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曙林
正是江南好風景,盛花時節又逢君
5月25日中午11時10分。浙江舟山群島。碧空如洗、艷陽高照,浪花朵朵、海風習習。銀白色的機翼掠過這片波瀾壯闊的藍海,停靠在海天一色的地平線,機艙里走出一個熟悉的高大身影——總書記來浙江啦!
幾年來,浙江干部群眾一直沒有忘記,當年擔任省委書記的習近平為5000萬浙江人民夙夜在公殫精竭慮的時時刻刻,他在全省各地田間地頭留下“魚水情深”的深深足跡,在浙江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在浙江大地精心抒寫“文化大省”的動人篇章,在之江兩岸敲響“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的堅定槌音,特別是給浙江擘畫“八八戰略”的宏偉藍圖……
“這里秀美的山水,這里勤勞的人民,這里悠久的文化,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今天,總書記帶著對浙江大地的深情厚誼,帶著對浙江發展的殷殷重托,帶著對浙江人民的牽掛,回到了他工作過的地方。
一下飛機,習近平就前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城市展示館,觀看反映舟山近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圖片、沙盤和視頻短片,向省、市負責同志詳細了解有關情況,關切之情溢于言表。
這是習近平第14次踏上舟山群島。2002年至2007年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登海島、進漁村、訪漁民,深入調研、科學謀劃舟山發展戰略。從“把浙江建設成為海洋經濟強省”到“推進海洋強國建設”,發展海洋經濟是習近平長期關注的重大課題。2013年7月30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深刻指出,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必須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發展海洋科學技術,維護國家海洋權益。這個戰略理念,在習近平主政浙江尤其是對舟山發展戰略的謀劃中就已凸顯出來。
大海應無恙,當驚舟山殊
如今,海洋不僅是舟山而且也是浙江的希望所在、潛力所在、優勢所在。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是浙江孜孜以求的目標。2011年,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浙江迎來的第一個國家戰略。同年,國務院批準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對此,習近平強調,建設舟山群島新區勢在必行,要從戰略高度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
由大海注入的強勁動力,使浙江的科學發展之路更為順暢,對浙江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意涵深遠。當舟山和浙江已經邁進了探索藍海的新征程時,浙江人民沒有忘記當年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總書記也一直記掛著這里,念茲在茲。
曾幾何時,因一水之隔,舟山海島經濟受到制約。跨海登陸、直抵彼岸,是舟山人心中的夢想。1999年舟山啟動“大陸連島”工程。最初是小規模建設。2003年1月,習近平第一次到舟山調研時指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工程,連島大橋如果建起來了,對舟山的發展是一個根本性的推動。”2004年9月習近平再次到舟山調研時,明確要求連島工程快馬加鞭,爭取早日建成。他說,建成以后,那就是“千里江陵一日還”了……將來會產生怎樣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怎么估計都不過分。正是在習近平的果斷決策和積極推動下,連島工程建設步伐加快。2009年12月26日,歷經10年建設,我國最大的島陸聯絡工程——舟山跨海大橋全線通車。
在舟山群島區位壁掛圖前,習近平認真聽取省委領導關于連接寧波—舟山—上海的海上大通道規劃的匯報。習近平指著展板說,上海在上面那個角,寧波在下面這個角,舟山的位置恰似“二龍戲珠”。
習近平十分關心舟山漁業發展。他問:“遠洋捕撈多嗎?休漁幾個月?漁民生活水平不低吧?外資來得多嗎?”當聽說舟山漁民人均收入很可觀時,習近平十分高興。
“舟山這幾年發展變化很大,現在的樣子已完全認不出了。”習總書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