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云峰
(宜興 214221)
“漢云壺”是紫砂壺中比較具有另類特色的器型,其造型周正嚴謹,氣勢穩重挺秀,壺體曲線流暢、變化合度,器型章法純正,做工精湛,富有古樸典雅的藝術魅力。現以紫砂“漢云壺”為例(見圖1),談談紫砂光貨的藝術魅力。
圖1 漢云壺
紫砂光貨壺是以宜興日用陶瓷器為母體,借鑒融合而來的,自宋代問世以來,歷經元、明、清、民國時期的發展,經過紫砂藝人們的開掘、淘洗、提煉后,壺藝漸趨精湛,并造就了一大批如供春、時大彬、楊彭年、陳鳴遠、邵大亨、程壽珍、顧景舟等藝術大師,使美輪美奐的紫砂光素器展現在人們面前,為世人所矚目。光貨壺的造型之所以倍受世人矚目,原因是紫砂光貨骨肉亭勻、比例恰當、轉折圓潤、雋永耐看,顯示一種活潑柔順的線條美感。恰如此款紫砂“漢云壺”的壺身光素無紋,純以造型的優美取勝。“漢云壺”整器以圓形線條為主,束頸,折腹外鼓;肩部凹進線條,延伸至壺嘴,與把手在視覺上保持了平衡;上小下大的兩個傾斜塊面突出中間線條的優美,使之過渡到壺嘴上成為陰陽分割之界,連接到壺把上端下沿,充分體現線的美感,使整個造型簡練而又挺拔,挺健舒展而穩定,曲折中富有變化,柔美中帶有勁韌,老辣干練,蔚然可觀。
“漢云壺”做工精細,平底起棱,呈圈足狀,穩重又大氣;一彎壺嘴略長,出水流暢;敞口、平沿;壺蓋下鑲進壺身,壺蓋合閉后,蓋面與口沿相齊,嚴絲合縫;壺把呈變形螭龍形,線條方圓結合,硬朗之中透露出絲絲柔氣,上部平直,把握舒適。
紫砂“漢云壺”最具藝術成就與創造力的地方,是它純以造型和線條來表現壺器的藝術美感,體現了光貨壺的造型功力和審美情趣。此壺的靈秀在于線與線、線與面之間形成跌宕起伏的節奏,就像高山流水般韻律優雅而激昂。此壺造型的簡練、用線的流暢,以及材質的古樸素淡,使人賞心悅目。為了不使紫砂壺器淪為一般的釉陶,紫砂“漢云壺”的表面是不施釉的,使其達到“光能照面的藝術效果”,這也是此壺的得意之處。
紫砂“漢云壺”整器敦龐周正,猶如謙謙君子,力蘊內中,壺頸淡化,溫婉流長,整器經由行云流水的線條之美呈現出一種柔而不弱的意境。“行云流水”般的感覺,蘊含著中國人崇尚的意境美。大自然的流水給人的感覺是柔弱無比、純清似初、不含纖塵、隨意自在、率性而為,不勉強、不變態,一心向下。水可洗滌萬物,蘊育萬物,滋長生命。水無私奉獻,隨形所化,上天入地,流淌世間,無欲無求,執著不懈。圣人在觀盡了天地萬物之后,得出個結論:“道可道,非常道”,但在了解了水的特性后,又說了一句千古名言:“大道似水”,當把它放到生活中時,又補充了一句“上善若水”。雖然宇宙之大道非常的神奇,世人很難把握,可是你若真正了解了水,便離大道不遠了。你要不知道如何做人,照水那樣去為人處事,也就能稱得上一個大善人了。真正的智者一定是如行云流水一般順其自然,自然而然,隨緣化境,永遠明凈如一,留存自我。紫砂“漢云壺”蘊含著行云流水般的智慧,用心體會,才能領悟其中的真諦。
歸根到底,紫砂光貨美就美在光身素器,古典大方、樸實無華、自然素雅、實用把玩、簡潔明了,只有心靈的領悟才能有更深層次的藝術感受,只有沉湎于這種感受中才能領悟人壺一體的真諦。就像這款紫砂“漢云壺”,只有將它的造型、線條與實用結合起來,才能領悟出它的主題思想與精神內涵,領悟到制作此壺的獨特個性和見地,才能最終在紫砂“漢云壺”的形體中體會行云流水般的智慧。
[1]黃耀東.淺析紫砂“圓珠壺”的藝術美[J].江蘇陶瓷.2013(05):69.
[2]李世軍.超脫寧靜,淡處知音[D].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05):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