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
白露秋分怎么吃
◎張翠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民以食為天”,即廣大人民以糧食維持生存,也就是“飽腹”。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品質的提高,單純的“飽腹”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如何健康地吃、科學地補已經成為時下潮流。正值初秋時節,我們在飲食方面要如何調整呢?

9月初已是白露時節,這個時節的天氣往往是晝熱夜寒,但此時暑氣未消,人們仍保持著夏天貪“涼”的習慣,進而脾胃受寒,就會造成急性腹瀉。除了風寒外,不當的飲食也會造成急性腹瀉,那么這個時節什么不該貪吃呢?
西瓜:性寒,味甘甜,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民間有種說吃法,秋瓜可以預防冬春的腹瀉,其實不然。由于剛入秋,我們的脾胃尚處于虛冷狀態,此時吃過多的西瓜,會使脾胃受損進而腹痛腹瀉。
蘋果:性涼,味酸、甘,適當食用蘋果,能起到生津止渴和潤肺的作用。但食用過多則會造成腹瀉。因此,入秋后要避免吃太多涼性瓜果,如香瓜、蘋果等。此外,還應少食寒涼食物,如涼菜、冷飲等。
過了白露即是秋分,此時節天氣干燥,易出現口干舌燥、干咳咽痛、皮膚干燥等癥狀,這就是秋燥癥。有些果蔬可以預防秋燥,又應如何選購這些果蔬呢?
梨:性涼,味甘微酸,可降血壓、清肺止咳、生津潤燥、利尿通便,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及豐富的維生素,對熱燥所引起的秋燥癥有很好的預防作用。但秋分過后不宜過多的食用梨子。
秋季梨子種類繁多,購買時只要挑選無蟲孔、表皮無褐色斑塊、無磕碰痕跡、大小適中、無畸形的即可。一般外皮光潔、皮薄的梨肉質較細,吃起來無顆粒感。
白蘿卜:性平,味辛,有化痰清熱和解毒等功效,是秋分后的防燥好蔬菜。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鋅,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此外,白蘿卜富含消化酶和粗纖維,可以促進消化。
購買時應選擇表皮完整光潔、顏色嫩白、表面硬實、有光澤、須根較少的白蘿卜。為避免買到糠心蘿卜,在挑選白蘿卜時應掂掂其重量,若太輕則有可能是糠心蘿卜,應挑選個體小,相同體積較重的蘿卜。
山藥:性平、味甘,富含蛋白質、多種微量元素,是理虛之要藥。有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益心安神等功效,可降血糖,適合糖尿病人食用。同蘿卜一樣,山藥可在白露秋分之后多多食用,可防寒燥。
山藥一般分兩種,一種是脆山藥,另一種是面山藥。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表皮麻點少的是脆山藥,多的則是面山藥,同樣大小的山藥重一點比較好。在選購山藥時,還要觀察其橫斷面,呈雪白色的是新鮮的,若是黃褐色則不新鮮。也可用指甲刮掉一點山藥皮,若裸露的部位有黏稠透明的汁液,說明購買的山藥是新鮮的。
除了以上推薦的果蔬,絲瓜、菠菜、蓮藕也是不錯的降燥防燥的佳品。輕松食補過秋季,讓冬季更健康。
編輯/陳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