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所了解的八路軍南京辦事處成立前后國共合作的有關情況

2015-10-10 14:26:53錢之光
百年潮 2015年9期
關鍵詞:南京

八路軍南京辦事處,是抗日戰爭開始后,我黨、我軍設在國民黨政府所在地的一個公開的辦事機構。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黨在國民黨統治區領導人民群眾進行地下斗爭,所有機構都處于嚴格的秘密狀態。如果說在國民黨統治區建立公開機構,那么還應該從在西安設立“紅軍聯絡處”開始。

早在1936年春,我黨已應張學良將軍的要求,派有代表常駐西安,與東北軍聯絡。1937年2月,周恩來、葉劍英在西安與顧祝同談判,經國民黨政府同意,在西安設立了“紅軍聯絡處”。地址在七賢莊1號,由葉劍英負責,李濤、宣俠父都在聯絡處工作。

七七事變后,國共兩黨就兩黨關系以及中國共產黨合法地位問題,還在繼續進行談判。在1937年8月9日周恩來、朱德、葉劍英應蔣介石之邀飛抵南京參加國防會議期間,國共雙方就紅軍改編問題達成了協議。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任命朱德、彭德懷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正、副總指揮,并同意設立總指揮部。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將西北主力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朱德、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葉劍英為參謀長。由葉劍英在南京組設八路軍南京辦事處。當時,國民黨統治區的各大報紙,包括《中央日報》《申報》《新聞報》等,都以大字標題,登載了朱德、彭德懷8月25日發出的就職通電,并報道了“該路軍現已派葉劍英組設辦事處”的消息。實際上,辦事處在這之前,已經開始工作,不過這時才正式公布成立。9月12日,按戰時序列,八路軍又改稱第十八集團軍,朱德、彭德懷分別擔任正、副總司令,辦事處也稱為十八集團軍南京辦事處。南京辦事處設在市區鼓樓附近的傅厚崗66號,原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公館里面。這是因為周恩來與張伯苓有師生關系找到的一幢樓房。南京辦事處成立之后,由于西安當時仍然是邊區與國民黨統治區聯系的一個重要樞紐,所以西安的聯絡機構仍予保留,只是把原來的紅軍聯絡處改名為八路軍西安辦事處。

我是在8月下旬到達南京的。自從1936年3月我與李克農到洛川同張學良、王以哲會談,就紅軍與白區通商事宜達成協議后,就時常奉派到白區處理有關經濟事務,往來于延安、西安等地。1937年夏,我又奉派到上海協助毛澤民把國際工人為支援中國人民抗日斗爭而捐募的外匯,設法由上海轉去西安。七七事變后不久,有一天在上海毛澤民家中吃飯,在座的有周恩來、秦邦憲、林祖涵、毛澤民,還有我和劉少文、錢希鈞。恩來同志向我們談了當時的形勢。他說:現在盧溝橋已經打起來了,看來全面抵抗不可避免。國民黨反共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但現在因為抗日,在政策上不能不有所放寬。我們要充分發動群眾,充分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把抗日戰爭變成真正的全面抗戰。仗一打起來,就不是短期所能結束的,將是艱苦的、長期的戰斗。我們要注意積蓄革命力量,既要反對關門主義,也要反對冒險主義。在這次談話后,周恩來就同秦邦憲、林祖涵到廬山同國民黨談判去了。我協助毛澤民完成任務返回延安后不久,在8月20日左右,接到周恩來的電報,要我立即去西安。這時,他已同朱德從南京參加國防會議回到西安。在西安他對我說:南京辦事處只有葉劍英、李克農幾個人,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你馬上動身到南京辦事處去協助他們工作。于是我就立即匆忙啟程。

在西安上火車和我同行的有劉長勝。當時他穿了一套柞蠶絲的西服,戴著一副眼鏡。面孔曬得黑黑的,看上去有點像日本人。加上他在車上很少說話,引起了坐在我們對面的一個國民黨空軍軍官的懷疑。我和他攀談并拿出恩來同志寫給國民黨談判代表張沖的名片給他看,當這個軍官知道我們是周恩來派去南京的后,立即對我們肅然起敬,態度變得很熱情、友好。后來,我們一同在徐州下火車,他還特地為我們找旅館,并代我們付了旅館的房錢。第二天,我們代他買了去上海的火車票。這一事實反映了當時一些國民黨愛國軍官厭惡內戰,贊同國共合作抗日的心情。

