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瀏覽器

阿根廷《新聞周刊》 2014年10月3日
阿根廷公私合作企業“交互動力”研制了一套可以通過大腦指揮移動的多功能輪椅:通過感應器對人腦波監測,使人與電腦實現交互,再通過電腦程序進行信號解碼,從而驅動輪椅移動,以“幫助提高殘疾人日常生活自主權”。
腦波訓練需要注意力集中,容易使人疲乏,該公司正進行眼部活動控制輪椅的測驗,使用者可以通過注視電腦顯示屏上的箭頭來驅動輪椅,這將使更多人得到幫助。除了視覺控制,研究人員還在開發自動環境偵測系統,使用雷達對周圍環境進行三維掃描,分析哪些物品會影響輪椅移動,并適時作出自動調整,防止輪椅與其他東西碰撞。

英國《經濟學人》1月31日
“北極很熱!”這是一位瑞典外交官的玩笑話,如今不再適用。過去6個月,這股熱潮正逐漸消退。從環境角度講,北極還是全球焦點,但從經濟及政治角度出發,人們的熱忱在退去。
這股熱忱曾受幾個因素驅使。如首先是北極有大量資源可開采,美國地質調查局認為全球約1/4未開采的原油和天然氣位于北極海底。第二,夏季貨輪可沿俄羅斯北部海岸航行在北極海域中,可取代蘇伊士運河成為遠東至歐洲的最佳路徑。
然而,2014年原油價格下跌,俄羅斯與北約關系緊張,俄羅斯、挪威、法國等紛紛放棄或暫緩北極能源開采計劃。原指望通過鐵礦開采而獲得獨立的丹麥屬格陵蘭島的領導人,也在全球鐵礦石價格下跌的情況下變得垂頭喪氣。
北極航線也未能引起期望的關注。2013年只有71艘貨船通過該航線,而同年有16000艘貨輪通過了蘇伊士運河。2014年通過北極航線的貨船降到53艘,只有4艘從遠東航行到歐洲,其余均為俄羅斯貨船,原因是北極海域太艱險,而俄羅斯無法承擔新港口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而俄與西方世界的敵對態度無法消除。俄羅斯進一步加強北極海域的軍事部署,重啟芬蘭邊境附近的舊軍事基地,進行新級別潛艇測試等,這一切都在影響北極的開發進程。

美國《大西洋月刊》2015年1~2月合刊
不需要通過節食和運動就能減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副教授韋恩·海斯發明了減肥“冰馬甲”,每天只穿兩小時,就能多消耗近500卡路里的熱量。其設計靈感源于近來備受關注的“環境熱力學假設”:人體用能量維持正常體溫,所以暴露在寒冷的環境里會消耗更多熱量。正式提出這個假設的是前美國太空署材料科學家雷·克洛尼斯。
坊間流傳美國“飛魚”菲爾普斯每天攝取1.2萬卡的熱量。這令拼命減肥的克洛尼斯大吃一驚:這是普通美國人5倍多的日常攝取量,菲爾普斯須每天從睡醒游到再睡覺才能維持體重不變!作為保證宇航員在絕對零度下還能生存的材料工程師,克洛尼斯立刻明白了奧秘:菲爾普斯多余的熱量消耗是因為他每天都泡在冷水里。
克洛尼斯堅持6周不蓋被子,洗冷水澡,冬天不穿上衣在戶外行走,減掉了約12.1千克。他提出“新陳代謝冬季”理論,認為缺乏運動只是導致肥胖癥、糖尿病等新陳代謝類疾病的一小部分原因,更多是由于人類已經很少在寒冷環境中長期生活,大多處在21攝氏度以上的環境中,低于這一溫度就添衣或開暖風,影響代謝。若把室溫降到18攝氏度左右,身體的褐色脂肪增加,通過高效代謝燃燒熱量起到“電熱毯”的作用,以維持體溫,而不是產生儲存熱量的白色脂肪,讓人發胖。以色列《今日以色列》雜志2015年1月刊

樹可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不過以色列索羅極客公司研發的“太陽樹”,吸的是陽光,釋放的是電。它的造型模仿樹的形象,金屬材質軀體涂上棕色,像樹干與樹枝,與枝干相連的7塊太陽能電池板,則是可吸收日照的樹葉。它每小時可發電1400瓦,供35臺筆記本電腦使用,1天發電量約7千瓦。在路旁栽植太陽樹,凡是可接USB的電子設備,與樹身相連后,走到哪兒就可充電到哪兒,和移動電源說拜拜。
更酷的是它有Wifi信號,能隨時上網或視頻,以后只要站在這種樹下,各地的人都可借著視頻直接溝通。它還配有飲用水設備,方便來往行人遮陰歇腳喝水。到了晚上它就是發光發亮的造型路燈,點綴城市。“在家安裝太陽能面板,只能一小部分人享受。我希望將這個發明推向更廣大的群體,未來讓太陽樹矗立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提高環境問題關注度,為社區和環境建立聯系。”索羅極客總裁麥克爾·拉斯里說。
( 張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