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 李飛
摘 要:起重機已經是常規的成熟的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脫穎而出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不引人關注的是人性化設計。起重機作為特種設備,是有人來操縱的,在使用過程中舒適、在檢修過程中快捷才能夠讓終端用戶滿意。所以在起重機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人的因素,讓產品更趨合理。
關鍵詞:起重機;人性化設計;終端用戶
目前,起重機械正處于市場低速增長期,沒有了前幾年較大的利潤與份額,雖然整體機械行業不景氣,但是仍巨有較大的市場發展潛力。而隨著現代化建設的多種需求,對起重機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起重機械向智能化、大型化、專業化趨勢發展。
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在同行業的激烈競爭中,不退步就是進步。而要進一步的發展就不能依靠市場的自我調節,要主動出擊,要留下回頭客。起重機作為特種設備,是有人來操縱的,在使用過程中舒適、在檢修過程中快捷才能夠讓終端用戶滿意。所以在起重機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認得因素,更加的人性化也就是更加的符合人機工程學,才能出奇制勝、才能占領市場。
1 現狀
2015年,中國起重機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WTO保護期的結束,行業快速增長、驟降、再增長、再下滑,國際起重機在國內市場的挑戰,金融危機的考驗等等。在同樣的型號規格、同樣的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怎樣才能更出眾?怎樣才能占有市場?
在起重機設計中有GB/T3811-2008《起重機設計規范》作為最基礎的設計依據,而且GB6067.1-2010《起重機械安全規程》作為強制性標準執行是必須遵守的,但是不同的企業在同樣的標準下制作的設備是迥然不同的。都符合國標,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著諸多的不方便。因為用戶對起重機并不是很懂,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充分的了解使用者的本意,是吊什么物品的、工作時間多長、速度快慢的確定、裝卸是否頻繁、安裝當地的環境怎么樣、運輸過程是否存在異常等等一系列的環節都要考慮進去,否則對用戶都會造成或大或小的麻煩。上述的細節很多設計人員都沒有或者說很在意。這些細節如果做好了,會讓用戶覺得你始終在為他們考慮,就會對你的企業很忠誠。
2 改進
2.1、GB6067.1-2010《起重機械安全規程》中3.8.2項欄桿的設置應滿足以下要求:欄桿上部表面的高度不低于1米,在踢腳板與手扶欄桿之間有不少于1跟的中間橫桿,它與踢腳板或手扶欄桿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0.5米。國標是這樣要求的,有些廠家就按照標準執行,欄桿高度1米,中間一道橫桿,間距0.5米。有錯嗎?沒有。但是不符合人性化。從視覺上看,人在高空,間距0.5米,有點不牢靠,心里恐懼,一般的物件容易調出來。所以還是按照老標準執行,欄桿高度1.05米,中間兩道橫桿,間距0.35米。
2.2、了解用戶的所在地還是很重要的。使用場所在西部還是南方在設計中要考慮的因素不能完全一樣。西部要過隧道,要考慮超長、超高、超寬的問題,要斷開方便運輸;南方沿海地區要考慮防風措施、防腐蝕的問題。否則,你設計的設備過不去隧道,運不到西部的現場,或者南部設備使用普通油漆,用上半年就脫落,用戶不滿意,企業損失更大。
2.3、要方便安裝。大多企業習慣支腿與主梁連接法蘭現場焊接。現場焊接后要打磨、補漆。憑心而論,如果你買一個商品,到家以后需要你安裝、打磨、補漆,你滿意嗎?客戶買的是一個完好的產品設備,不是半成品。在公司安裝后,法蘭均焊接完畢,主梁與支腿法蘭各焊接弧形耳板,現場螺栓連接,吊車直接吊起主梁與四個支腿,下部用手拉葫蘆簡單固定就安裝完畢。多為用戶考慮一下,安裝時間最少能夠減少一般的時間,安裝質量絕對保證用戶滿意。
2.4、更換吊鉤組是比較麻煩的,卷筒上的鋼絲繩需要全部拆除,繩頭上下纏繞后進行調整,費時、費力。那動滑輪外罩為什么不采用可拆卸式的呢?鋼絲繩纏繞完畢,滑輪護罩閉合,軸端螺栓組固定,簡單又省事。
2.5、車輪組是易損件,使用幾年后更換是相當的不容易。大部分廠家沒考慮怎么換。在端梁外側焊接一個可翻轉的支座,不需要時自然下垂,不占用空間,需要時撐開,用千斤頂支起,方便、快捷。
2.6司機室更能體現出人性化,高空作業,冬季與夏季要考慮有適宜的溫度即工作環境,需要裝冷暖空調。那么在司機室內部設一個掛鉤,用于外衣的放置,在聯動臺或凸輪旁邊設一個放水杯的支架,成本基本上不需要增加多少,但給司機室內的操作人員的關懷是巨大的。
3 成果
通過推進一系列的人性化設計因素參與進起重機設計當中,充分考慮終端用戶的感受,公司近一年的產品銷售收入提高超過了20%,并與國內多個知名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制作的產品相繼出口多個國家,為公司贏得了利潤、占領了市場。
4 結論
在起重機設計及制作過程中充分考慮終端用戶的需求及感受,同樣質量及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人性化設計的細節決定產品的銷量,也決定企業的最終命運。上述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也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借鑒因素。
參考文獻
[1]GB/T3811-2008《起重機設計規范》
[2]GB6067.1-2010《起重機械安全規程》
[3]張質文、王金諾等、起重機設計手冊、第二版、中國鐵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