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長耀
格林郵船大樓位于中山東一路28號(北京東路2號)又名藍煙囪輪船公司大樓、怡泰大樓、正金大樓、廣播大樓。因大樓沿外灘的寬度較窄,所以正門開在北京路上,西面另有邊門。
此地原為德商禪臣洋行的產業。1868年,德資禪臣洋行購得這塊土地,建造其在上海的第二幢樓房(第一幢在江西路,1856年)。該樓是一幢七開間的兩層外廊式磚木結構樓房,門牌為外灘28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戰敗,位于北京路外灘的禪臣產業被英資怡泰公司(格林郵船公司)收購,隨即進行改建。
格林郵船大樓由英商怡泰公司投資興建,公和洋行設計,1920年3月動工興建,1922年3月落成。該大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高7層,高27.5米,占地1751平方米,造型采取英國新古典派文藝復興樣式。
大樓地面和外墻采用大塊花崗石砌成,勾縫很深,顯得厚實,充滿力度美。屋頂采用山岳式的四方高臺建筑,增加了視覺的高度。券形花環、花飾頂的月洞形大門兩側各樹1根花崗石圓柱。進口處有黑白大理石地坪。左右共安裝13只鋼窗。邊門也同樣是月洞形,線條柔和。二樓有4座挑出式陽臺,兩長兩短。三樓有半斗形窗欞的室外陽臺,鑄鐵欄桿。門面和外墻有花環、花帶等建筑裝飾,典雅華麗。主樓梯從一層到七層都用大理石鋪成,富麗堂皇。七層上有城堡式塔樓。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大樓被日軍強占,底層為日本正金銀行使用??箲饎倮?,一度為美軍使用。沿外灘的底層是美國新聞處閱覽室。新中國成立后為中蘇友好閱覽室。
1950年,怡泰公司因業務萎縮而撤離中國。1951年3月,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遷入,大樓改稱廣播大樓。領導機關和采編人員均在此辦公。1952年9月,在這里建成當時為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比較先進的播控中心。這個中心擁有9套廣播業務用房,16個大小不等的播音室。中心配有立體聲轉播設備,其功能在全國居領先地位。1996年10月上海廣播電臺遷到在虹橋新建的廣播電臺大樓。同年11月20日,上海外灘建筑群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這座建筑成為中國人民銀行上海清算所的辦公大樓。
欄目主持人: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