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燦
〔摘要〕21世紀之后,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新媒體藝術為設計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它的出現不僅對傳統的藝術表現形態產生了影響,而且改變了大眾的審美意識。將新媒體藝術融入到舞臺設計當中,能夠使舞臺藝術更具生命力,體現出后現代的藝術氣息。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新媒體舞臺設計運用
新媒體藝術的產生是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它存在于藝術和科技之間。新媒體藝術的出現,激發了舞臺設計的思維,將更多地活力和創作靈感注入到舞臺設計當中。在21世紀,多媒體藝術不斷發展,開始在各個領域廣泛運用,舞臺作為藝術表現的重要形式,必然也要與新媒體藝術發生融合,所以舞臺設計在今天也不斷打破傳統,不斷革新,新的舞臺藝術也將現代科技和新的藝術媒體相融合,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一、新媒體藝術和舞臺設計的概念
舞臺是演員進行表演的空間平臺,在舞臺上,觀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演員的表演上。所謂舞臺設計,就是在表演中一切圍繞著演員所展開的造型處理。舞臺設計又被稱為“舞美設計”和“布景設計”,但是這些說法都僅僅代表了舞臺設計中的一方面,布景設計只是舞臺設計手段中的一種,而且有些舞臺在設計時也并非一直運用布景因素。舞臺設計是區別于“舞臺”的概念,舞臺設計包括了多種因素,舞臺、道具、燈光、空間、光色、活動等,這些所有的因素的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綜合就是舞臺設計。
在上個世紀末,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普及,數字化、新媒體化的時代產生了新媒體藝術。但是人們對于新媒體和新媒體藝術的概念是眾說紛紜,而且還經常將二者混為一體。任何事物在誕生之時都是新的,然而當時間流逝了,新的會變成舊的。所謂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它是依靠互聯網、數字、移動通信技術等新出現的技術向人們所提供的一種新工具。澳大利亞先驅藝術主編認為:新媒體藝術所包含的的范圍非常廣,主要特點是在藝術作品中使用先進的技術,這些技術包括了計算機、互聯網、視頻技術等產生的虛擬藝術、多媒體互動設備和行為。雖然當前新媒體藝術仍然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著,而且對概念的界定還存在著爭議,但是可以明確的是新媒體和新媒體藝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定義,前者屬于技術,而后者是依托著前者表現出的藝術形態,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是否有藝術性。
二、新媒體藝術特征及對舞臺設計的影響
1.新媒體藝術特征
隨著全球文化藝術的融合,各種文明在相互碰撞中不斷交融,而這種藝術與文明的融合環境下,人的審美觀念必然會發生變化。新媒體藝術的產生離不開科技的發展和藝術的進步,新媒體藝術包含了各種視覺形象藝術,比如數碼攝影、聲音表演藝術、影像藝術以及網絡藝術等。新媒體藝術的傳達方式是多樣性的,能夠通過聽覺、視覺和感覺,讓觀眾全方位的體驗到現代感的藝術,同時,這種新的藝術傳達方式也與當前不斷提高的審美要求相符合,滿足了觀眾對藝術的需求。新媒體藝術的傳播具有了多維度的特征,觀眾在欣賞時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體驗感受,再者,新媒體藝術的載體是新媒體技術,所以它也是科技發展的結果,新媒體藝術因為科技的進步不斷體現出生命力。
2.新媒體藝術對舞臺設計的影響
首先,新媒體藝術讓演員和觀眾之間的界限更加模糊。在新媒體藝術當中,由于使用到了多種新媒體技術,比如音頻、視頻以及網絡技術等,觀眾與演員角色已經沒有了明顯的界限,兩者的角色有時能夠實現互換。比如觀眾能夠通過網絡將自己創作的作品分享與他人,而這里的觀眾角色就發生了轉變,而原來的演員則成為了臺下的觀眾。其次,新媒體藝術中的虛擬性使得舞臺得到延展。在傳統的舞臺設計當中,表演平臺都是物理空間,是實實在在的平臺,比如劇院、戲臺、影院等,而新媒體借助更加先進的遙控傳感技術以及影像技術等,觀眾無需進入劇院就能夠欣賞到舞臺表演,同時,新媒體藝術打破了舞臺藝術的傳統表現形式,在有限的物理空間中創造出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同時還讓表演更加真實。再者,新媒體藝術改變了舞臺表演的創作方式,新媒體語言在表達上具有靈活和隨意的特點,表演的設計者可以更好的針對觀眾的心理需求進行設計,在舞臺設計當中融入更多現代化的內容,并且體現出娛樂、戲謔和集體狂歡的元素,這樣就是得舞臺上表演的內容不再單一,變得更加豐富,貼近現實生活,愉悅觀眾的身心。