我到了南京辦事處,看到了葉劍英、李克農、童小鵬、夏之栩、熊天荊、張月霞等。當時南京辦事處的人不多,葉劍英是八路軍駐南京的代表,他要同國民黨談判,又要同各方面聯系;李克農是辦事處處長,外勤內務他都要管。因此,有關軍需、財務等工作,他們要我負責。8月底,秦邦憲也到了南京,這時黨中央剛開過洛川會議,他是中共中央代表。隨同秦邦憲一起到南京的,有齊光、康一民、吳志堅等,這幾個同志也都參加了南京辦事處的工作。

這時,華北戰場平津已經陷落,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八路軍已改編完畢,正開赴抗日前線。上海方面戰事在激烈進行,全國各地抗日救亡運動空前高漲。在南京,我們黨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緊張的。就其主要的來說,一是同國民黨繼續談判,就紅軍作戰、國共兩黨關系及陜甘寧邊區等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討論,要求國民黨承認我們黨的合法地位,承認我們的邊區和解決我們的防地等。二是要求釋放政治犯。當時“七君子”雖已獲釋,但張學良仍被軟禁。我們在白區的黨組織被破壞后,許多同志被捕。要把被捕的同志營救出來,要重建黨的組織。三是開辟宣傳陣地,宣傳我黨的抗日救國綱領和開展統一戰線工作。此外,辦事處還有領取軍餉、軍用物資,采辦和運輸陜甘寧邊區所缺乏的物資等任務。

關于國共談判

1937年2月至9月,國共兩黨代表先后在西安、杭州、廬山、南京等地,進行了多次關于國共合作抗日的談判,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我到南京辦事處時,國共合作抗日的談判已經進行了多次,時間也不短了,但是由于蔣介石堅持“限共”“溶共”和妄圖對紅軍與陜甘寧邊區實行控制的頑固立場,在一些實質性的問題上,如有關紅軍的編制人數、指揮機構、出發路線和作戰區域等重要問題上還遲遲不能達成協議。

九一八以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步步加緊,中日矛盾成為主要矛盾,國內階級矛盾降到了次要的地位。西安事變中,蔣介石被迫接受了聯共抗日的條件。1937年2月10日,黨中央為了具體地建立國共兩黨的合作,致電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要求國民黨向共產黨保證停止內戰,實行民主自由,召開國民大會,迅速準備抗日和改良人民生活;共產黨也向國民黨保證取消兩個政權敵對,紅軍改變名稱,在革命根據地實行新民主主義制度和停止沒收地主的土地。中共中央這個電報發表之后,得到全國各方面的熱烈擁護。國民黨在五屆三中全會宣言中,表示愿意“和平統一”。蔣介石在談話中,也表示將有限度地開放言論,集中人才和釋放政治犯。

2月26日,國民黨派張沖到西安,與周恩來談判,介紹了國民黨三中全會的經過。3月初,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就國共兩黨關系問題、陜甘寧邊區問題和紅軍改編問題與國民黨代表顧祝同、賀衷寒、張沖開始會談,雙方意見大體趨于一致,決定由周恩來將雙方談判的問題做一總結,變成條文,電蔣作最后決定。但事隔兩天,顧祝同、賀衷寒單方面將條文進行修改,如將“陜甘寧行政區”改為“地方行政區”,直屬省政府,取消“民選制度”;將紅軍“服從統一指揮”改為“服從一切命令”等等,提出一個我方根本不能接受的方案。雙方發生激烈的爭論。周恩來電告黨中央,指出“這些爭執,基本仍然是民主政府與紅軍獨立領導問題,不是與顧、賀可以能解決得了的”;并致書顧祝同,說明“一切有根本動搖的可能”,要他仍以原來商定的條文電告蔣介石,否則請張沖回南京向蔣介石當面陳述。

3月下旬,周恩來赴杭州與蔣介石本人會談。黨中央提出談判條件確定為15條。主要是中共方面承認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愿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斗。重申前提的四項保證;對國民黨方面,則要求保證徹底實現和平統一,團結御侮的方針,實現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釋放政治犯,修改國民大會組織法及選舉法等等。周恩來與蔣介石會晤時,將15條當面提交。這次會談,蔣介石未提出具體意見,表示幾個月以后,中共可參加國民大會和國防會議;關于陜甘寧邊區,“行政區可以是整個的”,不隸屬于陜西省,但為應付各方,要我方推薦南京方面的人,充當正職,要我方擔任副職。

