作為第一批知青下鄉來到石柱縣,“當時,我住的村落附近有一大片慈竹林,平時我喜歡在竹林里閑逛,意外發現當地的婦女喜歡撿廢棄的竹殼來納鞋底。”當地人告訴他,川渝地區潮濕,竹殼納在鞋底里可以防水防潮。
在感嘆當地人智慧的同時,文渝光也深受啟發,覺得應該可以用竹殼來做點什么。那時,他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來,只是跟著當地婦女有樣學樣,用竹殼做了一些瓶瓶罐罐的封口或墊子之類的小玩意兒。

左右頁圖:文渝光的竹殼雕刻畫帶有很明顯的地域性特征,三峽風情、巴渝吊腳樓、黃葛樹等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70年代中期,文渝光招工到了石油單位,但工作地依然在農村,要四處去打井。真正開始與竹殼結下不解之緣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的。當時,石油鉆井隊的工作是24小時三班倒,除了工作的8個小時,文渝光余下的大把的時間不知該怎么用,“鉆井隊里又沒多少女工人,不能談戀愛,平時生活很枯燥。”于是,文渝光想起了在石柱當知青時看到的用竹殼來做鞋底的事情,“在竹殼上作畫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呢?”這種想法就開始在他的心底慢慢滋生。
“那時自己有了點收入,就開始鉆研。”文渝光回憶,“每年都要回城,回來后,我就去那些展覽觀摩,去書店買些美術、書法、雕刻的書來學習。”一開始,他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毛澤東詩詞或者毛澤東頭像這類烙印著時代印記的東西,后來通過學習,慢慢掌握了速寫、素描、石膏畫、書法等基本美術技能,為之后竹殼雕刻畫的創作打下了基礎。
左右頁圖:憑著自己的書法繪畫和雕刻功底,文渝光幾經琢磨,通過繪畫、雕刻等手段,讓普通、廢棄的竹殼成為了藝術品,自創了這種竹殼雕刻畫。







由于竹殼雕刻畫是一種新的雕刻門類,所以,文渝光并沒有其他現成的東西可以借鑒,全靠自己摸索找出一條路子。“要真正創作一幅竹殼雕刻畫,從一開始就極其艱難?!蔽挠骞飧嬖V筆者,“光是挑選竹殼材料就極其講究,不僅要看準季節,還要找好竹林,必須是大型的苦竹、慈竹、毛竹等。竹殼要挑選欲落未落的,根部有泥土的不能要,頂部太脆弱的也不能要,只能挑選中間部分,并且竹殼若被水浸泡,竹蟲咬孔也不能用?!?/p>
因為最好的竹殼出在每年的12月和1月,所以,每到這個時段,文渝光都會跑到郊外去挑選竹殼,北碚、江津、綦江、萬盛、南川,甚至廣西和云南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撿回來的優質竹殼首先去毛、晾干、薰煮、浸泡、壓平,確保其保持原生的光澤和質感后,再將竹殼平整地貼在硬紙板上,在其表面上進行打底創作?!罢f起來也簡單,就是以刀代筆,隨心而作,不過最好還是要在竹殼上用筆繪出圖案,然后雕刻上色。”因為竹殼很薄,有自身的紋理,力量輕重難以掌握。文渝光說:“最后的雕刻是個很精細的步驟,稍微哪里出了點小瑕疵沒有刻好,整幅竹殼雕刻畫就報廢了?!?/p>

左右頁圖:竹殼雕刻畫的工具有細刻刀、尖刀、鏟刀、平刀,圓銼、毛刷,平整底板用刮刀、刨、鏟、刷子等。另外,加工竹殼的工具還有有竹籠、蒸鍋,在施色方面有吸收大小畫筆、排刷、顏料、上光油等。

