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劉新月(吉林省騰翼安全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 132001)
非傳統安全視角下我國石油安全的特征與風險分析
王鵬,劉新月
(吉林省騰翼安全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吉林吉林132001)
摘要: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全世界經濟一體化,對人類安全造成威脅的因素已經由傳統的戰爭等因素轉化為經濟、文化、生態、環境以及信息等非傳統的安全因素,資源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生態安全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普遍性問題。本文主要對非傳統安全問題的時代特征、產生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科學對策進行討論,探討出解決我國石油安全問題的有效對策,保證我國石油開采安全,為我國石油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關鍵詞:非安全視角;石油安全;特征;風險
現階段,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石油安全已經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的重要公共安全問題之一,從我國對石油的需求來看,我國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石油資源的支持,而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石油存儲量已不能滿足國家經濟發展的需求,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帶來石油供給的安全風險問題。為了我國能夠長期的、穩定的獲得石油資源,目前必須提出一套構建我國石油安全體系的有效措施。石油安全包含兩層含義,即不石油資源長期、穩定供應的問題;石油供應的價格問題。如果我國出現石油短缺現象,會引發一系列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國家社會秩序會難以保證,從而出現安全問題。所以,現代社會發展必須加強非傳統安全視角下的石油安全特征和風險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非傳統安全的視角,是一種不引發社會沖突的視角,它包含不引發戰爭的視角、不引發政治問題的視角、不引發文化對立的視角等。目前全球的經濟發展趨勢為全球區域式的經濟發展趨勢,即區域的經濟發展特色化,而區域與區域之間經濟依賴較深刻。石油是一個國家、一片區域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如果獲取石油的方式不當,我國可能和區它區域的國家產生各種沖突,那么我國經濟將難以持續發展,安全問題難以保證。為此,即使我國出現石油資源短缺現象,但是我國還是要立足于非傳統安全的視角解決石油安全問題。我國要用特殊的方法獲取石油資源,而不能將目前的石油安全隱患問題擴大化。以此為前提,我國必須保證石油安全,才能為社會穩定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從非傳統安全視角出發,加強石油安全研究,發現石油安全具有普遍性、持續性以及復雜性的特征。
(1)普遍性特征。石油安全是一個普通的能源問題和經濟問題,但由于石油是我國重要的動力能源之一,我國的運輸業、工業、化工業、農業等產業均需要石油資源。如果石油資源一旦停止供應,我國的經濟產業將會停滯發展。經濟停止發展將會讓我國的社會矛盾變得突出,我國會因為經濟問題、社會問題變得秩序失控,從而產生安全問題。石油本身的安全特征變成影響社會公安安全問題的主要問題之一。
(2)持續性特征。由于上個世紀我國的石油資源開發過度,并且我國的石油資源未被有效的利用,因此造成這個世紀我國的石油短缺的問題。我國部分富石油地區,現在石油資源已經開發貽盡。作為不可再生性能源,我國石油的儲量是有限的,不合理開采石油、浪費石油都不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雖然,截止目前為止人類已經充分意識到石油能源的重要性,一直嘗試開發新的資源代替石油資源,但是,目前新的再生資源只能在某些應用領域內替代石油的作用,而不能全面替代石油的作用。我國現在還未尋找出可全面替代石油資源的再生能源。由此可以看到,石油安全問題不僅是我國現在要面臨的問題,更是持續要面臨的問題。
(3)復雜性特征。目前,我國只能預估出石油資源短缺可能會帶來的安全問題,而不能預估出更多的安全問題。客觀上整個世界經濟產生的波動,石油供給產生波動都會對我國石油安全造成不利的影響作用。在某些情況下,對我國石油安全造成影響和利益上爭端問題的,不利于我國穩定社會的構建。我們不能完全預估石油安全問題帶來的嚴重后果,不能全面做好安全問題預防工作,這也對我們開展石油安全工作提供了一定的難度。
(1)實現石油進口來源地的多元化。我國的石油目前國度依靠中東進口,這是第一個需要面臨的安全問題,為了降低石油資源帶來的安全風險,我國必須實現石油進口來源地的多元化,未來我國石油進口國可以向非洲、俄羅斯以及歐中南美等地發展。我國未向這類國家進口石油資源,主要的原因為這類國家目前長期陷于宗教戰爭、政治戰爭中,我國不希望為了獲取石油資源而帶來其它的安全問題。但是必須要看到,如果目前我國的石油供給被切斷,我國立刻會出現更嚴重的安全問題。如果能夠妥善的處理與這些國家的關系,只致力于石油貿易中,就能夠避免這些國家帶來的安全問題,并且解決我國現有的石油進口渠道單一的問題。假如能夠讓石油貿易渠道多元化,未來我國的某個石油貿易渠道出現問題時就可以快速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石油資源,避免我國社會生產鏈斷開,為我國社會穩定發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2)建立完善的石油儲備安全體系。國家在進行能源中長期規劃過程中,應該將構建石油儲備安全體系作為重要內容,我國要以八十年代,無規劃的利用石油資源為教訓,作好石油資源的規劃與儲備工作。作好石油問題的布局,可為石油行業的穩定、長遠發展提供充分的保障。根據國外優秀經驗,建立完善的石油安全儲備體系是可行的,政府出資建立石油安全管理體系,在管理上實現統一管理,明確劃分職責,明確政府和企業各自的責任和權利的關系,科學調控和調度石油儲備資源,避免石油資源的浪費和不合理開發情況的出現,對石油供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作出迅速的反應。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對非傳統視角下的石油安全特征和風險進行分析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石油安全特征出發,探討相應的風險管理對策,加強石油風險管理,可以為石油行業進一步發展提供充分的動力支持,也可以為構建穩定社會提供充分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楊力行.非傳統安全視角下我國石油安全的特征與風險分析[J].安全與環境工程,2010,17(3):107-110.
[2]寇明靈.基于石油安全的石油工程風險管理研究[J].經濟視野,2014,(20):416-416.
[3]楊宇.全球石油資源開發利用格局演變與中國海外石油合作模式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2013.
[4]王強.我國石油進口來源安全體系中的伊朗研究——基于PSR框架下的評價[D].西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