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依奇 文/攝
斯德哥爾摩生態漫步
◎周依奇文/攝

位于斯德哥爾摩市郊的納斯比城堡附近的森林
因為湖里的貝殼種群陰盛陽衰,船主們就棄用了含鋅的船漆;因為鳥媽媽要繁育,公司領導自覺停用豪華辦公室;孩子們充滿天真地給湖邊的海貍寫信……人類與自然的種種美好關系,在短暫游歷斯德哥爾摩的隨意漫步中,就能一一體會。
3月伊始,筆者有幸作為瑞典對外交流委員會中國管理培訓項目的學員,前往瑞典參加為期兩周的可持續發展管理培訓。兩周的緊湊行程,無論是行業領袖的心得分享,還是知名企業的實踐案例;無論是室內的激烈討論,還是戶外的邊走邊聊,都令人難忘。除卻專業領域的收獲,筆者此行的最大感觸,是瑞典舉國上下的環保意識,在此僅擷取此行晨間散步的幾個片段以饗讀者。

生態學家派爾·本斯頓從市內湖泊舀了一杯水說可以直接飲用
瑞典的第一周,是在位于首都斯德哥爾摩市郊的納斯比城堡度過的。這座城堡始建于1665年,其間經歷了多次重建和修整并幾度易主,如今已成為瑞典國家文化保護區,同時也是面向公眾開放的小型會議酒店。抵達酒店的第一天,斯德哥爾摩春寒料峭,陰雨綿綿,是需要穿大衣的氣溫。從窗戶望出去,一條便道外便是茂密的森林和幽靜的湖面,間或有跑步健身或者散步遛狗的人經過。側耳聆聽,除了偶爾經過的車輛,只有鳥鳴和風從樹梢吹過的聲音。
盡管這種久違的與自然如此接近的經歷已令人感嘆,但是,直到生態學家派爾·本斯頓帶領我們進行了一次綠色主題散步,我們才得以管窺納斯比周邊的風景并了解瑞典人對自然的精心呵護。
根據日程安排,第四天清晨7時,一身戶外行頭的派爾準時在納斯比門外與我們碰頭。在他帶領下,我們踏著晨曦為參天古樹投下的陰影,穿過城堡前約30米寬的林地走到湖邊。派爾告訴我們,瑞典有很多湖泊,我們眼前的這片與波羅的海相連,在夏季,不少熱愛航海的瑞典人會選擇從這里出海,因此湖邊有一片存放游艇和帆船的區域。據介紹,前些年,科學家發現這片水域的貝殼種群呈現出嚴重的陰盛陽衰,經過分析得知,船舶底部防蛀漆中所含的鋅,是導致這一情況的罪魁禍首。為了確保水域生物種群的平衡和多樣性,許多環保組織和個人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對含鋅防蛀漆的宣傳,并使絕大多數船主放棄了傳統的防蛀漆。
沿著湖邊向對岸森林進發的途中,派爾向我們介紹了納斯比周邊社區的情況。這里的居民大多住著獨門小院,享受著周邊的靜謐和自然,過著春天踏青、夏天釣魚、秋天采摘、冬天徒步的日子。這里距離斯德哥爾摩市中心有半個多小時車程,盡管多數家庭擁有私家車,但大多數人仍會選擇城鐵通勤,城鐵站距離大多家庭不過走路十幾分鐘,由于途中人少景美,與其說是去趕車,倒更像在散步。

市區的湖泊
行至城堡對岸森林與湖泊交界處的林間小道,一堆橫倒在水中的樹干赫然出現在眼前,前方幾米還有更大的一堆樹枝。派爾指著倒下的樹干和旁邊的一堆碎屑,讓我們猜是何種動物的杰作。聽過各種猜測后,他大笑著說出了正確答案——海貍。對,就是我們印象里只在《動物世界》里出現過的那種長著長長門牙、以伐木搭巢為樂的動物,那一大堆樹枝就是它的巢穴。更有趣的還在后邊——派爾指著海貍巢穴旁的一個小木盒告訴我們:“這是海貍先生的信箱!”他俯下身,打開信箱,從里邊取出幾張充滿童趣的畫,告訴我們“這都是附近孩子寫給海貍先生的信”,孩子們寫完信后,家長或者老師便會帶他們來到這里,把信放入信箱。這些因為前一天的陰雨變得有些模糊的紙上,有的畫著海貍在巢穴里讀書,有的寫著“海貍先生,讓我們做朋友吧”。同行的伙伴們從未想到會有這樣的際遇,驚喜之余,不禁有些沉默,中國的環保教育也在逐漸加強,可如果孩子們從來沒有機會在森林里探險,做一些為海貍先生或其他動物送一封信這類的事情,又如何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并自覺保護自然呢?

