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倫
【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電力生產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發展來說,電力行業的不斷發展是我國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必要基礎和前提,而對于電廠機電設備的運行來說,電廠機電設備的檢修則是保證電廠生產和穩定的基本前提。在我國傳統的電廠機電設備檢修方式中,由于機電設備故障的不確定性,往往會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費,且效率較低,為此就必須對機電設備優化檢修在電廠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機電設備;優化檢修;電廠;優化應用
0 前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社會對于電力的消耗和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就使得我國電力的安全穩定運行面臨巨大挑戰,新的發展環境下,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為我國電力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隨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電力的需求也不斷提高,這就使得電廠設備的運行經常處于超負荷狀態,一點出現問題,傳統的檢修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一旦電廠機電設備出現問題,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隨著電力行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機電設備檢修已經難以適應日益發展的電力需求,為此就必須通過不斷地探索和研究找到電廠優化機電設備檢修的新的檢修模式,從而提高電廠機電設備檢修效率,保證電廠機電設備的可靠運行。
1 我國電廠機電設備維護的現狀
電力作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對于國家的生產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而為了維護電廠的正常運轉,對電廠機電設備的機電維護就顯得格外重要。而在我國電廠的傳統維護中,不管是技術還是方法都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加之許多電廠超負荷運轉,使得機電設備長期處于高損耗狀態,然而許多電廠對于進行生產運行的機電設備檢修的重視度不夠,就為電廠的正常生產和生產效率的提高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同時還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具體來說,我國電廠對于機電設備的檢修經歷了事故檢修、計劃檢修以及狀態檢修等階段,現如今大多數電廠已經實行從事故檢修過渡到了計劃檢修模式,在日常的運行中對機電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發生事故時進行維護性檢查,而隨著我國電廠機電設備檢修的不斷發展,定期檢查已經成為我國電廠機電設備檢修的常態。
2 電廠機電設備檢修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科學性的手段
現如今,在我國的電廠機電設備檢修中,計劃檢修已經成為主要的檢修模式。雖然計劃檢修改變了以往傳統檢修模式的保守性,減少了資源的浪費,但計劃檢修的模式也存在較大的科學性不足。之所以說科學性不足是因為現如今電廠的機電設備的安裝往往是不需要拆除就可以進行檢修,在檢修的時候往往進行一定的調試就可以完成,但計劃檢修不適用于大型的設備檢修,所以計劃檢修就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2.2 缺乏經濟性的方法
計劃檢修雖然比傳統的檢修模式節省資源且更加高效,但是計劃檢修的模式相對更加固定,這就使得其經濟上存在較大的弊端,在進行計劃檢修的時候勢必造成極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另一方面,經常性對設備進行拆卸更是對電廠的機電設備壽命產生了一定的損害,因而計劃性檢修從經濟的角度來說,不是一個最優的電廠機電設備檢修方法。
2.3 缺乏檢修的持續性
在電廠進行機電設備檢修的時候往往缺乏一定的固定性,為了檢修的正常開展必須將生產與維護相協調,并且在進行電廠機電檢修的時候很難保證連續性,這就為機電檢修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問題。
3 電廠機電設備優化檢修的應用
對電廠機電設備進行優化檢修主要由三大系統構成,其分別是:設備檢測系統、運行監測系統以及設備綜合管理系統。所謂設備檢測系統是指利用自動化的設備進行實時性和連續性的檢測,從而保證電廠的機電設備在運行的時候運行參數被全天候記錄,出現故障的時候就能夠從參數的異常中找到問題并及時解決,這就大大節約了時間以及人力物力,保證了電廠機電設備的維護效率;所謂運行監測系統是指通過仿人腦的系統對電廠機電設備發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決策,從而實現對檢修人員的工作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保證了檢修的工作效率;設備綜合管理系統則是建立一體化的生產過程,對設備狀況、人力物力進行管理,這就使得電廠機電設備檢修變得更為便捷。
3.1 優化檢修理論
所謂優化檢修理論是指根據電廠發電的實際情況對電廠機電設備進行充分的了解,并通過靈活選擇多樣的檢修方式對電廠機電設備進行檢修,也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特殊問題特殊對待,從而保證電廠機電設備檢修的針對性。這種檢修方式是對傳統檢修方法的一個補充,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全面性。
3.2 設備點檢與設備定檢
設備點檢是對電廠設備進行科學化管理的方法,其主要利用專用儀器,按照定點、定期、定方法等流程對設備進行管理和檢驗,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對設備的全面檢查加強對于設備的了解,進而進行評比量化。電廠設備的點檢是對于日常崗位、專業點檢、點檢員、技術診斷的管理以及綜合性能的測試等進行的,點檢的運用極大程度上保證了電廠機電設備的健康運轉,更保證了對于設備檢修的安全管理。
3.3 點檢定修制
所謂點檢定修制就是發電廠在機電設備維護中以點檢為核心,通過設備分類評級對設備進行狀態和風險評估,從而對設備檢修成本,運行管理等方面進行全程管理。在點檢、運行以及檢修三者之間,點檢處于核心地位,其保證設備的可靠性實現優化管理和協調的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是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得以發展的基本保障,為了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就必須對電廠的機電設備進行檢修,保證電廠的 穩定運行。然而,傳統的檢修方法往往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使得在電廠機電設備遇到故障的時候難以在很短時間內恢復運行,為了保證電廠生產效率的提高就必須找到優化電廠機電設備檢修的新方法。而隨著自動化的控制以及綜合管理等技術的運用,電廠機電設備檢修得以優化,極大的優化了檢修模式和檢修效率,保證了電廠機電設備的穩定運行,為我國電力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崔昌全.關于機電設備優化檢修在電廠中的應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3,18:105-106.
[2]韋電.關于機電設備優化檢修在電廠中的應用分析[J].河南科技,2014,11:143.
[3]徐昌.機電設備優化檢修在電廠中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4,11:93-94.
[4]徐大革,高峰.優化檢修在發電企業生產中的應用[J].硅谷,2015,02:135-136.
[5]史進淵,楊宇,危奇,陳端雨,欒廣富.火電廠主設備狀態檢修技術的研究[J].動力工程,2002,06:2011-2014+2039.
[6]楊俊保,鄧敏.點檢在發電企業設備檢修中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08,02:145-148.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