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4806軍械廠榮獲“全國質量獎”紀實"/>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本刊記者/趙俊華 鮮曉文 特約記者/張 瑩
封面文章
卓越之路
——海軍4806軍械廠榮獲“全國質量獎”紀實
本刊記者/趙俊華 鮮曉文 特約記者/張 瑩
4806軍械廠,被業界稱為“修理品種最多、修理質量最好、經濟實力最強、員工幸福指數最高、企業文化氣息最濃”的企業,而榮獲“全國質量獎”也是名至實歸。
被譽為“海軍雷彈守護神”的海軍4806軍械廠,座落在東海之濱的中國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的寧波北侖,這個遠離鬧市的三線軍工廠,半個多世紀的滄桑磨礪,為海軍裝備保障事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尤其近十幾年來,他們緊跟海軍新形勢需要,以全新的姿態,全面形成了多種型號DD、YSL裝備的維修保障和制造能力,實現了軍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圓滿完成了一系列重點建設任務和海軍軍械軍地一體化等多次重大戰備演習的機動保障重任而享譽軍內外,被業屆稱為 “修理品種最多、修理質量最好、經濟實力最強、員工幸福指數最高、企業文化氣息最濃”的先進企業。2011年以來,工廠大舉引進卓越績效管理模式,以文化牽引,抓管理環環緊牽,強保障絲絲入扣,先后榮獲“全軍質量獎”和“全國質量獎”。
2015年11月4日,由中國質量協會組織的“第十五屆全國追求卓越大會暨2015年度華人品質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隆重召開,陣陣熱烈的掌聲中,4806軍械廠廠長張春國從海裝副部長高云海和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榕明手中接過了金光閃閃的“全國質量獎”獎杯和證書。喜悅使他的臉頰泛起鮮亮的彩虹,雙眸溢出喜悅的淚光……
這是4806軍械廠500余名軍工人的幸福之光。
光之炫,是汗水的晶燮。這座沉甸甸的獎杯飽含了4806軍械人辛勤的血汗,更凝結了張春國嘔心瀝血的付出。

