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新興媒體的發展應用,為黨聯系群眾搭建了新平臺,為黨引導群眾開辟了新途徑,為黨占領思想文化陣地提供了新手段,為黨接受群眾監督營造了新環境。社區黨組織可以通過建立社區黨建網站、網絡聯系平臺、社區黨建論壇、網絡意見交流平臺、網上圖書館、網上繳黨費服務、手機短信或飛信通知服務等,使新興媒體成為社區黨建工作的新載體和主渠道。
[關鍵詞]新興媒體;社區黨建;對策
[作者簡介]沙筱平(1960—),男,安徽省六安市委黨校政工師。(安徽六安 237009)
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催生了以互聯網和手機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習近平指出:“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胡錦濤也指出:“互聯網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我們要充分認識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社會影響力。”新興媒體的發展和應用,為創新宣傳思想工作,加強和改進社區黨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新手段和新載體。
一、利用新興媒體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的優勢所在
在現代社會,媒體是統治階級推廣其主流價值觀的主渠道。我們要充分認識和利用新興媒體在宣傳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優勢,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服務。
(一)新興媒體的涵義
一般而言,新興媒體就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基礎之上的,傳播信息大大擴展、傳播速度大大加快、傳播方式大大豐富的各種形式的新型傳播媒介。它以網絡、移動通訊等技術為核心,以電腦、手機等為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相對于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傳統媒體而言,網絡媒體被稱為“第四媒體”,隨著4G的廣泛應用,手機媒體已成為“第五媒體”。新興媒體有很多種,諸如互聯網、音視頻、手機飛信、QQ群、微信、微博、集團號等。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興媒體具有快速、開放、互動的傳播特點。特別是當前手機媒體與網絡媒體實現了有效結合,通過手機上網更是縮短了新聞事件等信息傳播所需的時間。
(二)新興媒體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的優勢
1.新興媒體搭建了黨聯系群眾的新平臺。新興媒體集文字、聲音、圖像為一體,實現了信息傳遞的即時性、超時空性、共享性,使傳統的自下而上的層級制溝通方式轉向扁平化溝通方式,極大地縮短了黨委政府和群眾之間的溝通距離,為黨委政府發布信息、了解民意、匯集民智和干群溝通提供了新的平臺。各級黨政、人大、政協、司法等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及公職人員紛紛開通微博,作為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政務微博”日益成為黨委政府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重要渠道和平臺,實現了黨委政府與公眾的良性互動,推動了實際工作。
2.新興媒體開辟了黨引導群眾的新途徑。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總是受到時間、地域的局限,新興媒體的迅速發展,讓電視可以“讀”、廣播可以“看”、報紙可以“聽”,輿論信息隨時隨地互動傳播,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為黨委政府實施正確的輿論引導開辟了新途徑。而且,新興媒體的雙向互動,顛覆了傳統媒體“傳者→受眾”的單向傳播模式,億萬網民不僅是信息消費者,也是信息生產者和傳播者,眾多網民意見的匯集自然就形成了輿論,并成為社會輿情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各地高度重視網上輿情,建立了一整套支持系統,從響應速度、信息發布、行為引導、應對成效等方面建立量化指標,以現代技術手段和傳播理念提高各級黨委政府及時回應網民訴求的能力。實踐證明,利用新興媒體統一思想、宣揚主張,引導群眾、推動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工作途徑。
3.新興媒體提供了黨占領思想文化陣地的新手段。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指出:“世界已經離開了(單純)依靠暴力和金錢的時代,而未來世界的政治魔方,將控制在擁有信息強權的人手里,他們會使用手中掌握的網絡控制權、信息發布權,利用強大的語言文字優勢,達到暴力和金錢無法達到的目的。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絡,誰將擁有整個世界。”當前,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興媒體不僅是信息傳播工具,更是一塊爭奪異常激烈的思想輿論陣地。西方發達國家正是利用這塊壟斷的陣地加緊對我國社會進行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的滲透。我們要積極應對這些挑戰,打破西方的“信息霸權”,掌握新興媒體的話語主導權,充分利用新興媒體為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論宣傳服務,把新興媒體打造成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沿陣地。
