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訊
為應對今夏持續高溫天氣引發的健康風險,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7月1日在日內瓦聯合發布新版《高溫健康預警系統指南》。
這兩個國際組織發表聲明指出,過去50年中熱浪已變得更加頻繁,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研究,本世紀全球大部分陸地區域熱浪的持續時間、頻率和強度都可能增加。除了對健康的影響,熱浪還會對電力、水務和交通等基礎設施造成更大壓力。
聲明說,系統性地開發高溫早期預警系統可降低相關健康風險。這些系統會針對可能影響健康的高溫天氣,以氣象或氣候預測為基礎,發布相關信息提醒決策者、衛生部門和公眾及時采取行動,以減輕健康損害。
開發預警系統需要氣象部門和衛生部門之間的密切協調,新《指南》力求更廣泛地發展和應用預警系統,通過各方聯動,把高溫視為一種災害進行統籌管理。
6月29日,北京市衛計委向社會公開發布2014年《北京市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下簡稱“健康白皮書”),披露全市居民健康情況和衛生事業發展的相關數據。
2014年,北京市戶籍居民期望壽命為81.81歲,比2013年上升0.30歲,處于緩慢增長期,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二五”規劃目標。其中男性79.73歲,女性83.96歲。東城區和西城區居民期望壽命最高,超過84歲,與香港和日本東京2013年的水平相近。
與此同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301萬人,占戶籍人口的22.6%;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4.3萬人,占戶籍人口的15.3%,已完全進入老齡化社會。不過,近幾年北京市出生率穩中有升,10歲以下兒童數量增加。
健康白皮書顯示,青少年健康問題越來越值得關注。2013~2014學年度,北京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60.7%,比上學年度下降3.7%,但仍處于高水平;肥胖檢出率為15.6%,與上學年度相比上升2.6%。2013年,北京市對肥胖兒童進行的健康評估結果指出,肥胖學生高血壓檢出率為30.7%,高血糖檢出率為66.6%,血脂異常檢出率為43.2%,脂肪肝檢出率為16.0%,高尿酸檢出率為39.7%,部分肥胖學生已經表現出嚴重的慢性病體征,慢性病呈現出低齡化趨勢。

英國《每日郵報》6月26日報道,英國蘇格蘭目前正受到一大波蚊蟲的侵襲,導致當地旅游業損失慘重。已有100多人參與義務捕蚊。
根據預測,蘇格蘭旅游業因受蚊蟲影響,將在一年中損失2.86億英鎊(約合27.3億元人民幣)。如今,全蘇格蘭正組織志愿者進行蚊蟲捕殺。志愿者會對捕捉到的蚊蟲進行拍照,并將照片傳回蚊蟲預測中心進行數字分析。當地蚊蟲預測中心已經成立11年,為人們提供蚊蟲叮咬信息,告知出行者蘇格蘭哪些地區蚊蟲叮咬幾率高。

中新社報道,美國內政部長薩利·朱厄爾6月26日表示,美中將加強在打擊野生動物走私、國家公園管理等領域的合作。
在剛剛結束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美決定加強執法合作,繼續在打擊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走私方面,加強情報交換和案件協查,并視情形開展聯合行動。同時,中美再次確認在國家公園管理領域的合作承諾。
朱厄爾在華盛頓外國記者中心舉行的發布會上指出,打擊野生動物走私議題進入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很多人尚不了解這一行動的重要性。她舉例,在2011至2014年間,全世界被捕殺的非洲象數量達到自監測以來的最高峰,約有10萬頭。
中美雙方決定繼續開展在國家公園領域的合作,包括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與美國國家公園建立7對友好公園關系,并通過鮑爾森研究院為國家公園體制建設提供支持合作。朱厄爾表示,美國很愿意在這一領域與中國分享信息和經驗。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6月25日發布公告,因酮康唑口服制劑存在嚴重肝毒性不良反應,使用風險大于效益,自即日起停止酮康唑口服制劑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撤銷藥品批準文號。已上市銷售的由生產企業于7月30日前完成全部召回。
酮康唑口服制劑是咪唑類抗真菌藥,我國上市的有片劑和膠囊劑,主要用于念珠菌病、皮炎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組織胞漿菌病、著色真菌病等系統性感染的治療。目前我國生產該藥的企業有7家。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于2013年發布的藥品安全提示指出,消費者要謹慎使用酮康唑的口服類抗真菌藥物,因為有可能導致嚴重肝損傷、腎上腺功能損傷及其他有害的副作用,該藥物不應用于一線治療任何形式的真菌感染。FDA對酮康唑口服藥物進行了一系列標簽變更,制定了新的患者用藥指南,以此來強調這種藥物的風險。FDA指出這些限制措施只適用于酮康唑口服藥物,不涉及其局部用藥劑型。而歐盟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則建議成員國,將酮康唑口服藥物全面撤市。

6月29日,環保部披露了“12369”環保舉報熱線今年1至3月群眾舉報案件處理情況:前3個月共受理群眾舉報332件,其中大氣污染排在首位,其次是噪音污染和水污染。舉報量最多的3個省是河南(42件)、廣東(27件)、江蘇(25件);經過核實,確實查出環境違法問題的 有231件,即70%的 舉報內容屬實。
按企業類型分,被舉報最多的依次是化工業(82件)、金屬冶煉與加工業(51件)、非金屬礦產加工業(49件)。這些企業因為污染物處理不到位、管理不善、設備故障等原因,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對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影響。
(田野/供稿)
本欄目責編/季天也
jtyair2013@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