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亮星
中國家電產業發展至今,已經是相對成熟的產業,不論是傳統的白色家電(系指冰箱、空調、洗衣機)、黑色家電(系指電視、錄像、音響)還是小家電,都具備了完備的產業鏈體系和自主研發能力。但是進入互聯網時代,在一些互聯網企業的跨界沖擊下,很多家電企業迷茫起來,不知道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戰略上搖擺不定。而在行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迷茫、躊躇、觀望,不僅會貽誤戰機,甚至會因此被洗牌出局。那么,家電業未來會怎么發展?
一、智能化方興未艾
家電產品的智能化一般理解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家電本身的智能功能,比如說電器的自動提醒、定時自開關機、語音操控等,具體的像洗衣機的輕洗慢揉功能,空調的自動調節溫度功能,電視的自動選臺等;還有一種增設wifi功能,可以實現遠程控制。一種是進入智能家居系統中。但這要求家電產品首先自身必須是智能的。也就是說,想要成為智能家居的一個組成部分,家電品必須具備智能屬性,通過wifi與系統平臺或者入口對接。
據大數據公司奧維云網(AVC)監測顯示,截止7月底,智能電視的占比已經接近70%,智能空調占比為16.7%,冰箱、洗衣機的智能化程度更低。黑電原本屬于電子產品,與無線控制的關聯度較高,因此智能化的程度提高很快。而白電屬性為物理性產品,與互聯網的瓜葛較小,故而智能化的程度較低。
不過,智能化大潮中,白電企業也在加快步伐,例如像志高空調在兩年前就布局智能云空調,不僅可以實現遠程操控,監測空調運行狀況,還可以發現和預警空調故障。
可以說,智能化是家電產品未來發展的重要路徑,特別是對智能化程度較低的白電,智能化更是任重道遠。
二、基本功能更重要
在向智能化轉戰的同時,家電產品自身升級也在進行。很多家電企業在提“掌握核心科技”,核心科技是什么?其實就是家電產品自身基本功能不斷改善。
黑電領域,彩電畫質怎樣能夠更接近自然,更加賞心悅目,觀看的感覺更令人舒服,體驗感更強?為此,彩電研發上就有了畫質更清晰的4K,甚至8K技術,也有了觀感更輕的曲面電視。而為了更好地體現曲面成像,OLED技術應運而生。
白電領域,冰箱不僅是冷凍保鮮,還需要功能的細分;洗衣機不僅是洗干凈,還能針對不同人群、材質;空調不僅要提升制冷、制熱的能效水平,更需要改善吹出的空氣質量。空氣質量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上升為更重要的需求。
因此,家電產品基本功能的完善或升級,依然是重要的發展方向。比如,海爾近期推出的自清潔空調,就是基本功能進一步深化完善的典范。
未來根據需求的轉變,技術的提升以及新材料的應用,不斷會有更新迭代的產品涌現。正是這種產品的不斷更新、迭代,產品的生命力才會不斷被激發。家電行業被人們譽為永遠的朝陽行業,就是建立在產品的不斷創新迭代上。
三、兩大方向不矛盾
在這一輪互聯網大潮中,由于不同的家電產品與互聯網的關聯度不同,或者是企業發展觀的差異,而對擁抱互聯網的態度不同,要么是對互聯網嗤之以鼻,要么對互聯網盲目崇拜。
其實,家電未來的兩大發展方向,是交織在一起的,為的都是把這些改善人們生活品質的功能性產品的內在功能和使用的便捷性提升到新的水平高度。一方面需要在產品基本功能上創新,使得產品性能越來越高,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升級;另一方面也要在產品使用的便利性、快捷性、舒適性上創新,滿足消費者輕松享受生活的需求。
不過,對于屬于電子行業的黑電企業來說,加載智能化的硬件相對容易,目前智能化程度已經相當高,高達70%左右。但是在產品核心功能的突破上進展緩慢,業內普遍認可在技術上OLED是未來發展方向,卻緣于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短期難以出現根本性改觀。這一現象值得業內重視。
對于白電行業來說,基本功能的核心技術創新比較難。例如洗衣機,不論是雙缸、單缸、轉筒還是滾筒,其電機帶動洗滌桶轉動的基本原理沒有根本性突破,創新只不過是洗滌方式換了個花樣,或者是形狀發生了變化而已。空調、冰箱更是如此。
而目前白電產品的智能化相對簡單,只能是加個wifi或者是感應探頭,可以做到遠程交互控制,智能功能也是極為簡單的。而更高層次的智能化還在探索之中。多數用戶對于這樣的智能功能應用的較少,可以說實用功能并不大。
由此可以判定,家電品類發展的兩大發展方向毋庸置疑,但進一步深化的路還很長,需要家電制造企業從用戶基本需求上好好把握,走好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