6月初,周恩來到廬山與蔣介石再次會談,對兩黨合作問題,商談結果為:中共發表宣言;邊區政府由國民政府派正職長官(由中共推薦國民政府方面的人),邊區自己推薦副職,事情仍由邊區自己辦理;在獄中共人員由中共開名單,分批釋放;中共派代表出席國民大會;中共干部可參加國防會議等等。7月4日,周恩來、秦邦憲、林祖涵到西安(以后到南京和上海),代表黨中央起草共同合作宣言。15日到廬山與蔣介石、邵力子、張沖會談,面交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我方向蔣介石提出:中共宣言應允許各報刊載,國民黨中央應發表書面談話,贊成此項宣言;釋放中共在獄黨員,中共有調查之權;容許人民公開討論憲法草案及救亡大計;召開國防會議,中共參加。蔣介石把我黨起草的宣言,交邵力子看,邵表示無意見,蔣又交康澤研究。

8月初,蔣介石從廬山回到南京后,聽從了康澤對中共中央宣言的修改意見,認為宣言提出四項保證以后,只要說明為什么共赴國難就夠了,后面所提的政治綱領應該刪去。當時我們黨沒有同意,中央決定“不忙于要求發表”。在8月9日南京的國防會議上,康澤對中共宣言提出不要提民主和取消對民族、民權、民生的解釋的意見,當即受到周恩來、朱德的批評。9月初,秦邦憲到南京后,向國民黨提出,要求早日發表我黨宣言和蔣介石的談話,使我黨取得合法地位,并迅速解決陜甘寧邊區問題。9月中旬,蔣介石又派康澤與秦邦憲談判,康澤仍然堅持原來的意見,說“后面說的一大堆政治主張是多余的”。對此,雙方曾發生激烈爭論。后來,黨中央指示,宣言可以修改,但決不照康澤的意見辦。宣言經過修改后,有關綱領部分,基本上仍維持我黨原來提出的三大綱領的精神。最后雙方同意,于9月22日,中央通訊社播發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也在廬山發表談話,承認中共的合法地位。這樣,兩黨合作的基礎就算正式確立。29日,毛澤東發表署名文章,說:“共產黨的這個宣言與蔣介石的這個談話,宣布了兩黨合作的成立,對于兩黨聯合救國的偉大事業,建立了必要的基礎。”9月24日,孫夫人宋慶齡也在上海發表《國共統一運動感言》,高度贊揚國共兩黨重新合作。

關于紅軍改編的問題。西安事變期間,周恩來在與蔣介石、宋子文談判時,曾表示紅軍愿在共同抗日的前提下,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接受南京軍事委員會的指導。當時就商定這個問題由張學良負責與周恩來洽商解決,原則上按實有人數改編。后來因蔣介石回南京后扣留了張學良,這個問題被擱置起來。1937年2月,顧祝同進入西安,才又把這件事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當時,我黨代表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在同顧祝同談判期間,蔣介石為縮小紅軍編制,曾密電顧祝同,只準按四團制師編兩個師,計八個團,兵力為一萬五千萬人,不能再多。并提出各師的參謀長與師內各級的副職,都要由“中央派充”。當時陜北紅軍實有人數,有三萬多人,即使按南京乙種師編制(每師兩個旅、六個團,兵力一萬人),至少也應編三個師。由于顧祝同不敢違背蔣介石的電令,堅持只準編四團制師編兩個師,多次商談,均無結果。3月下旬,周恩來在杭州會見蔣介石,蔣同意編三個師,人數四萬多人,并表示總指揮部可以成立,他不派人來參與我們的部隊。6月8日,周恩來在廬山與蔣介石會談時,蔣卻推翻了在杭州會談時的承諾,表示在紅軍改編后,師之上不設指揮機構,只設政治部統率,由周恩來任主任,康澤為副主任,并提出“請毛先生、朱先生出洋”的荒謬主張,當即被周恩來嚴詞拒絕,談判無結果。后來,雙方同意由國民黨政府發表中共部隊三個師的番號,并委任師長,照12個團編制,人數4.5萬人,設立政訓處。但對指揮機構,仍未明確。6月18日,周恩來返回延安。22日致電蔣介石,指出,中共中央認為:“紅軍改編三個師,上邊如無指揮機關,無法進行改編。”同時表示:“朱德去留,影響極大,不能離開軍隊。”7月中旬,周恩來、秦邦憲、林祖涵到廬山同蔣介石、邵力子、張沖會談時,蔣又令張沖轉告,說中共部隊改編后,各師直屬行營,政治機關只管聯絡。蔣介石使用這些手段,意圖很明顯,無非是想借此把紅軍主力分散,使改編后的紅軍各師,變為脫離共產黨的領導、缺乏統一指揮的各個孤立的部隊,可以任他調遣、擺布。為此,周恩來致函蔣介石,表明:“這與我黨主張,出入甚大,事難行通。”7月下旬,我黨為做好抗戰準備,主動將主力紅軍自行改編為三個方面軍,每個方面軍一萬五千萬人。到8月22日,因戰局越來越緊張,蔣介石才正式同意,頒發了115師、120師、129師三個師的番號。要紅軍沿綏東察北向熱河推進。但對在三個師之上是否設置指揮機關的問題,仍未解決。8月9日,周恩來、朱德、葉劍英飛抵南京參加國防會議期間,經過協商,才最后確定在三個師之上設八路軍總指揮部,由朱德、彭德懷任正、副總指揮。原來,蔣介石還曾指令康澤物色人選,擔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及三個師的參謀長。康澤已擬派復興社的李秉中為政治部副主任,并從“特訓班”“別動隊”里挑選三個師的參謀長。當時,我方拒絕其派政治部副主任,對參謀長問題,也只同意派聯絡參謀。這時,因八一三淞滬會戰已經爆發,蔣介石急于催促紅軍開赴華北前線作戰,所以只好同意派聯絡參謀;對派遣各級副職的問題,也就不了了之。