三、新媒體藝術在舞臺設計中的運用
1.新媒體動態技術在舞臺設計中的運用
首先,新媒體藝術中的動態技術運用到舞臺設計當中,讓舞臺表演顯得更加真實。舞臺表演如果缺少了背景的輔助,就會顯得十分無味,而通過新媒體藝術中的動態技術,則能夠將表演的背景還原,給觀眾真實的感覺。比如在《班昭》這部話劇當中,當舞臺表演進行到班昭書寫《漢書》時,背景則同步的轉換到古代書寫的場面,觀眾如身臨其境,對于舞臺表演的領悟更加透徹。其次,新媒體藝術中蒙太奇的運用也提升了舞臺的表現力。作為一種新媒體藝術的表現手法之一,蒙太奇運用到舞臺設計當中,能夠對主體概括,將情節集中,通過組接以及分切,能夠強調出重點,吸引觀眾的注意,讓觀眾產生聯想。在采用蒙太奇手法時,要把握好舞臺裝置布景的切換,根據舞臺表演中的情節、氣氛和感情,有序切換和組接各種場景,比如在《紅樓驚夢》當中,通過“整齊書法”轉換為“殘碑破字”將封建社會以及文化的沒落表現出來。蒙太奇在舞臺設計上的表現手法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傳統的布置場景之外,還可以將新的技術運用到其中,如使用網絡技術、媒體技術以及投影技術等。
2.新媒體藝術中的LED增強了舞臺色彩
當前,LED背景屏幕在舞臺設計中被廣泛使用,由于該手段具有功耗低、亮度高,而且使用壽命較長的優點,所以在舞臺設計中使用LED能夠豐富舞臺顏色。首先,LED背景屏幕能夠影響到舞臺的光和色彩。在表達藝術的手段中,色彩的表現力非常強,快速切換色彩能夠激起觀眾心中的情感變化,同時也暗示觀眾節奏的變化。不用的顏色和光在舞臺上所表達的情感往往不同,比如藍色代表著寧靜和希望,紅色代表著危險以及革命等,白色則傳達出純潔的含義。LED所展示的影像能夠實現光和顏色的變換,對于舞臺的氣氛起到了烘托作用。比如《雷雨》這部舞臺劇,在上海某劇場表演時,就將LED的藝術效果融入到了舞臺設計當中,對于烘托劇中悲劇氣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LED燈光配合現場的背景燈光,能夠讓氣氛變化多樣。如在《夢歸琴島》這部大型的舞臺魔術劇當中,在表演內容不斷變化時,LED燈光也配合著內容不斷變化,這樣不僅提升了表演效果,而且還符合了觀眾的審美特征,可謂是一箭雙雕。
3.新媒體藝術中的多聲道在舞臺設計中的運用
在舞臺藝術的展現中,聲音是最重要的表達方式之一,而通過新媒體藝術將聲音結合到舞臺表演當中,不僅增加了舞臺設計的縱深,同時還是得舞臺表演立體感增強。影院與舞臺表演有著一定的相似性,我們以影院為例來進行說明,當前,多數影院所用的均為立體聲環繞聲道,使用這種類型的聲道后,后部聲音綿密度和連貫性得到加強。在設計舞臺時,運用多聲道能夠形成立體的聲音場,而觀眾在觀看表演時,能夠置身于聲音環繞當中,比如在表演海上的內容時,觀眾能夠通過聲音聽到海浪襲來的聲音;當表演內容位于山谷的環境中時,觀眾通過多聲道能夠聽到山谷的回聲。如在《新白蛇傳》當中,有一幕場景是白娘子和許仙在西湖相遇,而享譽之前是一片晴朗,相遇時則是大雨傾盆。通過這種聲音的變化,讓觀眾感受到了非現實的魔幻世界,很好的延展了舞臺,也使得觀眾徹底地融入到戲劇當中。
總而言之,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藝術也不斷進步,在各個領域的滲透越來越深。舞臺藝術作為一種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必須不斷吸收新媒體藝術的精華,改變原有的舞臺設計原則,運用各種新媒體技術的工具,將舞臺表演的效果不斷提高,才能給予舞臺藝術更多的生命力和現代感,推動舞臺藝術的發展。(責任編輯曉芳)
參考文獻:
[1]黃鳴奮.新媒體藝術理論的起源[J].東方叢刊,2009,(01).
[2]潘倩,劉子建.淺談新媒體藝術創作中的人文性觀念和技術性觀念的關系[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02).
[3]許鵬.新媒體藝術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那剛.話劇中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舞臺功效[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