4.新興媒體營造了黨接受群眾監督的新環境。新興媒體形成的網絡輿論監督使得群眾監督黨委政府的渠道更為通暢和有效,因為這種監督更直接、更徹底、更真實、更尖銳、更加不留情面。近年來,各地陸續推出了“網絡問政”、“官方微博”等參政議政的互動平臺,為黨委政府聽取社情民意、接受群眾監督營造了新的環境。
二、利用新興媒體加強和改進社區黨建工作的對策建議
做好社區黨建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傳達給社區黨員,并及時地將他們的建議反饋上來。我們應充分利用新興媒體為社區黨建服務。
(一)建立社區黨建網站,及時、有效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這是利用互聯網已經得到普及的普遍性。如前所述,網絡大眾化在飛速發展,而每個家庭基本都具備電腦設備或手機,因而網絡普及的發展成為社區黨組織對轄區黨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條重要而有效的途徑,不用每次活動都要登門動員,也在更大程度上節省了活動經費。通過建設社區黨建網站,能夠更好地宣傳黨的最新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道德觀和是非對錯的判斷力。
(二)建立網絡聯系平臺,對黨員進行定期的黨性教育
這是利用當今人們最喜歡用網絡作為聯系方式的特點。我們可以通過建立網絡聯系平臺,比如設立本社區黨組織的網站、建立本社區黨組織的QQ群、開通本社區黨組織的官方微博等等,讓社區的每個黨員都成為社區黨建網站以及QQ 群里的會員,開設網絡思想文化的教育課程、設立關于熱點難點的發展論題進行討論、微博微信上及時發布消息和通知,等等,這樣就能定期地對社區黨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黨員們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思想理論。
(三)建立社區黨建論壇,讓黨員對時事政治進行討論
這是利用當今網上的各種論壇比較受廣大網民歡迎的特點。社區黨組織應該建立關于時事政治以及社區黨建情況的網絡論壇,讓社區黨員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以及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充分表達對當今時事的看法和觀點,調動社區黨員關注時事政治的積極性,使社區黨組織時時掌握轄區黨員的政治積極性和看法。避免社區黨組織和轄區黨員思想脫離的現象發生。
(四)設立網絡意見交流平臺,設置社區黨組織書記熱線或者社區黨組織書記信箱
這是利用網絡的隱蔽性,可以成為言論自由的基本保證。通過網絡,讓轄區黨員們可以署名或匿名的方式對社區黨建的各個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可以直接與社區黨組織的領導進行電話或網上交談,而社區黨組織要及時回答各種問題,不能拖沓不辦,避免“衙門”作風。由此,不僅可以培養轄區黨員的社會責任感,同時更能增強其民主意識、參與意識和平等意識,使其更加熱愛黨,能夠為社區的黨建貢獻力量。
(五)建立網上圖書館,鼓勵轄區黨員多讀書
這是利用網絡信息更新的及時性。網絡文化常被稱為快餐文化,主要是因為其信息更新的速度快,社區黨建可以利用這個特性,開設網上圖書館,并及時地更新圖書館的信息內容,為黨員們提供便捷的閱讀途徑和廣闊的閱讀空間。現在人們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來讀紙質的書,利用上網讀電子書不受空間的限制,既不會耽誤自己的正常工作又可以在閑暇時去網上讀讀書,這樣可以使黨員們養成喜歡讀書的習慣,能夠不斷地學到新知識。
(六)開設網上繳黨費服務。這是利用網絡購物、網銀轉賬的便捷特性
由于社區人員的工作性質復雜多樣,有固定黨組織的單位的黨員還容易組織各種活動,而那些退休、下崗和外地黨員就不容易組織了,很多社區黨員長期不交納黨費,甚至是沒時間去繳納或者不知道去哪里繳納。社區黨組織開通網上繳黨費的服務,可以方便黨員繳納黨費。對于繳納黨費的情況,可以在網站公開名單,借以敦促其他黨員按時繳納。
(七)開通手機短信或飛信通知服務
這是利用手機短信群發和飛信省時又省力的特性。現在上網很普遍,但對于一些年老的、文化水平低的黨員來說,上網不方便,而大多數社區黨員都有手機,開通手機短信或飛信通知服務,不能及時上網的黨員,可以通過短信的方式收到最新的通知和提示,就能夠及時了解社區黨組織的動態和活動安排
當然,利用新興媒體加強和改進社區黨建工作,要有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所以,社區的上級黨組織部門要負起責任,加強網絡知識培訓,使政工干部深入了解網絡、熟練操作網絡、善于控制網絡,人人都成為“網絡高手”。同時,要完善網絡信息管理制度,構建法律和道德防線,為網絡政治思想工作的健康開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18(01).[2]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3-08-22(1).[3]魏玲.新興媒體提升思政理論教育實效性的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4).[4]張諍.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的作用研究[J].電子政務,2011,(1).
[責任編輯:上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