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葉曉婷
為祖國和人民守住好水源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發布
◎本刊記者 葉曉婷

十一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在首屆“中國好水”水源地發布會上致辭。
“目前我國水污染突發事件不斷,僅2014年環保部處理并上報的98起重大及敏感突發環境事件中,就有60起涉及水污染。對保護好水環境的要大力宣傳和表彰。首批入選‘中國好水’水源地的當地政府、環保工作者和廣大群眾,用實際行動,保住了家鄉的好水源,保住了中國的好水源。”7月18日下午,十一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代表“尋找中國好水”大型環保行動的主辦方,在首屆“尋找中國好水”大型環保行動水源地評測結果發布會上如是說。此次活動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環境與生活》雜志共同發起。
在北京蘭溪賓館舉辦的發布會上披露,吉林省靖宇縣白漿泉水源地、江蘇省沛縣微山湖湖西水源地、浙江省千島湖水源地、湖北省丹江口水源地和廣東省萬綠湖水源地,最終入圍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
首屆“尋找中國好水”大型環保行動于2014年7月在吉林省靖宇縣啟動,活動組委會評審專家,依據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場采集水樣水質數據、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的生態評估,綜合評析參加評測水源地的人均水資源量、生態環境狀況、環保投入占GDP比重等方面,加以嚴謹審核,并參考媒體記者現場采訪調查報道,最終產生了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名單。
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從“十三五”環保政策展望角度切入,在會上強調指出:未來環保政策需要落實三個關鍵詞:強勢環保、智慧環保、人民環保。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原總工程師魏復盛評價說,入選的“中國好水”水源地,其保護森林植被、取締網箱養魚、防止農村面源污染和工業污染等經驗非常可貴,值得總結推廣。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為首批“中國好水”入選水源地頒發證書和獎杯。
作為此次活動的技術支撐單位,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負責“尋找中國好水”活動技術評估體系的構建,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則采用國際先進的檢測手段,對每個水源地都進行了109項指標的分析檢測。
環保部華南環科所副所長劉曉文介紹:“這次我們為尋找中國好水構建了獨特的指標體系,5個部分分別占有不同權重:即水源地保護、水資源狀況、生態環境、環境管理和區域民生發展。”他強調,“此次活動也對水源地的民生高度關注,比如當地第三產業占比、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預期壽命等,也在評估好水源地的標準之列,目的是讓生活在水源地的居民,也能享受到非水源地居民所享有的福祉、生活水平等,不至于為了守護好水,而使福利受損。”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原總工程師魏復盛,為吉林省靖宇縣縣長全洪寶頒發“組委會特別推薦水源地”證書。
作為“尋找中國好水”活動首發站的吉林省靖宇縣,在水源地保護、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方面有突出優勢,靖宇縣人均水資源量為16324立方米,遠高于國際人均水資源量的8800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4%,超出國家生態區(山區)要求75%的標準,同時此地限制及禁止開發區占比97.88%。隨著恒大、農夫山泉、天士力、娃哈哈等多家知名水企落戶靖宇縣,靖宇已成為全國礦泉飲品產量第一縣。靖宇縣白漿泉水源地還同時獲得了“組委會特別推薦水源地”稱號。尋找“中國好水”專家組建議當地進一步加強垃圾集運、集污管網等環境管理,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區域發展水平。

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在發布會上談“十三五”環保政策

環保部華南環科所副所長劉曉文解讀“中國好水”水源地評估報告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張文強博士,發布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水質檢測報告。
江蘇省沛縣微山湖湖西水源地,是我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節點,當地政府和群眾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的過程中,為保護一湖好水,嚴格治理河道,首創“縣領導任河長制”,構建“互聯互通、引排順暢、水清岸潔、生態良好”的河網體系,在環境管理和水源地保護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顯著成效,較好地控制了化肥施用強度、化學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由于沛縣發展強度較大,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度偏高,專家組建議當地政府應予以關注。
浙江淳安縣千島湖生態環境優良、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是全國人均的20倍。當地政府注重從源頭防止污染入湖,湖區所有船舶生活污水集中上岸處置,實現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專家組介紹,當地不足在于遷入的人口明顯增加,會加重環境壓力,應加強關注。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水庫曾是全國最大的網箱養魚基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地,為保水質,丹江口庫區全面取締了網箱養殖,關停對水源污染嚴重的企業,婉拒億元以上大項目30多個。專家組指出,不足之處在于地表裸露之處較多,水土流失面積較大,建議農業面源污染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控制,漁民的再就業也需要政府多花心思。
吉林省靖宇縣白漿泉水源地、江蘇省沛縣微山湖湖西水源地、浙江省千島湖水源地、湖北省丹江口水源地和廣東省萬綠湖水源地,最終入圍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

江蘇省徐州市沛縣副縣長徐正沖在發布會上介紹微山湖水源地的保護

湖北省十堰市副市長沈學強和與會者分享丹江口水源地的保護經驗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的萬綠湖,同時也是香港的主要水源地,當地在發展旅游的同時注重生態,堅持“湖內旅游,湖外吃住”,湖邊不建企業和民居,保證了水質的純凈。專家組表示,當地化肥使用率較高,規模化養殖需控制,城市生活污水率較低,環保投入偏低。
入選“中國好水”水源地的政府代表——靖宇縣縣長全洪寶、沛縣副縣長徐正沖和十堰市副市長沈學強也在會上發了言,他們一致表示,要為祖國和人民守住好水源,讓“中國好水”源遠流長。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國家環保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水利水電研究院、國家科技部、國家質檢總局等部委和機構的領導專家,以及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江蘇省徐州市沛縣等地方政府領導和環保、水資源領域的專家學者、中央級媒體記者等近百人,出席了發布會。
本欄目責編/葉曉婷 yexiaoting@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