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井蘭
〔摘要〕在古裝影視劇的盛行下,影視劇中首飾設計是一個不可忽略的細節設計。本文主要講述了《武媚娘傳奇》中武媚娘的首飾設計中的工藝、材質、款式等特點,從而闡述了舞臺首飾設計的要素與目的,為舞臺首飾的設計與創新應用提供可參考的依據。
〔關鍵詞〕首飾道具設計發飾武媚娘
近兩年各種古裝電視劇紛至沓來,先是前兩年熱播的電視劇《甄嬛傳》,而今湖南衛視剛剛播放完《武媚娘傳奇》,古裝劇一時成為很多人熱議的話題,很多人為《武媚娘傳奇》劇中人物的各種發飾造型而直呼驚為天人,雖然該電視劇曾被要求停播并重新修剪,刪減后的造型受到很多人的評議,但正是因此如此,大量的特寫鏡頭使首飾的款式和材質更加清晰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武媚娘傳奇》是依據歷史改編的一部古裝劇,不屬于記錄片,具有夸張和藝術處理性,因此不可能是完全符合歷史的??催^《甄嬛傳》的觀眾肯定了解陳敏正團隊的制作風格和水平,這一次在《武媚娘傳奇》中的首飾造型無論是材質的使用,還是款式造型以及對唐朝發飾的種類都具有研究價值。
一、舞臺首飾材質的選擇與替代
隨著電子產品迅速發展,高清電視、攝像攝影器材的更新飛速,影視劇對各類舞臺道具材質質感的表達已經可以達到淋漓盡致的效果,幾乎能準確無誤的表現其質感,首飾道具尤其顯得更加明顯,如果制作稍微不精致,在鏡頭下就會完全展示出來。該種情況對影視劇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很多劇組不惜人力物力財力,也要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一些當代影視劇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往往直接與首飾公司直接合作。
《武媚娘傳奇》整部電視劇共有96集之多,其主角的服裝就已經高達二百多套,那么與服裝相配套的發飾也已高達一百多套,這其中一百多套的發飾造型中的首飾材質選擇是一個關鍵要素。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當代觀眾選擇電視節目的自由度以及欣賞眼光越來越高,對古裝劇的制作也不例外,要求電視既要符合歷史,也要符合現在的審美要求,這樣才能吸引觀眾的觀影度。
在唐朝時期,首飾材質的種類比較單一,主要有軟玉、金、銀、珍珠、真花與仿真花等,還有少量的沒有進行切割打磨過的彩色寶石。電視劇中主角的發飾有很多是黃色金屬首飾,然而首飾道具黃金的顏色極難比擬,使用噴漆、烤漆、電鍍、丙烯染色等多種方法,鏡頭下會偏色,反光度和色彩明亮度都與黃金有差,用黃銅,第一難以制作,第二難以保養,為求逼真鎏金是最好的工藝。鎏金,指在器物表面裝飾黃金。鎏金是我國一項古老并沿用至今的工藝,一件大型的首飾要鎏金,整件首飾鎏金的金重基本是在一克金左右,所以這種工藝就可大大節省首飾成本。鎏金的首飾色彩、飽和度等完全和黃金一樣,武媚娘中的黃金首飾部分采用了鎏金工藝。
點翠首飾是我國獨有的一種首飾類型,其發展與鼎盛時期是在明清,但據點翠工藝發展來看,在唐朝也應該有一些點翠出現在唐朝首飾中,但應該用筆非常之少。點翠最難得的就是翠鳥的羽毛,如果找到能替代的羽毛就可以繼續發展該工藝,以前翠的替代品有絲綢,曾經有這樣的藍色絲綢,紋路足可以和翠鳥羽毛相似,但色彩總是會有偏差;還有一種翠的替代品就是畫翠,直接用類似景泰藍的燒制方法來制作,但是那種燒制出來的翠有些發死;最后造型師團隊采用雞背上最軟的羽毛來代替,并經過著色處理,然后用點翠的手法把染了色的雞的羽毛點在胎體上,唐朝的點翠用得很少,因此制作點翠仿制是比較容易的,這樣在鏡頭前就可足以亂真的水平來展示點翠首飾的美。
除了金和翠之外,其他的材質也都需要一些替代品來完成制作。如劇中大量的首飾道具采用了珍珠的材質,這種珍珠的材質一般都采用仿珠來制作,替代不僅減少了成本,而且仿珠的形狀也是可以把握的,需要什么形狀都可以制作出來如圖1。一般仿珠的外層都涂上一層珍珠層,這在鏡頭下仿珠的色彩與光澤與真的珍珠沒有區別。
根據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我們可以知道,在唐朝牡丹花是作為裝飾頭飾的一種,在首飾道具中真花的使用應該不難,但是為了保證鏡頭前造型更美,很多花都是用仿制花來替代,這樣的仿花不僅造型美,色彩更艷麗,鏡頭感更強。本劇中在武媚娘是才人時,用了大量的仿制花頭飾。