左:首長視察工廠右:卓越績效領導小組

1998年10月,座落在東海之濱雙石山下的4806軍械廠和全國許多三線軍工企業一樣,在改革的巨浪中幾度沉浮、跌入谷底,軍品不足,民品慘淡,企業嚴重虧損,人才大量流失,老廠長因病休息。危難之際,在上級首長的激勵之中,時任廠長助理、年僅34歲的張春國負重就任。無資金、無人才、無外力相助,有的僅僅是一腔不服輸的熱血和職工們渴望的眼神兒。
企業如家,吃飯乃第一要務。1998年12月3日,張春國得知某特型裝備的改制任務將在多家企業公開競爭的信息,他死死抓住這一契機,以他多年干銷售的精明和果決,經過十分艱難的多番努力,終于取得了成功——XX枚特型裝備的改制合同簽定,425萬元改制款直接打入工廠的賬面。
一拳打得錢路開。4806軍械廠從此底氣大增。
張春國和領導班子率領全體員工,抓經營、抓生產、抓效益,激情如火,特型雷生產進度在高速運轉中。
緊接著,張春國又艱辛運作,爭取到了XX 枚某特型自航YL裝備改裝生產,工廠生產走向良性。
精兵簡政是企業追求發展的科學之舉。針對機關13個科室、2個車間、35名中層以上干部、110名科室人員形成的機制落后、崗位舒適、協調困難、效率低下、收入偏低的現象。張春國清晰地看到,解決問題的根本是解放思想,軍工企業要發展裝備保障力,必須擁有一支優秀的員工隊伍,必須擁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必須擁有完善的工作機制。他和班子反復研究,制定出三步走具體方案:合并行政科室。除保留財務科、技術科、質管科外,把廠辦、企管辦、勞人科、行政科四合一為廠辦,把材供科、生產科、經營科合并為生產經營科,把黨辦、工會、保衛科合并黨群辦,14名40歲以下大專以上學歷的工程技術人員選拔到中層領導崗位。一系列改革措施完成后,機關由原來110人直降到48人。廠級領導班子以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為標準,一支年輕、充滿朝氣的廠級領導班子組閣,他們思想統一,高度團結,銳意進取,真抓實干。
精簡行政科室節約了相當一筆企業管理費用,使管理走向科學高效。同時完善五大中心,打造設計、計量、檔案、財務、倉儲五大中心。
機關減員的同時,根據生產任務的需要,在張春國的直接操持下,借機增加生產車間,車間化二成五,一線工人的人數從167人增加到257人。工廠適時把握海軍引外某型裝備的保障機遇,建立引進“六型”殺手锏武器的保障修理車間;抓住東海方向海軍新裝備發展的契機,建立起DD裝備保障車間;自籌1500多萬元,建立了以導發架、指揮儀、槍炮等為主要產品的武備修理車間。車間的增加立即擴大了保障范圍。
質量保障是企業的重中之重。為進一步完善體系,2001年7月,工廠通過新時代認證中心的質量體系認證,2003年4月覆蓋到某型D裝備修理,建立了《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張春國同時邀請海裝專家對工廠80名干部、技術人員和主要員工進行為期一周的質量體系貫標培訓,其中50人經考核成績優秀,獲得內審員資格。2004年底,工廠高薪聘請國家質量管理體系專家進廠工作,徹底把住質量關。高效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為工廠的現代化管理插上了結實有力的翅膀。
正能量的追求必然得到正果。一腔熱血,幾度春秋,直到2010年,堅挺銳進的4806軍械廠一路高歌,經濟效益直線攀升,職工的平均收入以每年人均6000元的速度遞增。職工們用沖天的干勁和奉獻精神表達對廠長的信任、對工廠改革的支持和擁護。
一向以精明強干、大刀闊斧做事的張春國廠長對記者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任之初我對上級表態要為海軍裝備保障事業鞠躬盡瘁,要為全廠職工過上幸福生活嘔心瀝血。”他把諾言視若生命,當廠長17載,精力旺盛的他沒有休過一天,工廠是他家,職工是他親人,他像一個慈愛的不知疲倦的長兄一心一意為裝備、為家人鞠躬盡瘁,嘔心瀝血。

時光是造夢的搖籃,更是奮進的號角。進入2011年,永不滿足的張春國以企業家的高瞻遠矚,盯住了卓越績效的管理模式。他深知: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企業向更高更遠發展,必須走企業國際化標準之路。
于是,他與領導班子反復研究,在東海片區海軍9家企事業化工廠中,率先導入卓越績效模式,帶領全體員工以海軍賦予的使命任務為總要求,以海軍軍械裝備發展為牽引,以推進卓越績效模式為抓手,采用全員參與、戰略分析、目標確定、高層決策等方法,經全面梳理、提煉,確定了工廠的使命、愿景和核心價值觀。制定了持續鞏固海軍主戰裝備等一線產品的修理能力和地位,拓展武備、地裝兩翼產品的市場,即“一線兩翼”發展戰略。工廠采用“率、宣、激、考、改、常、和、魂”八字方針,扎實推進卓越績效模式,即率:廠長親率。成立以廠長為組長的卓越績效模式推進領導小組,工廠精選人員組織起一支推行卓越績效的高層團隊,成立卓越績效辦公室。在卓越辦的直接操持下,精心導入、用心實施、精心推進;宣:全員宣貫。采用外培內訓的方式對全員開展卓越績效理念宣貫,每年分別開展自評師、骨干和全員培訓,不斷強化全員的卓越意識;激:機制激潛。制定推行方案,明確了工作職責,優化了激勵機制,激發了員工潛能,使卓越績效模式穩步推進;考:考核推動。以經營業績為依據、以績效目標為導向,建立有效的績效管理系統,實施全員考核,提高了員工參與卓越績效管理的積極性;改:持續改進。建立了完善的卓越績效自評機制,通過對標管理,開展自我診斷,尋找改進空間,持續改進;常:常態長效。將改進成果通過制度固化,率以為常,并不斷優化,確保主線不偏、力度不減,成果鞏固,構建常態;和:和諧共贏。立足實際,將國防事業、工廠發展、員工利益深度融合,使工廠卓越成果惠及五大相關方,追求和諧共贏;魂:文化聚魂。將卓越績效理念與企業文化有機融合升華,用一個人帶動一班人,用一班人帶動一群人,凝心聚魂,打造出“建功軍械、追求卓越”的軍工文化。

