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HAN
1954年,在西德科隆舉辦的照相器材博覽會上,Leica公司發表了旁軸名機“Leica M3”。這臺相機在日后取得無數次歷史性榮譽,至今依然人氣爆棚,不可超越。

M3是徠卡M系列中的第一臺照相機,就連M1(1959年)和M2(1958年),都是從M3衍生而來得,但它們卻未曾超越過M3。
上世紀50年代,M3為徠卡帶來了一場天翻地覆的變革,也給世界照相機業帶了強大的沖擊,人們稱之為“M3沖擊波”。因為M3的出世,蔡司公司退出了35mm旁軸照相機的競爭,就連一直全力追趕德國照相機技術的日本企業,也從M3上看到了差距,放棄了在旁軸上的競爭。但是,M3在充分展示Leica技術水平的同時,也將繩索套在了Leica的脖子上,此后的M系后續相機很難說可完全超過M3。
從M3相機開始,徠卡的鏡頭卡口由旋入式L卡口轉變為四爪插刀的M卡口,并全新設計了寬視野亮框式的取景器、可與測光表聯動的單軸固定式快門轉盤、力矩式過片手柄以及自動歸零卷片計數器等等。這些改變,給徠卡相機注入了活力,但也引發了“BARNACK Model”( 巴納克式)擁護者的強烈抵觸。為了照顧老用戶對“巴納克”機型的懷念,1957年徠卡不得不以Leica IIIF為原型生產了使用旋入式L卡口的Leica IIIG。從M3到IIIG,徠卡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具有人文關懷的“倒退”,而此后的幾次“倒退”分別出現在M5到M6,以及MP的推出。

從1954年開始生產至1966年停產,徠卡M3在12年間共生產了23.5萬臺(另說,1968年結束,共生產了22.5萬臺)。其中,大多數為德國本土工廠生產的,少部分在加拿大工廠生產,其比例大致為30:1。當然,這里還包括了數量稀少的黑色機身以及為軍方訂制的軍綠色機身。據載,黑色機身約占總數的1.3%,只有3000臺左右,而給西德陸軍訂制的則總143臺,占總數的0.06%。由于數量稀少,這兩款相機在二手市場的價格貴得離譜,是普通機種的5-10倍價格。十幾年間,M3曾經歷了數次改動,其設計和功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品質也近乎于完美。
50mm鏡頭是M3的完美搭配
對于M3來說,最佳的搭配是50mm焦段的鏡頭,此時其取景器放大倍率和聯動測距系統都能達到最佳水準。用過“M3+50”鏡頭后,絕大部分人都認可50mm焦段在M3取景上可以秒殺其他各級別的M機。
徠卡M3的取景器由多塊棱鏡膠合而成,并擁有0.92x的放大倍率,這非常接近肉眼所看到1.0x的景物大小。在徠卡M3上,50mm的取景框恰到好處的貼近取景器邊緣,充滿取景器且不影響取景。此外,M3還內裝了90mm、135mm的取景框,安裝不同的鏡頭時,取景框就自動轉為和鏡頭匹配的形式。除了上述焦段,如果裝用其它焦段的鏡頭,必須要安裝附加取景器。為了在不裝鏡頭時也能明白鏡頭的攝影范圍,從785801號開始,機身的正面追加了取景框切換把柄。
聯動測距系統是徠卡M系列最精密、最重要的部件。徠卡M3的聯動測距系統、取景系統又是徠卡M系列中最為出色的。徠卡M3的取景窗、照明窗(取景框)、測距窗(黃斑)中心線保持著絕對水平。這樣的絕對水平保證了入射光線不會在光路中反射而生成眩光。很可惜這樣的絕對水平設計卻并不適用于50mm以下的廣角鏡頭,因此M3之后,徠卡不得不放棄這樣的設計,因此M3之后的機型,常常能夠聽到用戶抱怨取景器有眩光。
M3是一臺有性格和品格的相機

2015 年1 月攝于內蒙古阿爾山萊卡M3 是一臺有性格和品格的相機,有人說它桀驁不馴,有人說它貼己知心。不管別人的看法是什么,當你初次拿起M3 時,你需要一段時間慢慢地熟悉它。
徠卡M3在出廠時,會在卡口12點位置的螺絲上加上L字陽文鉛封,以此來判斷機身是否有過拆修。L印字陽文是出廠時的原廠封印,陰文則是原廠保養的封印,其他印字則是來自不同的徠卡維修大師。但如今許多人卻進入了L字封誤區,認為只要是有L字鉛封的一定是好機器。這是一種很狹隘的認識,L字鉛封僅代表了這臺機器的沒有被開過,但不能代表這臺機器的狀態是否優異。要知道,一臺有著五六十歲高齡的相機,若沒有進行過常規的保養,很難說其機械性能是否優異。

徠卡M3的過片方式分為單撥過片與雙撥過片兩種。單撥過片即一次旋轉180度完成一張膠片過渡,雙撥過片則是一次旋轉90度,撥動兩次完成一張膠片過渡。據說,雙撥過片為的是減慢速度,防止靜電放電給膠片曝光造成影響。從實用性角度講,單撥機型操作更為便捷,雙撥則更適合把玩。從編號上講從M3-700000至M3-919250均為雙撥,之后改為單撥。據說,徠卡曾幫助部分M3用戶,單、雙撥互改,但數量極少,很難淘到。早期的M3一直使用國際上通用快門速度撥盤,即1s、1/2s、1/5s、1/10s、1/25s、1/50s、1/100s、1/250s、1/500s、1/1000s。從編號M3-854001開始,改為了如今常見的等倍式快門速度撥盤。

早期的M3,在機身的頂部正面裝有3顆螺釘,背面有2顆螺釘,但后期的正面改為1顆。在膠卷安裝確認標志上,早期機型在回片圓柄中央是一道橫切的槽,中期的是一個粗大的圓點,后期的則變成了兩個圓點。這些特點,僅是版本間的細微差別,對于收藏鑒別來說意義非凡,對于相機的機械性能來說并沒有影響。
萊卡M3是一臺有性格和品格的相機,有人說它桀驁不馴,有人說它貼己知心。不管別人的看法是什么,當你初次拿起M3時,你需要一段時間慢慢地熟悉它。在能夠熟練的操作M3之后,你會發現它是一臺非常優秀的拍攝利器,它很快、它不會讓被攝者有戒備之心,它還能讀懂你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