二、舞臺首飾款式的延用與創新
較早時期,首飾是指佩帶于頭上的飾物,“首”即是“頭”。我國舊時又將首飾稱“頭面”,如梳、釵、冠等。
唐朝的頭飾造型的種類非常多,最常見的有步搖、插梳、篦、簪、翠翹、珠翠金銀寶鈿、搔頭。劇中角色的頭飾葳蕤,美不勝收,感覺滿頭都是黃金寶石等,但分析后,可以分兩條線來講述,第一是主角的配飾,她的發飾造型基本是在唐朝發飾的基礎上稍微進行設計演變而來,既有唐朝歷史的影子也符合現代的審美要求。武媚娘的身份與發飾是非常符合等級制度的,這一點非常清晰。另一條線就是劇中其他角色的頭飾設計,這些角色的頭飾在一般情況下,以時尚美麗為主,如劇中的韋貴妃與楊淑妃感覺她們的發飾奢華、炫目。但她們的發飾總共五六款,其材質很多都是采用亞克力制作,還有很多彩色的半寶石,這些半寶石有明顯的切割,應該和歷史不符,可見本劇對其他角色發飾的歷史性要求并不嚴格,但整體造型奢華、款式別致、色彩艷麗,符合她們作為皇帝妃子的身份。
一般歷史劇中的道具都需要盡量尊重歷史。唐朝距離現代已經有將近1500年的歷史,沒有直接接觸過唐朝的首飾,只能通過一些間接的方式來獲得,如考古、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雕塑、繪畫作品等。最直接的也許就是考古挖掘出來的首飾實物,但即使是首飾實物,造型可能也與當時人們佩戴的有很多出入。所以在仿唐朝首飾時一般都會在尊重歷史的同時,進行發揮設計,使之設計作品即符合歷史的形象,又要滿足現代人的審美要求。武媚娘的設計就符合這一要求特點。與唐朝歷史中的首飾相對應,電視主角的發飾設計將從下面6種類型進行分析。
1、釵朵。金銀釵作花朵形,稱為釵朵。每一釵朵都是一式兩件,結構相同而圖形相反,以便左右對稱插戴,這種金銀釵以鏤花見勝。如鎏金金銀釵,釵有鏤空飛鳳、魚尾、菊花等,制作精細。又如運用模壓雕刻剪鑿等方法,作出精美花紋,有花鳥釵、花穗釵、纏枝釵、圓錐釵等。
武媚娘在劇中第一次出場就是帶著兩個釵朵(如圖1),展現了唐朝女子的品階與身份。該首飾道具無論是材質和款式都比較講究。從鏡頭下的色彩來看,比較接近黃金,應該是用了鎏金工藝,而款式也與其他釵朵要特別一些,雕刻鏤空的花朵下邊搭配有整片的實心的金屬,形成虛實結合,宜靜宜動的效果,并在金屬片上有花卉圖案,有暗花的黃色金屬要比光面的金屬更加內斂,安靜。釵朵在該劇中出現的次數比較多,很多發飾中都有大小不同的釵朵,尤其是當她從感業寺被李治接回來之后,大量的頭飾中都有釵朵,其材質基本都是用黃金、珍珠和玉石制作而成,釵朵的題材有花卉和動物造型,武媚娘在成為皇后的禮儀上,使用的釵朵圖案就是一對鳳凰圖案,但這對鳳凰圖案的制作相對粗糙了些。有的是珍珠與黃色金屬相結合,體現了唐朝用色的華麗與大膽,其他的基本都是纏枝紋等。遺憾的是,有些釵朵的造型并沒有左右對稱,可能這就是劇組造型師的疏忽。
2、步搖。在金釵上端加翅,鑲有精琢玉片,或滿飾銀花、嵌著珠玉的穗狀串飾,分組下垂。如四蝶銀步搖等,制作精致。劇中步搖的制作整體來說較粗糙,步搖的佩戴基本上是在武媚娘被封為昭儀之后才開始多起來,可見步搖也直接體現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從款式上看,有兩個小亭子造型的步搖比較突出如圖2。這種設計較現代,因為唐朝的步搖基本題材是一些花卉和動物,很少用比較具象的人造物圖形,更不會用這么大的一個幾何體,但該步搖的使用頻率比較高,多次與不同的發飾相配,整體頭飾的設計搭配來說比較協調,并不顯得突兀,因為其材質選擇的是黃金,它就會使你感覺這種東西就是唐朝的感覺。設計師在做首飾道具設計時既要符合歷史,又要與現代的審美相結合,這樣才能符合大眾的審美要求。
3、髻飾花。用金和翠鳥的羽毛制成翠勺盍葉,別在髻上。髻飾花,從字面上的意思我們可以分析為插在發髻上的花飾。這種飾品既可是金銀材質也可以是鳥羽,還可以是花卉。從整體首飾類型看,髻飾花的設計范圍相對要廣一些,限制比較小。那么在劇中武媚娘的髻飾花的設計款式和材質的選擇確實是比較自由的。一般髻飾花的款式會根據衣服的色彩和造型來確定,更會根據發飾中其他的裝飾來補充裝飾完整,髻飾花應該屬于陪襯設計范圍的發飾,在武媚娘年輕時,髻飾花可能還可以是主角,但在昭儀之后,她的髻飾花多為搭配其他發飾而出現的。