我軍為了迅速開赴抗日前線,早在8月4日,于紅軍改編問題尚未與國民黨全部達成協議之前,周恩來、朱德、秦邦憲、林祖涵、彭德懷、任弼時等就在陜西三原云陽鎮,研究了部隊整編,就紅軍主力參加抗戰的問題,向黨中央提出報告。確定我軍的方針是:參戰不遲疑,但要獨立自主擔任作戰任務,發揮運動戰、游擊戰、持久戰的優點;紅軍主力出動,但要有補充與使用兵力的自由;不反對開赴察綏,但要求在察綏晉三角地區有便利補給聯絡的后方;作戰序列堅持我軍只屬于一個方面指揮的原則,由陜西韓城、平民兩路渡河,經同蒲路北上作戰,后方分設于包頭、大同。8月中旬南京國防會議后,周恩來與朱德于8月19日返西安時,我軍大部分已集中三原,待命出發。按照國民黨參謀本部白崇禧、黃紹竑的意見,確定我軍以兩師由渭南上車,經風陵渡沿同蒲路至代縣附近下車,到察南蔚縣一帶集中;另一個師沿隴海路轉平漢線在徐水下車,到冀東玉田、薊州、遵化一帶開展游擊戰爭。當時我黨中央認為國民黨的這個方案,意在將紅軍主力分割出動,我們不能落入這個圈套。所以堅決未同意。我們堅持作戰序列只屬于一個方面指揮的原則,最后確定大部分由韓城渡河,沿同蒲路北上,不走隴海、平漢線。9月初,我軍開赴山西前線,這時湯恩伯、劉汝明等部數萬之眾,已從南口、張家口退到蔚縣一帶。而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的閻錫山,則先擬派129師到忻口,后又要紅軍開赴陽原、大同,都是意在使紅軍擔任正面堵截,企圖假手日寇,消滅我軍。毛澤東當時電告周恩來,指出湯、劉等部集中察南,我原定防區已無法立足,對紅軍有利地區,應是繁峙、五臺、渾源、淶源、阜平、唐縣、平山等地。根據這樣的戰略部署,我軍向晉察冀前線挺進。9月下旬在平型關首戰告捷。這一次大捷,同國民黨部隊在華北戰場接連潰敗形成強烈的對比。不但大大鼓舞了全國軍民的士氣,而且極大地提高了我黨、我軍在全國軍民中的威望,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使許多國際人士看到紅軍的作戰能力。我們在南京宣傳我軍在前方的勝利,人民群眾看到八路軍,都投以敬佩的目光。說到八路軍,人人都翹大拇指,當時我們在南京的八路軍工作人員無論走到哪里,都受到人民群眾的熱情接待。10月,我軍在晉察冀成立了軍區司令部,開創了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

在談判中,我們對國民黨作了一些必要的讓步,但同時我們也連續挫敗了國民黨頑固派企圖控制、分割紅軍的各種陰謀。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我黨始終堅持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獨立自主的原則,既統一,又獨立。