↑ 廠領導班子

↑廠長張春國簽名留念

↑ 裝備排故現場
八字方針有如八柄利劍,閃亮在各個方陣之中……
全面推動“一線兩翼”發展戰略,應用聚焦、服務延伸、差異化、登高等戰略,緊貼使命,放眼未來,聚焦打贏,重點考慮股東、顧客、員工等相關方需求,以及競爭對手和標桿的績效水平,制定了 “5+1”長短期總體滾動戰略、目標與規劃;按照總體戰略,制定了業務戰略規劃和8大職能規劃,確保戰略的有效實施和落地,實現工廠和員工共同發展。
重新梳理建立了技術標準17類327個、管理標準18類70個、工作標準3類114個、管理制度63個等標準制度體系,形成了以企業標準為主導,以其他規章制度和文件為支撐的企業標準體系新格局。工廠高度整合多個體系,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了“1+1>2”的系統功能,使整體更為優化,取得了全面系統的卓越績效。工廠充分發揮制度的力量,以嚴格的制度規范管理行為,以科學的體系理順工作關系,以卓越的模式促進效率提高。
在鞏固和擴大軍械裝備維修業務的基礎上,不斷延伸維修服務內容,積極拓展裝備延壽和深度修理,采用遠程保障、伴隨保障等模式,持續擴大維修服務能力和水平。為提高服務質量,快速響應軍械保障需求,建立起“2412”快速保障機制,并采取隨航保障、現場保障、應急技術服務等措施,為部隊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服務保障。
將裝備修理質量視為企業的生命線,以裝備修理一次交驗合格率、工藝紀律執行符合率等指標為質量控制重點,持續堅持質量管理“三不放過”和自檢、互檢、專檢、軍檢等四檢制度,對于質量問題,技術上做到“定位準確,機理清楚,問題復現,措施有效,舉一反三”五歸零;管理上做到“過程清楚,責任明確,措施落實,嚴肅處理,完善規章”。

