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婷,牛若鈴,詹文娟,于紅梅
(浙江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浙江 金華321004)
歐美、日本等地區和國家對農業結構關注的焦點主要是農場,從農場角度著手分析農業結構[1-2];前蘇聯等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則將農產品作為農業生產的焦點[3]。農業產業結構是指農業內部各部門(即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副業)占農業生產總值的比例及內在關系[4]。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穩定性及功能發揮受多種因素制約,并且涉及面較廣,因此制定的政策需及時調整,逐步完善。目前,常用的農業產業結構分析方法有投入產出法、一般均衡分析法、經濟計量模型等。灰色系統理論主要是研究系統模型構建不清晰、信息模糊、機制運行不明確這類系統的建模、預測和決策等[5]。基于農業產業結構的復雜性,筆者認為使用灰色系統理論研究農業產業結構切實可行。
作為灰色系統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灰色關聯分析是指對一個系統發展變化態勢的定量描述和比較,其基本思想是通過確定參考數據列和若干個比較數據列的幾何形狀相似程度來判斷其聯系是否緊密,他反映了曲線間的關聯程度。曲線越接近,關聯度越大,反之,關聯度越小[6]。常用的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有無量綱化處理、關聯系數計算和求解關聯度。在計算灰色關聯度過程中,分辨系數ρ 值對關聯度結果的影響較大,常見的文獻中ρ∈[0,1],并且ρ 的取值是固定的,而一些研究者認為ρ 的取值是動態的[7-11]。
研究以浙江省為例,運用灰色關聯度法分析該省1997~2011年間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變化,并根據分析結果為浙江省未來農業產業結構的合理優化提供科學依據。為了使計算結果有參考和比較的依據,將先對浙江省15年來總的農業結構進行計算,然后把1997~2011年分成3個階段分別計算。在計算過程中,為了使計算結果更為可靠、準確,將使用動態的分辨系數進行計算。
首先,確定反映系統行為特征的參考序列和影響系統特征行為的比較序列。數據量綱受系統中各因素的制約,不便于比較。因此,在進行分析時,要進行數據的標準化處理。
設X1,X2,…XN為N個因素,反映因素變化的時間序列為X0(t),X1(t),X2(t),…XN(t),t=1,2,…,N,其中X0(t)為參考序列,X1(t),X2(t),…,XN(t)為比較序列。
參考序列X0(t),比較序列Xi(t),先對原始數據均值化,并進行無量綱處理,計算x0(t)、xi(t)的絕對差值[12],見公式(1)。

關聯系數ξ 是反映第i個比較數列xi與參考數列x0在第t 期的關聯程度,其計算公式件公式(2)。

式中,Δmax和Δmin分別為最大差值與最小差值;ρ為分辨系數,在(0,1)內取值,ρ 越大,關聯系數間差異越小,ρ 越小,各因子對關聯度影響越小[13]。分辨系數的判定見公式(4)。Δv為所有差值絕對值的均值[14]。


關聯度是各子序列與母序列各個時刻關聯系數的平均值,計算公式見公式(5)。

農業、林業、牧業、漁業以及服務業產值共同構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于服務業在2003年之后才納入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本文選取的是1997~2011年間農業產業結構情況,沒有將服務業考慮在內。
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隨年份變化的序列(X0)為參考序列,設比較序列為:農業總產值(X1)、林業總產值(X2)、牧業總產值(X3)、漁業總產值(X4)。根據統計年鑒資料[15],如表1 所示。

表1 1997~2011年浙江省農業產業各指標序列的原始值(億元)
2.2.1 原始數據無量綱化 研究將1997~2011年這15年分為A、B 和C 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為5年,即A為1997~2001年、B 為2002~2006年、C 為2007~2011年;其中,A、B、C 3個時期的初值分別為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數據。根據初值化方法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處理,即A 時期初始值為1998~2001年各自的X0、X1、X2、X3、X4的值除以1997年的初值X0、X1、X2、X3、X4所 對 應 的 值,B、C 時 期 以2002年 和2007年所對應的數據為初值,計算方法同A 時期一樣。這樣不僅能得到浙江省農業結構在較長時間內整體情況,也能得到一定時期內農業結構的情況,因此得到計算的初始值如表2 所示。