關于南方八省13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當時大約有1萬多人。1937年9月下旬,秦邦憲、葉劍英與國民黨談判時,商定將南方各省游擊隊的主力,編為一個軍,葉挺為軍長,項英為副軍長,黨中央也基本同意。葉挺提議,紅軍游擊隊改編后叫“新四軍”。北伐時,葉挺是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的獨立團團長。當時第四軍共產黨員比較多,作戰英勇,是北伐軍的勁旅,號稱“鐵四軍”。現在用新四軍的番號,就是表示要繼承鐵四軍光榮傳統的意思。10月12日,國民黨政府正式頒布了改編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的命令,任命葉挺為軍長,項英為副軍長,張云逸為參謀長,袁國平為政治部主任。由于項英長期與外界隔絕,對全局形勢不甚了解,他在9月到南昌與國民黨江西省政府進行談判,準備將游擊隊改編為抗日義勇軍。9月29日,他又發表了《告南方游擊隊公開信》,要各地游擊隊“立即集中,聽候點編”。當時黨中央張聞天和毛澤東致電秦邦憲和葉劍英,要他們電告項英到南京一行,把中央的有關政策告訴他,指出南方游擊隊不宜無條件集中,應該保存在南方原有的戰略支點,認為“項英同志似乎還不明白在統一戰線中應保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他在江西的做法是上了國民黨的當”。并要項英到南京后,再去延安同中央進行討論。項英于10月23日到達南京,秦邦憲、葉劍英向他傳達了中央的指示,他于11月7日到延安。葉挺是在11月下旬再次到南京辦事處的,這時南京形勢已經緊張,他同葉劍英晤面后返回武漢,曾于12月赴延安。以后葉、項由武漢赴南昌,新四軍軍部于1938年1月6日在南昌正式宣布成立。在南京時期,新四軍還處于組建階段。

關于陜甘寧邊區的問題。由于實際主持國共兩黨關系談判的陳立夫,對邊區政府的隸屬問題,一直主張隸屬于陜西省政府,不同意隸屬于行政院。前面說到,1937年3月間,杭州會談時,蔣介石表示“行政區可以是整個的”,可以不隸屬于陜西省,但正職要由我方推薦國民黨方面的人擔任。在這以后,我方推薦張繼、宋子文、于右任,表示可以在三人中任擇一人,任命為邊區行政長官,副行政長官由我方林祖涵擔任。后來,蔣介石聽取康澤的意見,改派丁惟汾擔任正職,但也遲遲未發表,只是在7月17日發表講話,表示承認陜甘寧邊區。可是,后來他任命朱德為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后,曾對朱德說過,“你抗戰了還要邊區!”他想給個總司令的名義,就可以取消邊區,所以多方面設置障礙。這個時期,討論的焦點除了行政長官的人選以外,還有邊區的地位問題,邊區行政首長是稱長官還是稱主任,邊區政府是設廳還是設處,另外邊區包括哪些縣等等。9月22日,張聞天和毛澤東致電秦邦憲、葉劍英,提出邊區問題我們還是要林祖涵任正職,邊區行政首長稱長官不稱主任,邊區機構設廳不設處;邊區應包括鄜縣、洛川、淳化、栒邑、正寧、寧縣、西峰、鎮原、預旺、安邊、清澗、河口、瓦窯堡、宜川在內;邊區每月經費,應為15萬元;要設保安部隊8500人;國民黨不得干涉邊區內部事務等等。秦邦憲、葉劍英按這些意見與國民黨談判。一直到9月下旬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后,國民政府行政院在10月12日第三次會議上,才通過丁惟汾為陜甘寧邊區行政長官,林祖涵為副行政長官的任命,并說,在丁惟汾未到任前,由林祖涵代理。但行政院在通過此項決議時,又注明:因邊區問題“尚無章制以資依據”“俟章制規定再發表”。以后所謂邊區的章制,一直未見下文,所以對邊區的任命,也被束之高閣。至于每月15萬元經費和保安部隊8500人等,也均未兌現。對邊區問題,國民黨雖采取拖延的方針,但我黨中央已在9月6日將“陜甘寧工農政府”正式改稱為“陜甘寧邊區政府”,并在1937年11月,決定民主選舉特區代表大會代表,1938年正式召開特區代表大會。從此,陜甘寧邊區成為全國民主政治的先導。

營救“政治犯”和重建長江中下游黨的組織

“釋放一切政治犯”,是我黨提出的實現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一個重要政治條件,也是要求國民黨政府開放黨禁、各黨派一律平等、實現真正民主統一的一項重要政治主張。每次談判,我黨都要提出這個要求。但國民黨方面,也是采取拖延的辦法。像釋放沈鈞儒等愛國“七君子”問題,本來在西安事變蔣介石離開西安時,已表示同意,但以后遲遲未見行動。至于釋放我黨被關押的同志,在我黨催促很急的情況下,陳立夫等人往往以“你們開出名單來”加以搪塞。直到1937年六七月兩次廬山談判,就釋放政治犯問題達成協議,我方提出“釋放中共在獄黨員,中共有調查之權”以后,再加上抗日戰爭日益擴大,情況才逐步改善。

