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明等
摘 要:基于時間運行(Time-Based Operation,TiBO)技術為通信導航監視/空中交通管理(CNS/ATM)技術實現的基礎。該文在CNS/ATM運行路線圖的基礎上,介紹了TiBO技術的概念,并對TiBO技術的實現進行了探究,提出了一種實現方案,并介紹了TiBO實現方案的運行流程圖。同時,對TiBO技術的下一步發展基于航跡運行(Trajectory based Operations,TBO)進行了分析。TiBO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初始四維導航(Initial 4D, I4D),可以為民用航空提供更加準時、安全的航空運輸、更高的飛行效率、更多的飛行容量以及更好的環境適應性。
關鍵詞:CNS/ATM 基于時間運行 初始四維導航 民用航空
中圖分類號:V35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7(a)-0111-02
ICAO基于對未來空中交通流量增長和應用需求的預測,提出CNS/ATM的概念,在飛機、空間和地面設施三個環境中利用由衛星和數字信息提供的先進通信(C)、導航(N)和監視(S)技術,以解決現行航行系統在未來航空運輸中的安全、容量和效率不足問題。CNS/ATM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系統,也是空中平臺和地面基礎平臺完整統一的系統。
目前CNS/ATM技術的研究主要由歐洲單一天空實施計劃(SESAR)和FAA下一代航空運輸系統(NextGen)開展。空客,波音以及一些主要的航電系統供應商(例如法國Thales和美國Honeywell)是主要的設備和系統研究及開發實體。根據SESAR和NextGen的開發計劃,CNS/ATM實施的第一個步驟為TiBO。為實現TiBO需要同時具備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發送/接收(ADS-B OUT/IN)、所需到達時間(RTA)、數據鏈(DATALINK)、所需導航性能(RNP)等多項技術。
1 基于時間運行技術概述
根據SESAR的開發計劃,CNS/ATM實施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步驟1,基于時間運行(Time based Operations,TiBO);
步驟2,基于航跡運行(Trajectory based Operations,TBO);
步驟3,基于性能運行(Performance based Operations,PBO)。
時間基運行(TiBO)是實現的第一步。在TiBO中,空中交通管制(ATC)規定一個航路點(通常為匯合點)作為目標窗口(TW),包括空間和時間。在匯合點,每一個到場飛機被分配一個約束時間,飛機被允許飛行最優的航跡到匯合點。數據鏈到2020年前是4D LINK,4D LINK提供航路和終端的初始4D航跡服務,滑行服務(D-TAXI),并支持飛行情報服務(D-OTIS)。
當前的測試系統稱為i4D,目的是共享和同步機載和地面的航跡在目標到達時間(TTA)點上,以產生同步的空-地航跡。當前的飛行管理系統僅有單點RTA功能并主要用在進近流量管理。多點RTA是單點RTA的擴展,但多點RTA目前仍在開發階段,主要的原因是當前的分布ATM網絡不支持動態航跡協調。航跡基運行(TBO)是在TiBO基礎上運行的第二步,目前都是波音、空客公司以及一些主要的航電系統供應商研究的重點。
2 基于時間運行技術實現探究
TiBO技術的實現需要綜合多個系統和多項技術。該文主要針對TiBO技術在民用飛機上實現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包括以下幾方面。
(1)需要在飛行管理系統(FMS)中增加4D導航功能,即增加RTA功能,用于設定到達某一個或者多個航路點的到達時間,以控制和定點到場以回避航路和終端交通擁擠;
(2)需要在飛行管理系統中增加4D航跡設計能力,需要考慮航路約束和氣象條件;
(3)TiBO需要飛機和地面空中交通管理中心(ATFM)不斷協商各個要求航路點的RTA以及4D航跡。需要綜合考慮起飛前靜態4D航跡協商過程要求和4D航跡協商精度要求;到場前4D協商要求和RTA協商精度要求;
(4)飛行管理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應支持4D制導和控制功能;
(5)通信系統應具備4D航跡、RTA、飛行管理系統風速、溫度等數據的上下傳能力。
圖2說明了TiBO過程,表示多個到達時間約束的航路點。在TiBO過程中可能僅支持單點RTA。這種單點的RTA通常設置在最終的進近點。
(1)ATFM將航路信息通過通信系統上傳到飛機上;
(2)飛行機組將航路信息加載到飛行管理系統中,并且更新飛行管理系統的溫度和風速等數據;
(3)ATFM從離場空中交通服務系統(ATSU)接收下傳的飛機4D航跡,其它ATSU接收飛行情報(FIS-B)和流量信息(TIS-B)并建立ATFM計算的4D航跡和約束航路點RTA;
(4)ATFM發送計算的4D航跡和RTA到離場管理系統(DMAN),DMAN上行發送這些數據到飛機飛行管理系統;
(5)飛機飛行管理系統根據飛機的性能驗證AFTM計算的D航跡和RTA約束航路點的可飛性,如同意,發送確認到DMAN;
(6)DMAN通知ATFM,ATFM發送經過協商確認的4D航跡和RTA指令給飛機。
AMAN代表進場管理系統,AMAN與飛機的協商過程同DMAN類同。
3 基于時間運行的下一步發展方向
TiBO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將為TBO。TBO技術實現上將對機上系統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以下幾點。
(1)飛行管理系統需要考慮多點RTA (RTA依然通過協商建立);
(2)TBO功能需要空空數據鏈支持;
(3)TBO運行要求航跡基間隔保持功能;
(4)4D航跡設計和4D航跡預測要求需要同時考慮航跡預測精度,航路約束,氣象條件和動態的交通流量信息;動態4D航跡協商過程需要同時考慮航跡協商精度,協商所需時間和結束條件。
4 結語
TiBO技術作為CNS/ATM技術實現的基礎,也是近期新研飛機必須要考慮實現的技術。國內飛機制造商在CNS/ATM領域尚處于薄弱的環節,因此預先對TiBO技術進行研究,可以為TiBO在新研飛機的實現奠定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霍曼.飛速發展的航空電子[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7.
[2] 劉建業,曾慶化,趙偉,等.導航系統理論與應用[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
[3] AC 90-101A,Approval Guidance for RNP Procedures with AR[S].FAA,2011.
[4] AC-91FS-05,要求授權的特殊航空器和機組(SAAAR)實施公共所需導航性能(RNP)程序的適航和運行批準準則[S].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飛行標準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