↑ 海裝副部長高云海和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榕明為工廠頒獎

↑ 技術攻關

↑ 6S現場早會
注重技術創新、知識積累和資源共享,將修理能力建設、裝備修理以及配套產品研制過程中積累的修理工藝、作業標準、診斷指南、等技術積累,發布至工廠的OA網,供內部參考,相關技術推廣至部隊,供官兵共享使用。
完善獎勵辦法,營造創新環境,設立專項資金,引進優秀人才,創新保障模式,提前跟產跟研等方式提升創新能力。形成了國內唯一的11型裝備修理核心技術。裝備大中修和延壽工藝等技術固化,裝備故障診斷指南編制,多項海軍法規、行業修理工藝規程制定,成為工廠的技術成果,主編海軍標準14項。全員的持續創新和知識傳承,凸顯了工廠的特色優勢和競爭力,推動了工廠永續發展。2013年,裝備保障能力建設工程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注重保障人才培養,超前引進關鍵人才、培訓修理人才,超前儲備后繼人才。依據工廠發展戰略制定培訓計劃,明確目標、對象、方式、時間、內容、地點,配置培訓設施,劃撥培訓經費,確保培訓計劃的落實。建立了“345”培訓方式,對高層、中層、基層三層人員,分管理崗、技術崗、經營崗、生產崗四崗,按管理體系運行、技術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密實施、特種設備操作等五類,進行分層、分崗、分類培訓。
培訓方式多樣化,針對軍械裝備修理型號多、技術含量高、故障定位難、修理工序繁、戰技指標嚴等特點。工廠靈活采用院企合作軍民一體,外籍專家廠內培訓,一專多能自我充電,技能比武提升素質等方式開展培訓,滿足裝備保障需求。2014年全廠多能工比例達到80.7%,裝備維修關鍵人才滿足率達到97.1%,培訓滿意度達到98.4%,助級以上職稱占比達到43.5%,為快速、靈活、高效的裝備保障奠定了人才基礎。通過培訓,鍛造了一支技術精湛、作風過硬、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團結協作、追求卓越的優秀隊伍。在完成重大急難險重和部隊的應急保障任務中,發揮了拉得出、修得好、保得上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一聲令下,快速反應,雷厲風行,日夜兼程,軍民一體,合作共贏,經工廠修理的所有裝備在部隊的歷次演習實射中,全部取得了直接命中目標的優異成績,受到了海軍、艦隊各級機關和部隊官兵的好評。
著力打造五星級生產現場,全面開展柔性化管理和目視化管理。通過人員、設備、場地柔性和目視化的靜態管理與動態管理,使現場環境井然有序。僅僅兩年,實現了全廠五個生產車間全國五星級現場全覆蓋。為繼續擴大星級創建成果,2015年,工廠將星級現場創建向服務型現場延伸,在生產經營科倉庫、汽運隊開展星級現場創建活動,以帶動工廠科室的創建活動。
重視群眾性質量改進活動的發展,QC活動、質量信得過班組創建、合理化建議蓬勃發展、全面鋪開。QC活動既有現場型、服務型、管理型,又有創新型、攻關型,選題新穎、類型全面。通過開展QC活動,改進了修理質量、降低了維修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激發了職工潛能、提升了職工素質、改善了現場環境、取得了豐碩成果。2015年,4個QC獲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11個QC成果榮獲浙江省QC發布一等獎,同時,堅持開展質量信得過班組創建活動,2014年,工廠嘗試在國產YL車間的動力組,DD車間的總體組開展創建質量信得過班組活動,并雙雙榮獲得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2015年,3個班組獲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榮譽,12個班組獲浙江省質量信得過班組創建評比一等獎。
大力開發新產品。工廠技術開發部門設計的以增強玻璃纖維塑料(玻璃鋼)為主體材料,上下開蓋式的新型裝備包裝箱,采用目前國內先進的真空袋膜成型和L-RTM成型工藝,成功解決了傳統工藝玻璃鋼包裝箱氣密性差的問題,其中大平面密封技術通過國防專利,受到了使用部隊和科研院所的好評,形成了工廠又一經濟增長點。目前,工廠已形成批量生產多型包裝箱的生產能力,建成了集設計、研制、試驗和批產為一體的生產線。
打造“寧波軍械”品牌效應增強企業知名程度。工廠高層領導全力以赴,配置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積極推進主戰裝備保障的品牌架構建設,采用裝備保障演習、裝備應急搶修、參加技術比武等等,強化全體員工的品牌意識,提升了“寧波軍械”在海軍裝備維修行業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工廠成為同行業的排頭兵,主要產品修理量占行業首位。“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海軍新裝備保障先進單位”、“海軍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等多項榮譽的獲得,提振了工廠追求卓越的高度。
卓越,意味著領先。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扎實推進,4806軍械廠全面進入國家級卓越績效標準模式運作中,且全面開花,碩果累累,“全國卓越績效先進單位”、“全軍質量獎”等一面面重量級的獎牌盡收囊中,并一舉拿下“全國質量獎”。成績獲得的背后是汗水和辛勞,四個春秋如滿弓漲月,人人神經高度緊張,張春國廠長放下了家中的一切全神貫注把脈全局,李一平書記經常關心卓越績效進展情況,卓越辦主任魏亞君事無巨細操碎心思,卓越專家劉成忠專攻弱項難點……全廠上下有如投身戰場生死搏殺。勝利,無不是無私無畏中的執著奮進!