7月31日,江蘇省高等法院對被關押在蘇州的沈鈞儒等七君子首先宣告開釋。8月18日,周恩來、葉劍英趁在南京參加國防會議之便,曾親自到“首都反省院”探視在押的政治犯,向他們作了政治報告,并當場保釋了王根英、夏之栩、熊天荊三名同志。本來,當場要求保釋張琴秋,但院方借口張琴秋是顧祝同方面委托代管的,不便立即開釋,所以改保熊天荊。當時,由童小鵬把她們接到傅厚崗南京辦事處。王根英轉移到別處,夏之栩、熊天荊就留在辦事處工作。以后又陸續接出張月霞、黃文杰、陶鑄、方毅、王鶴壽、錢瑛、吳仲廉、劉順元、彭康、黃杰、周惠年、曹瑛、潘梓年、陶萬蓉等,他們出獄后,有的參加了辦事處工作。

從8月下旬到9月上旬,國民黨軍政、司法部門先后頒布了一些法令。如8月下旬國民黨軍政部指定蘇、浙等15個省為軍事犯(包括被關在軍人監獄的政治犯)保外服役暫行辦法的施行區域;國民黨司法行政部也決定原判五年以下徒刑的人犯,都可以交保釋放。9月上旬,司法部又批準江蘇高等法院臨時處置監犯辦法:“五年以上人犯,得酌商當地軍事長官,編作輸送隊,派往戰區服役”;情形緊張時,十年以下者也可“徑予開釋”;“有病及年老、體弱者,除死刑、無期徒刑外,經過批準,也可以釋放”。

根據以上這些規定,刑期較短的政治犯,于8月下旬陸續釋放;刑期較長的,就由八路軍南京辦事處以朱德、彭德懷或葉劍英的名義,寫信給軍政部長何應欽,指名要求調往戰區“服役”。多是一封信寫十來個名字,一般能放出七八個人。8月下旬到9月上旬,刑期不足15年的,絕大部分都被營救出來,他們有的是辦事處派人接出來的,我和童小鵬、齊光、黃文杰、夏之栩、熊天荊等,都到南京監獄接過人。張琴秋、陶萬蓉、吳仲廉等就是我接出來的。也有的是出獄后看到報上有八路軍南京辦事處的消息,主動找到辦事處來的,像張愷帆、林李明、林若冰、陳離、黃先、桂蓬等,就是主動同辦事處聯系,接上關系的。

9月中旬,國民黨軍政部以“疏散”為名,下令把關在江東門中央軍人監獄的100多名刑期在15年以上的重要政治犯和少數軍事犯,集中解送安徽和縣姥下鎮;余下的100多名政治犯,全部關到“獄中之獄”的南監。經過獄中同志的不斷斗爭,辦事處的全力營救,加上戰局日趨嚴重,這200多名政治犯也在9月下旬、10月上旬陸續分批獲釋。到安徽和縣去接大批政治犯的是蕭桂昌,他剛從中央軍人監獄中獲釋沒有幾天,就以八路軍南京辦事處副官的身份,帶著少校軍銜,代表南京辦事處去接人。

起初,出獄同志很少,大都還住在傅厚崗辦事處,有的參加了辦事處工作。以后,獲釋人員增多,就在西流灣一號租了一家旅館。出獄人員一般先安排在鼓樓旅館中,由辦事處派人前往登記、發錢,讓他們更換衣服,并送文件和《解放》周刊供他們學習。還讓他們書面匯報獄中情況和一些同獄人員的具體表現,進行一般了解。在此期間,從南京、蘇州、上海、杭州出獄的大約有1000多人,其中大部分轉送延安,少部分留在南京、上海、西安工作,也有一些讓他們回本地開展群眾工作。對少數自首、叛變的,就發路費讓他們回家。

在營救大批被關押的中共黨員出獄的同時,在秦邦憲的領導下,又開展了重建長江中下游黨組織的工作。當時辦事處協助秦邦憲搞組織工作的是黃文杰;夏之栩、王凱負責秘密交通聯絡。

開始重建黨組織時,首先是就近建立南京市委。原中共南京市委自1934年8月被敵人破壞以后,南京只有很少幾個黨員在活動,但組織已不存在。1937年八九月間,大批平津的流亡學生在黨組織和民族解放先鋒隊的領導下,陸續到達南京。秦邦憲指示由北平來的幾個同志組成南京市委,以后又陸續發展了一批人入黨。