政府在廢棄鐵軌旁為市民提供種植箱 唐文倩攝
繼續前行,我們看到了一棵非常高的樹,樹干上長滿了小傘一般的蘑菇。派爾告訴我們,每一株蘑菇都是一個自成體系的生態系統,它們的存在對于維持森林的健康至關重要。此外,這片森林里還有一種特殊的松樹,這種松樹通常在生長幾十年后便被砍伐作了木材,但科學研究發現,這種松樹在生長150年之后會生出一種特殊的菌類,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如今這片森林中的這一樹種已被禁止砍伐。
散步途中,不時有晨跑者擦身而過。派爾說,在森林里晨跑,在湖邊釣魚,去波羅的海揚帆,就是周邊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正因為與自然這樣唇齒相依,也讓這里的居民更關愛自然。由于具有地理環境的天然優勢,曾有不少房地產商覬覦這里,希望對納斯比周邊進一步開發,但這一規劃由于當地社區居民的反對,而被迫擱置。
為時一個多鐘頭的“人與自然”課后,盡管頗為感嘆和羨慕,但我仍不免心存腹誹:納斯比地區位處郊區,又是自然和文化保護區,周邊居民當然有更多的機會親近自然,市區的居民怕是沒有這樣的條件和心境吧。帶著這樣的想法,我開始了第二次綠色生態散步——這一次,是在斯德哥爾摩市區。
在斯德哥爾摩的第二周,我們搬到了位于斯德哥爾摩市區內的酒店。眼見周圍不過是普通的都市街景,實在沒想出這里的生態散步會有何種驚喜。但剛轉到酒店后方的一段人行高架路,派爾就停下了腳步。他先讓我們低頭俯瞰橋下,舉目望去,似乎只有一條廢棄的鐵軌。派爾看出了我們的疑慮,他指著鐵軌旁許多大小不一的木箱說,這就是都市人的小菜園小花園,由于市區內土地有限,而搭建過鐵軌的土地又不適宜種植,因此政府把裝滿土壤的箱子放在這里,供大家種植蔬菜花果。政府的創意得到了我們連連點頭贊許。
“請大家再抬頭看那邊的摩天大樓!”順著派爾指示的方向望去,我們不禁噗嗤笑出了聲,派爾頗為理解地笑著說:“補充一下,是瑞典意義上的摩天大樓?!睋榻B,這座大樓的高層屬于當地一家知名金融機構,頂層是機構最高領導的辦公室,裝修非常精美。但這層樓在去年曾經停用數月,就為了一只生寶寶的候鳥。
原來,有人發現一只候鳥在這棟樓頂筑巢繁育,為了確保它在哺育小鳥期間不受任何干擾,這家金融機構決定停用領導辦公樓層,直至小鳥一家離開。不僅公司高層對此非常配合,所有普通員工也因公司的這一舉動而頗為自豪。
自人行天橋向前步行5分鐘,視野突然開闊起來,一片蔚藍的湖面,冰面初融,已經有幾只水鳥在水面翻飛,對面的森林倒映在湖面,仿佛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派爾掏出一個透明塑料杯,從湖里舀起一杯水,抬起手臂,指著這杯水說:“毫不夸張地說,如果不是溫度太低,這杯水完全可以直接飲用?!蓖粡垙埻钢y以置信神情的面孔,他解釋道,瑞典的天然水資源非常豐富,水質也很好,只需進行簡單的過濾就可以達到直飲標準,并送往千家萬戶。如今瑞典社會各界都在著力保護,確保后代依然能夠享用上天恩賜的優質水源。
從湖邊林地順著一條坡路拾級而上,步行幾分鐘便回到了居民區。派爾在一個兒童游戲區停下,他在石桌上鋪開一堆20厘米見長的細竹竿、釘子和草繩,表示要教我們做手工。按照他的演示,我們將釘子鉆入食指粗的竹竿兩頭,鉆出兩個比較深的洞,然后用麻繩將幾根處理過的竹竿捆在一起?!肮玻銈儎倓倿楠毦拥拿鄯浣ㄔ炝诵路俊!迸蔂栯S后告訴我們蜜蜂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并表示如今的蜜蜂種群和數量都受到了威脅,在瑞典,人們將這樣的人造小蜂巢懸掛在屋外,不僅可以為那些天性孤僻的獨居蜂或者迷路的蜜蜂提供遮風擋雨的住處,還可以吸引它們為植物授粉。
回程中,路過一幢5層公寓樓。有一只鳥兒正嘰嘰喳喳地在樹上筑巢,鳥巢的高度正好與4層的窗戶齊平。在這個人與自然真正實現和諧共處的國度,可以想象不久之后的春日,屋主人帶著孩子與初生的小鳥打招呼的景象。

納斯比城堡周邊的林地,有的松樹上長有特殊的蘑菇。

孩子們寫給海貍先生的信
本欄目責編/廖素冰 houlai@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