4、鬢唇。插在頭發邊上一串垂到鬢邊的珠飾。武媚娘的鬢唇的設計風格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在為才人時期的鬢唇造型。從材質上選擇的是用布藝花卉加上金色的流蘇,一般都是在一邊插有鬢唇,流蘇垂到鬢角。這些鬢唇中布藝花卉的顏色會根據服裝的顏色進行變化,但款式基本都一樣。第二個時期是從感業寺回來后,被封為武昭儀開始,媚娘的鬢唇有明顯的變化,造型相對夸張,整體感覺比較奢華,但這時候的材料也幾乎都選擇是用布藝花卉做裝飾,在封后之后,用的一款鬢唇的色彩是金色,造型雍容華貴。是發飾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款式。
5、梳篦。始于盛唐,在發髻上插幾把小梳子,比較講究的梳子用金、銀、犀、玉、牙等材料制成,露出半月形梳背。武媚娘開始用梳篦發飾,是在被封為昭儀開始的。有劇評說該發飾中梳篦太過夸張,與歷史中的梳篦尺寸不符。然而從整個造型來看,本款梳篦的尺寸比較適合整體發飾造型,因為這個發飾中,梳篦是放在中間的,它應該處于主體地位,如果太小就會感覺不協調。本劇中武媚娘共用了四款梳篦,其中兩款是金色金屬的,另兩款是木質上色的。金色金屬材質的造型比較符合歷史的款式,但也相對歷史來說有了一些改變。在梳齒上要精致于歷史。而木質的梳篦已經完全是現代的款式,使用的方式也完全作為一個裝飾,而沒有任何的功能了。這兩款木質梳篦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屬于現在常州地區特有的工藝。
6、花飾,以真花插髻為飾?;椩诿哪锏陌l飾中應該是占有絕對的地位。媚娘的花飾真花比較少,大量的采用了布花作為裝飾。這樣在發飾造型中,搭配非常的自由,而且會根據不同顏色的服裝搭配不同的花飾色彩,使整個人物造型新鮮有活力。此時說到布花,這是一個不得不說的一個東西,造型師親赴日本購買布花,說起布花,在中國古代是一個較為傳統工藝,然而在歷史長河的掩埋中,我們失去太多的珍貴傳統手藝,不得不借助日本布花的美感,去完成影視作品,給觀眾呈現一個完美的造型。該劇中武媚娘的布花設計應該是本劇的亮點,與真花相比她更持久,而且顏色搭配自由度非常大,造型也比較自由,還出現了大量的小的布花與整體頭飾搭配,雖然與歷史中的造型可能不是十分相符,但影視劇的要求已經可以滿足了。觀眾已經被眼前的這些工藝、款式與色彩搭配震撼到了,更沒有所少人要特意苛責她的歷史真實性,只要美、賞心悅目,能夠滿足武媚娘在觀眾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即已達到目的。
7、其他。其中一對蝴蝶發飾的造型在媚娘的發飾中非常搶眼(如圖3)。蝴蝶紋樣在唐朝已經非常流行,但在媚娘發飾中的蝴蝶與唐朝歷史中的蝴蝶造型完全不同(如圖4),劇中的蝴蝶更像現代首飾設計的款式。無論從結構還是從材質上,都可以與趙心綺的蝴蝶相媲美。
三、設計特點
從整個電視劇中的發飾來看,武媚娘的發飾既符合歷史的形象,又沒有完全按照歷史中的造型進行設計。這也許就是因為電視劇她特有的娛樂性原因吧。她的目的不是為了講述歷史,更不是紀錄片,因此有很多的造型沒有必要完全和歷史一樣。劇中的發飾造型在符合歷史大的脈絡的基礎上,插入了大量的現代設計元素與工藝、材質等,使其能與現代的審美水平相一致,尤其是媚娘的整個造型,她又不同于劇中其他女子的造型。其實,媚娘的造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整個劇中最具歷史性的造型,她主要采用的發飾就是花與金色金屬,而且發式也完全吻合當時的發式。在武媚娘封為昭儀和皇后時,這兩場重大的場合發飾用的非常隆重,用的是大手筆,當然這里不乏有夸張的成份。后來的一些生活妝中使用的首飾非常的清新,在盤發上只裝飾了兩朵珠花和一只牡丹,已經足以把皇后的貴氣展現無遺,體現當時唐朝的那種豐滿健康之美。
影視劇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劇中首飾道具的設計與應用推廣,甚至很多影視劇中的首飾款式可能會引領流行。首飾道具有的是為了還原歷史,有的則是為了吸引觀眾,更有的影視劇賣點就是獨特的首飾設計等等。那么在未來的首飾設計中,影視劇中的首飾設計將占據一定的首飾設計市場份額,研究如何設計與創新應用首飾道具將會是影視劇發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領域。
(責任編輯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