左:五星級生產現場右:“八一”軍企籃球比賽

凡來到4806軍械廠的人無不為花園式的廠區建設叫好,在無處不有的綠化帶中,立著12塊石雕,分別刻著“警、景、境、進、競、勁、精、敬、謹、錦、凈、靜”,每個字都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內涵。“建工軍械,追求卓越”是4806軍械廠的企業精神。工廠的企業文化追求中歷經了“雛形期、完善期、升華期”三個階段,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感和軍工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明確了“為海軍提供優質快速的軍械裝備保障”的使命;“建設成為海軍領先的軍械保障企業”的愿景;工廠將建廠54年來創建、發展和傳承的豐富結果,提煉成“親業、苦博、保軍、效國”的核心價值觀。編制了《員工手冊》、《保密手冊》、《企業文化手冊》等12冊企業文化系列叢書。
張春國廠長大力鼓勵支持一線車間針對自身維修產品特點,展開亞文化建設,各車間分別提煉出了“引領海軍國產水中裝備全壽命保障”的“虎鯊”文化;“為海軍地面裝備提供優質快速修理服務”的“海鷗”文化;“為海軍引進裝備保駕護航”的“化蝶”文化;“優質、快速、高效保障海軍反艦、艦空裝備”的“大雁”文化;“為海軍水面艦艇特裝裝備提供優質高效保障”的“飛魚”文化。在廣播、板報、《海工信息》、OA網、電子顯示屏上大力宣貫,工廠通過燈箱文化、桁車文化、地面文化、石頭文化、工廠廠歌等,無不浸潤著企業文化的先進性,凈化了軍工的靈魂。豐富文化體系,營造了文化處處有落地,人人有格言的濃郁文化氛圍,激發了“干軍工事業光榮,保海軍裝備神圣”的工作熱情,真正步入以精英團隊打造卓越企業,以卓越企業培樹優秀員工,以優秀員工創造顯著績效,以顯著績效推進持續發展的良性大氣勢。
堅持以人為本、工廠把員工滿意度列入十大戰略目標。為職工建造260套經濟適用房,讓員工人人有房;每年為員工進行一次全面體檢;為在職、離退休員工辦理醫療互助保險;新建138個車位的員工停車場;開展離退休員工年度重陽節慰問和新春團拜活動;新建2146平方米職工餐廳;改造50套單身宿舍;建造塑膠籃球場、田徑跑道、羽毛球場。為員工提供購房補貼、單身公寓、健康體檢、醫療互助、消暑降溫、免費工作餐、交通補貼、節日禮品、上下班交通車等福利,有力調動了員工參與工廠全面建設的積極性,既留住了人才,又為工廠的持續發展增添了后勁。
工廠十分注重社會責任的履行,把行業發展、國防建設作為公益支持的重點。通過承辦行業會議、援建、共建基層部隊文化設施、常年與部隊合作培養軍地一體化人才等項目支持國防建設;通過慰問社區、支持教育、參與互幫互學等活動,熱心公益,奉獻愛心,彰顯企業核心價值;通過確立“預防污染,綠色軍械”的環境理念和“以人為本,實現雙贏”職業健康理念,建立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三標一體管理體系,確保工廠履行社會責任,保護生態環境,關愛員工健康。
張春國廠長不無感慨地對記者說:“文化是心靈的滋潤,我們工廠的企業文化之所以這樣深入人心,最關鍵的是用辦實事、解難題、送實惠等實實在在的載體為職工助精、助氣、助神,使職工在接受這些精氣神兒中與企業生死相依,為海軍裝備保障奉獻至誠。”
山高人為峰,海闊鷗自翔。在以張春國為首的領導班子的親力親為下,全廠員工以卓越速度,豪情四射,無堅不摧。5年間,新裝備修理線由12條增加至23條,固定資產由1.96億增加至4億,人均年收入由6.5萬增加至10.78萬,連續五年A級企業;土地面積由10.5萬平方米增加到16萬平方米,增加52%,綠化面積由4.3萬平方米增加到5.2萬平方米,人均150 平方米,2008年進廠職工人手一套住房,新進廠大學生每人一套單身公寓;建成新數字化廠房、新運動場、新大門、新食堂、新圖書館和文化展廳等五新工程;榮獲2012全軍質量獎,2013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014海軍質量管理先進企業,2014全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并于今年一舉拿下中國企業最高榮譽“全國質量獎”。
這是卓越的超凡之力,更是卓越的奇彩華章。
東海之濱,一條卓越奔騰的巨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