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峰
又一次工業革命!互聯網+被提到這樣一個高度。再過幾年,這個浪潮或許就過去了,人們也不再提什么互聯網+了,因為它已經普及了。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們要么完成了新的升級,要么死掉了。
對死亡的擔憂帶來了焦慮。面對互聯網+,敢于創新,敢于把握趨勢的企業們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這條路上,互聯網+不是簡單的+互聯網,把互聯網作為一個應用工具用進去就行了。作為傳統企業,面對互聯網+帶來的海量數據和快速信息交互,需要有快速的應變能力,很多東西不是簡單加上互聯網就可以做到的。互聯網+不僅要求企業會使用互聯網工具,更要求企業們推動組織轉型,以適應互聯網+這個浪潮,在新的征程上獲得新的內在驅動力。執行要切實落地,企業內部要協同,組織必須要轉型,要有新的機制,要有互聯網+的文化基因。
對于企業們如何實現互聯網+的轉型,易觀提出了“賣貨、聚粉、建平臺”這三大戰役。圍繞這三大戰役,在本期的封面文章中,來自易觀的三位專家給出了更多的意見與建議。專家們指出,“賣貨、聚粉、建平臺”并不需要逐步實施,可以先賣貨再聚粉,也可以先聚粉再賣貨,而建平臺并不適合所有企業,因為現在建平臺的機會并不多,建平臺對企業的核心資源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賣貨、聚粉、建平臺”并非靈丹妙藥,它只是給企業提供了一個方向性的戰略選擇路徑。除了戰略規劃和平臺建設的方向選擇,易觀的專家們特別強調了團隊能力這一實現互聯網+轉型的關鍵因素。而要形成與轉型匹配的團隊能力,上至老板,下至組織,都要融入新的文化和機制當中。
焦慮的企業們,可以深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