為了恢復和建立長江中下游各省黨的組織,在秦邦憲、董必武的統籌安排下,將在南京出獄的陶鑄、錢瑛、方毅等派到湖北,與中央派往湖北的郭述申共同組成湖北省工作委員會,郭述申任書記,錢瑛任組織部長,陶鑄任宣傳部長。劉寧一、劉順元出獄后,有一段時間在南京幫助工作,以后被派往上海。11月,劉順元又由上海被派往浙江,到嘉興因火車不通,折回南京,以后去了武漢。由蘇州出獄的張愷帆、林李明等六人,因找不到組織關系,就同到張的家鄉安徽無為搞抗日宣傳。他們在無為聽到中共在南京設有辦事處的消息,主動寫信來聯系,辦事處發電報要他們來寧。后來,派張愷帆回家鄉工作。11月,又派李世農去無為,同張愷帆、桂蓬組成皖中工委,李世農任書記。黃文杰對他說:“你們先成立皖中工委,恢復一個縣的組織就建立縣委,有三個縣委就組成特委,有三個特委就成立省委。”到1938年五六月,成立了安徽省工作委員會,由彭康任書記,李世農任組織部長。當時,黨的許多工作不但對外是由辦事處聯系,對內有許多事情,如恢復黨組織問題,也都是用辦事處的名義傳達、布置。

經過這一段建黨工作,我黨在長江中下游的活動,又重新活躍起來。

開辟宣傳陣地與開展統戰工作

在國民黨統治區出版黨報,也是我黨與國民黨長期交涉的一個問題。因為陳立夫堅持不允許我黨公開辦報,一直未能解決。當時南京辦事處主要靠散發《解放》周刊和油印宣傳品以及鄒韜奮主辦的《抵抗》三日刊等,不斷宣傳我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和各種政治主張,宣傳八路軍前線的戰績以及傳達各種消息。9月下旬,經過交涉得到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邵力子的同意,開始在南京籌辦《新華日報》。因為邵力子對中共的態度比較溫和,所以問題比較容易解決。新華日報社由出獄不久的潘梓年負總責,有章漢夫、許滌新、徐邁進、吳敏(楊放之)等參加。經理部由我負責,還有壽松濤、賴祖烈等參加工作。籌備期間,我出面請于右任先生寫了《新華日報》的報頭。此外,由王超北到上海買了大批白報紙;又在中山路租了一處房子作為營業部,還通過地下黨員沙文威(史永)請原南京《朝報》的同學租到一個印刷廠。這些籌備工作已大體就緒,但因戰局逆轉,邵力子打電話給潘梓年,要他等撤退到武漢以后再籌備出版。因此,潘梓年、章漢夫、楊放之、徐邁進等人在10月19日就離開南京前往武漢籌備。《新華日報》是在1938年1月11日在武漢正式創辦出版的。因為在南京不能出版,所以就把買來的大批白報紙,還有其他一些物資,派賴祖烈、壽松濤、錢生甫押車運往西安,再由西安設法轉運延安。為這件事,我曾親自出面交涉,到鐵道部和下關車站聯系。這時,下關碼頭已極為擁擠,還隨時有敵機空襲。我找到下關車站的站長,讓他協助,他們很快調撥了車皮。搬運工人們聽說是八路軍的東西,他們不辭辛苦,不怕空襲,而且只肯收一半運費。工人們講:“擁護抗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這里,可以看出八路軍抗日,到處受到人民群眾歡迎和擁護的情景。

這個時期,我黨的統戰工作還比較多的是與國民黨上層人物接觸。周恩來在南京與宋美齡、宋子文、邵力子、張治中、孫科等來往比較多。他同蔣介石談判,就是在孔祥熙家中。周恩來、朱德、葉劍英因北伐時期,同國民黨高級將領、黃埔軍官接觸很多,有不少熟人。周恩來在南京時,白崇禧、黃琪翔都曾到他的住處拜訪或回訪。朱德也曾到龍云住所拜訪龍云。葉劍英因參加軍隊將領的宴會,也接觸許多高級將領。他在軍事會議上,幾次闡述了我們黨在對日作戰問題上的戰略思想。在南京,我們辦事處沒有電臺,就是借用第二戰區閻錫山駐京辦事處的電臺。