表2 各個時期內浙江省農業產業的初始值
2.2.2 關聯系數計算 按公式(1)計算參考序列與比較序列在各個時期的絕對值Δ0i(t),如表3。

表3 各個時期內浙江農業產值絕對差值
由絕對差值得到各個時期的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根據公式(3)計算各個時期的Δv,把Δv和Δmax帶入公式(4)計算分辨系數ρ,如表4 所示。
把表4 中得到的各個時期的最大差值、最小差值及ρ 帶入公式(2),得到關聯系數ξ0i,結果如表5。
2.2.3 灰色關聯度計算 由各個時期的關聯系數ξ0i,據公式(5)求出各個時期的灰色關聯度(γi),結果如表6 所示。
2.2.4 浙江省農業結構灰色關聯度分析結果 根據灰色關聯度計算結果可知,從1997~2011年15 a 間的三個時期(即A、B 和C 三個時期)的計算結果顯示,對農業總產值影響最大的均是是農業產值,在A 和B時期內,林業次之,最后是牧業和林業;而在C 時期內,漁業次之,最后是林業和牧業。

表4 各個時期內浙江農業產值關聯系數計算所需參數

表5 各個時期內浙江農業產值關聯系數計算

表6 各個時期內浙江農業產值灰色關聯度計算
從表6 的計算結果來看,在3個時期內,農業總產值均受農業產值的影響較大;在A 和B 時期內,林業的影響次之,再是牧業和漁業;而在C 時期內,漁業的影響次之,再是林業和牧業。
由圖1 可知,農業總產值中農業產值所占的比重最大,漁業和牧業次之,林業占的比重始終較小;但在1997~2011年這15 a 間,農業、牧業及漁業所占的比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動。以農業為例,1998年農業所占的比重達到52%,在15 a 間比重最大,但在隨后幾年,其比重呈下降趨勢,至2004年降低到44.5%,為15 a 間比重最小;之后8 a 中有兩次極大和極小值點。漁業和牧業雖然波動沒有如此頻繁,但也分別有兩次上升、兩次下降。與此相反,農業總產值中林業的比重沒有出現較大波動。

圖1 浙江省各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
由A、B、C 3個時期的灰色關聯度分析結果來看,在A 和B 時期,浙江省農業產業結構基本按照各產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排序,即農業產值最大,林業次之,漁業最低,牧業產值比漁業稍高;C 時期,漁業關聯度最大,這也可在圖1 中找到合理的解釋,即2006年以來,漁業表現出迅猛增長的勢頭,而其他產業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動。以上分析說明,各產業穩步上升時,其關聯度結果會很大。
浙江省1997~2011年間農業各產業間的灰色關聯度規律表明,相對穩定的林業產值的灰色關聯度計算結果最大,而存在不同程度波動的農業、牧業及漁業的關聯度計算結果基本按照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順序排列,即農業>牧業>漁業。以上分析說明,各產業相對穩定時,其關聯度結果也會很大。
研究中的某些數據并不符合上述規律,例如A 時期,漁業占總產值的比重也是較快的上升,但其關聯度卻不大;而在B 時期,林業占總產值的比重很穩定,但其關聯度結果同樣不大,這需要進一步分析研究。
[1]Ronald D K,Penn JB,William T B.Agricultural and food policy[M].London:Pearson Higher,1995.
[2]石黑重明,川口諦.日本農業結構與發展方向[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3]鮑爾金.蘇聯現階段的農業經濟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5.
[4]秦其明.關于農業產業結構的概念[J].農業經濟問題,1981,(8):50-53.
[5]劉思峰.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6]袁嘉祖.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
[7]申卯興,薛西鋒,張小水.灰色關聯分析中分辨系數的選取[J].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4(1):68-70.
[8]劉 楠.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農業經濟發展的灰色關聯度分析——以黑龍江省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4):7597-7598,7622.
[9]陳小霞,黃桐城.舟山農業產業結構的灰色關聯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31):9849-9850.
[10]王樹濤,李新旺,門明新,等.基于改進灰色關聯度法的河北省糧食波動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2011,44(1):176-184.
[11]東亞斌,段志善.灰色關聯度分辨系數的一種新的確定方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40(4):589-592.
[12]CaiY J.Investigation into and consid-erations on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inZhe-jiang[A].ResearchonZhejiangagriculturaldevelopment inthenew century[C].Beijing:China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 Press,2000.
[13]嚴力蛟,朱順富.農業可持續發展概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14]呂 鋒.灰色系統關聯度之分辨系數的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7,(6):49-54.
[15]中國統計局.浙江省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