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娟
(宜興 214221)
紫砂壺藝自明、清以來,與我國的傳統文化相融合,共同發展。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不斷變化,紫砂壺藝也在不斷地發展演化。紫砂壺的裝飾往往蘊涵著中華民族永恒的精神內涵,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按照美的形式法則進行的審美創造,表達了人們驅除邪惡、災害,追求吉祥、幸福,希望健康、長壽、興旺、發達等美好愿望,其表達的主題滲入紫砂壺的造型和裝飾設計中,所蘊涵的希望和祝福均帶有理想的色彩。一方面,紫砂壺藝術反映了裝飾至善至美的本質;另一方面,紫砂壺藝作為一門藝術的發展,它的裝飾以極大的時空跨度和極盡豐富的形象形態,展現著中國傳統的吉祥紋樣和吉祥器物。此外,由于人們審美心理在不斷改變,紫砂壺裝飾的紋樣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現以這款紫砂“冰梅套壺”為例(見圖1),試從冰梅紋裝飾圖案的角度窺探中國人的審美心理。
圖1 冰梅套壺
紫砂“冰梅套壺”造型端正,古樸的韻味深入此壺的骨髓,工藝極為獨到精湛。絕美的韻味自然流露于壺體上,每一根線條的銜接都至極完美,容不得半點的疏忽。此壺的韻味在于壺身優美的線條,上窄下寬,上下的線條十分流暢,符合了中國民間所注重的整體和辨證性,強調事物間的普遍聯系,主張和諧美、自然美的統一等思想。從壺把到壺流的線條順暢如流、遒勁有力,經典的三彎流壺嘴曲折向上,噴薄而出、氣勢雄渾。壺蓋平,壺鈕塑成拱橋型,形狀、大小均與全器配合得恰到好處。東方人在思維方式上注重綜合的考慮,帶有領悟、神秘性和求同性的特點。“天人合一”、“至和達到”,求內在統一和顧全大局的思想在紫砂“冰梅套壺”的整體造型上充分得到了體現。
從美學藝術角度講,抽象化的冰梅紋設計也為紫砂“冰梅套壺”增添了光輝的一筆。此外,為此壺設計了一個壺托,使得整器的放置穩穩當當,并起到防止壺器底部被弄臟的作用。
與紫砂收藏市場最多見的景觀、自然、書畫造型的紫砂茶壺花貨相比,冰梅紋裝飾的紫砂壺被業界人士看為是紫砂壺花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紫砂“冰梅套壺”的蓋面、壺腹側面以及壺托側面以泥彩裝飾成梅花圖案,看上去更顯雍容華貴、艷麗多姿,泛出一種流光溢彩的別樣美麗。有的人認為冰梅紋裝飾的紫砂壺雖然是紫砂的一種,但總不如紫砂本色,因為紫砂本色自然樸實無華,它的色澤和表面肌理質感對于喜愛紫砂的人更有一種感情上的親和力。但紫砂壺器無論運用哪種裝飾手法,只要它既具備實用性,又能滿足人們的審美心理,它就是一把好壺。當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比較高,崇尚艷麗多姿的形態美,紫砂“冰梅套壺”的冰梅紋美麗而不庸俗,清新而見色彩,能滿足當代人追求富貴和繁華的心理。
紫砂“冰梅套壺”流光溢彩的別樣冰梅紋不但令人賞心悅目,還具有獨特的文化寓意。冰梅紋的原型是梅花,梅花又名“五福花”,它是中國傳統的名花,象征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梅花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為它贊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與蘭、竹、菊并稱為“四君子”。中國歷代文人志士愛梅、頌梅者極多,梅花以它的堅貞不渝、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花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自古以來,人們都贊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獨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的美。所以,它象征高潔、堅強的人。梅花品格高尚、鐵骨錚錚,它不怕天寒地凍,不畏冰襲雪侵,不懼霜刀風險,不屈不撓,昂首怒放,獨具風采。人們見到紫砂“冰梅套壺”的冰梅紋,便會受到壺器堅強、剛正和高潔氣質的熏陶與激勵。
紫砂壺是用得天獨厚的五色土制成的,歷代藝人以大自然為創作源泉,吸收了其它傳統藝術的造型風格,辛勤探究、揣摩,并精心設計了造型各異、不計其數的陶瓷器皿,孕育了紫砂壺藝獨特的風格和內涵。紫砂藝術應包含很深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應把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氣魄融匯于作品中,形成一種內在的生命力。尤其在現在日趨發展的社會里,我們在壺藝創作時應注重壺藝造型的設計理念,更應注重紫砂藝術的內在美。就像這款紫砂“冰梅套壺”,它不但實用,它的冰梅紋裝飾以及所蘊含的意義更讓人難以忘懷。
[1]胡付照.紫砂壺藝術設計審美論[J].江南大學學報.2010(05):126-128.
[2]劉樂君,李莉.探討康熙時期冰梅紋的裝飾特征[J].景德鎮陶瓷.2014(04):J0025-J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