除了對上層人士的統戰工作外,我們在日常工作接觸中,也做統戰工作。當時南京辦事處要向國民黨軍需署及兵工署領取軍餉及軍械,還要采購物資轉送延安。向軍需署領餉是由我負責的,每月軍餉大約是50萬元。領餉的手續很煩瑣,要填寫五聯單,蓋17個圖章。因為當時軍需署長周駿彥,曾任兩浙(浙東、浙西)鹽運使,軍需署里鹽運使署的人不少。我因曾在鹽運使署工作過,所以周駿彥和他下面的許多工作人員與我都是熟人。通過這個關系,工作聯系比較方便。我們采辦的布匹、紙張、軍鞋、藥品等,都是通過火車運往西安轉運延安或前線的。對這許多物資或軍用品,只要說是八路軍的,車站很快就給我們撥車皮。當時同鐵路及軍需、兵工、軍醫等各方面聯系工作,都比較順利。

南京辦事處當時已十分注意對青年的工作。在抗日救亡的形勢下,大批革命青年詢問如何去延安。辦事處就在《抵抗》三日刊上以公開答問的方式,詳細介紹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的情況。有些青年到解放區去,辦事處為他們開介紹信。這時八路軍的通行證,是沿途通行無阻的。

我們在傅厚崗66號(現在是青云巷41號)大約待了三個多月。1937年8月間,周恩來、朱德、葉劍英到南京參加國防會議時住在傅厚崗姚琮的公館。姚琮是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辦公廳的副主任,負責接待。因此,就在姚宅的附近找到這所張伯苓的公館。當時住在傅厚崗的有秦邦憲、葉劍英、李克農,還有我和童小鵬、齊光、李應吉、吳志堅、康一民等。袁超俊在10月下旬,由上海到南京就留在辦事處工作。黃文杰、劉順元、王鶴壽、錢瑛、方毅、喻屏、夏之栩等搞黨的工作,住在西流灣1號。

1937年11月12日上海失守,19日蘇州又淪陷。國民黨政府在20日宣布重慶為陪都,遷都重慶。同時國民黨的行政院和軍事委員會一些主要部門都遷往武漢辦公。因此,八路軍南京辦事處也決定分批撤往武漢。

《新華日報》的人員在10月19日已先期赴武漢。秦邦憲是同章漢夫一起乘船先去武漢的。我和齊光、李應吉、康一民、夏之栩等在11月19日乘火車赴徐州經鄭州轉赴武漢。葉劍英、李克農在11月20日寫信給毛澤東和張聞天匯報,信中說:“在現在的情況底下,京中負責人員均已離京,我們留此已無意義,將于22、23日由陸路經蕪湖轉赴武漢,小廖(指廖承志)同行,錢之光等先頭人員業于19日前赴武漢。《新華日報》在京已無可能開辦,報館人員均先赴武漢,漢夫先去,梓年隨后亦到,到武漢后即繼續辦理合法手續。”

葉劍英、李克農、廖承志、童小鵬、袁超俊、吳志堅還有司機王應絮共七人,于11月底乘兩輛舊小轎車由南京經蕪湖、南昌、長沙轉赴武漢,在12月10日到達長沙。因為汽車壞了,袁超俊、王應絮留在長沙修車,葉劍英等改乘船去武漢。南京于12月13日陷落。

八路軍南京辦事處雖然從成立到撤退總共不足四個月的時間,但我們黨在此期間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的領導下,在兩黨談判、建黨、軍隊改編、統一戰線以及宣傳與動員群眾等許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我黨政治上高瞻遠矚,八路軍在前線旺盛的戰斗意志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所取得的光輝戰績,我黨工作人員艱苦樸素、同群眾打成一片的革命作風,拆穿了國民黨長期歪曲我黨形象的反動宣傳,給國民黨統治區帶來了嶄新的革命氣象。各階層人民群眾,包括許多國民黨上層人士,都對我黨另眼相看,加深了對我黨的認識,對我黨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這段時間的工作為我黨進一步團結廣大群眾,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下了基礎。

(編輯 王世英)

猜你喜歡
南京
南京比鄰
“南京不會忘記”
環球時報(2022-08-16)2022-08-16 15:13:53
南京大闖關
江蘇南京卷
學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2
南京·九間堂
金色年華(2017年8期)2017-06-21 09:35:27
南京·鴻信云深處
金色年華(2017年7期)2017-06-21 09:27:54
南京院子
電影(2017年1期)2017-06-15 16:28:04
又是磷復會 又在大南京
南京:誠實書店開張
南京、南京
連環畫報(2015年8期)2015-12-04 11:29: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人人艹人人爽|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综合色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成人|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毛片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久久婷婷六月|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亚洲午夜综合网| 在线中文字幕网|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国产|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日本色综合网|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色图欧美|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四虎综合网|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精品1区|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2014|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第1页|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国产www网站| 欧美不卡二区|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a天堂视频|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a|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AV老司机AV天堂|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