在文渝光并不寬敞的家里,筆者看到他的竹殼雕刻畫作品不僅有山水花鳥、風土人情、巴渝風光,也有戲劇臉譜、古今人物、書法篆刻、詩歌配畫等?!爸駳さ窨坍嬍裁炊寄芸?,只是我平時多以古風、古遺的內容為主?!奔毧疵恳环髌?,都會發現其在構圖上不僅飽滿簡潔,而且講究對稱呼應,疏密、虛實、動靜的處理十分得當。文渝光說,他創作的竹殼雕刻畫借用了民間年畫的藝術手法,主要人物為構圖中心,次要人物點綴主要人物的下部,集中概括,互不遮擋,主次分明。同時根據構圖審美的需要,可以自由地扭曲、夸張、變形,服從主題的需要,統一而有變化。之后,他又融入了浮雕等多種技法,使其作品具有國畫的韻味與油畫的厚重,以及版畫的淺浮雕的效果。雖然沒有準確的人物比例,沒有秀雅和嫵媚,卻保留了難得的古拙、渾厚、純樸的原始氣質。
經過幾十年的潛行摸索與技術經驗的累積,如今的文渝光創作竹殼雕刻畫幾乎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他創作出的竹殼雕刻畫具有不蛀、不霉、不變形、不脫墨、無污染等優點,受到很多收藏人士的喜愛。而文渝光本人也曾作為巴渝民間藝人的代表跟隨重慶代表團出訪日本廣島,作品在當地展出時,日本友人對他的竹殼雕刻畫贊不絕口,他帶去的幾十幅作品很快便被搶購一空。
1989年對文渝光來說是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他創作的竹殼雕刻畫《祖國萬歲》在首屆全國職工工藝美術展中獲得了銅獎,他的竹殼雕刻畫也由此走進了大家的視線,并得到專家們的認可,這給了他繼續創作的信心。此后,他的“巴渝民間竹殼雕刻畫”在民間工藝的殿堂屢獲殊榮。1999年,獲得巴渝優秀民間美術家稱號。2000年8月,加入重慶市民間藝術家協會。2002年,《一詩一畫》奪得重慶市首屆巴渝民間藝術節金獎。2005年,以《論語?季氏》為藍本創作的《君子三戒》獲得第三屆重慶市文學藝術獎,2006年,被評為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2013年,竹殼雕刻技藝進入第四批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竹殼雕刻畫第一人,怎樣把這門民間技藝傳下去,如何培養傳承人,是文渝光考慮的一個大問題。他曾向大慶村附近的學校表達過免費收徒的想法,并專門開設了竹殼雕刻畫培訓班,“我的心愿是招收徒弟,及我所能,傾囊相授。”
他曾帶過兩個徒弟,可兩人沒多久就改學其他的技術了。“其中一個徒弟是四川美院的大學生,是我2001年在解放碑表演竹殼雕刻畫時認識的,后來他還幾次上門向我請教,但幾個月后就沒再學了?!睂Υ宋挠骞庖恢惫⒐⒂趹?。
文渝光坦言,學竹殼刻畫要具備一定的書法繪畫功底,還要有靜下來潛心學習的決心。因為竹殼很薄,在上面雕刻對力道的要求很高,而如何在大小不同的竹殼上構圖也是一門學問,所以要初學者在短期內完全掌握有一定困難。
自從竹殼雕刻畫申遺成功后,其名氣就漸漸大了起來,很多人慕名求教,但一封獄中來信卻是他萬萬沒想到的。一位正在服刑人員通過書信表達了向他拜師學藝的想法,“從他寫給我的信中可以看出,此人文字工整有力,說明有點書法功底,語言誠懇,說明他是個誠實人?!蔽挠骞獗粊硇耪叩恼鎿春驼\懇所打動,讀完信的那一刻就下決心收下這個“特別”的徒弟。
由于情況特殊,與這個徒弟見面還經歷了一番波折,最后在司法局的幫助下,文渝光終于走進高墻認了這個徒弟。在去監獄之前,文渝光不僅專程購買了筆墨紙張和全國書畫大師的講課光碟給新徒弟帶去,還親手刻制了一幅“悔悟至福”的竹殼雕刻畫送給他作為其今后人生的座右銘。“同樣生活在這個偉大時代,我卻走上了一條與您不同的道路,我感到無比的悔恨和羞愧……”“一個戴罪之人沒有被德高望重的大師嫌棄,這是人性美德的最佳體現,更如陽光般溫暖惠顧著我這樣的弱勢者,已是讓我喜極而泣?!边@是徒弟寫給文渝光信中的話,師徒情深,字字句句都透著真情。徒弟從獄中寄來的每一封信他都用盒子好好收藏著,一同寄來的還有徒弟在獄中寫下的書法作品,由于監獄里不能使用雕刻竹殼畫要用的刻刀等道具,所以文渝光送了王羲之的字帖給他,鼓勵他堅持練習書法。


“在跟我接觸后,他在獄中的表現更加積極了,經常會寫一些文章在他們內部的報紙上發表,現在已經減刑出獄了?!闭劦竭@個徒弟,文渝光感慨萬千,可能從未想過自己的經歷與手藝還能讓這樣一位犯過錯的人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這份對旁人的奉獻之心,或許也是文渝光創作竹殼雕刻畫的初衷。文渝光說,竹殼一生都是伴隨竹子成長,竹子的光澤、鮮嫩全靠竹殼的保護,它把光鮮留給了竹子,卻只給自己留下的一身扎人、丑陋的絨毛,最后隨風飄落。“這得多偉大啊!”文渝光說,“歷史上贊揚竹的詩詞文章太多,而又有誰去褒獎過竹殼?我刻刀下的竹殼雕刻畫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竹殼,知道它背后默默的奉獻精神?!?/p>



左右頁圖:如今,文渝光已從藝30多年,他絲毫沒有要放棄的念頭,“在雕刻中,我慢慢領悟到竹殼的精神,讓我很感動也很震撼,我希望將它的生命延續。”
Paintings Carved on Bamboo Sh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