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祖
編者按:張自忠,字藎忱,漢族,山東臨清唐園村人。1933年長城抗戰時,任前線總指揮。1937年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北平市市長。1938年3月參加臺兒莊戰役。同年10月,任國民黨第3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省宜城親率部隊對日軍作戰時壯烈殉國,享年49歲。他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在戰場上犧牲的最早一位集團軍總司令。后被國民政府追授為陸軍二級上將軍銜。國民政府在1942年12月31日,明令其入祀全國忠烈祠。1944年8月,宜城縣改名自忠縣,以資紀念。1946年,獲國民政府頒榮字第一號榮哀狀。1947年3月13日,北平市政府頒令將鐵獅子胡同改為張自忠路。2009年,張自忠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14年8月,被民政部公布為抗日英烈。
我的祖父是抗戰時為國捐軀的愛國將領張自忠將軍。早在七七事變前,祖父在29軍與宋哲元軍長和馮治安、趙登禹將軍等在長城喜峰口、羅文峪對日軍展開夜襲,用大刀殺敵無數,從此《大刀進行曲》響遍全國,我的二哥適逢其時出生,小名就叫喜峰。
1937年底,祖父被任命為59軍軍長,這是一個至為重要的轉折。正是這個轉折給他帶來了展現他作為一名愛國將領譜寫壯麗史詩的機會,從此祖父開始了他一生中最為璀璨輝煌的時期。
抗戰初期,日本的軍事力量極為強大,在七七事變后一年多的抗戰歲月里,中國軍民雖奮勇殺敵,終因國力太弱,武器落后,華北、華東、華南先后陷落。
祖父統領59軍僅兩三個月后就爆發了臺兒莊大戰。祖父以劣勢裝備卻一戰淝水、再戰臨沂、三戰徐州、四戰橫川、五戰隨棗。最激烈的戰斗是臨沂保衛戰。臨沂是魯南重鎮,是日軍西進臺兒莊的必經之地,其得失對全局影響頗大,因此日軍勢在必得!進攻臨沂的是日軍王牌部隊,原關東軍參謀長板垣征四郎統領的日本第五師團。當時臨沂守軍告急,59軍奉命增援,緊急行軍,一晝夜達90公里。在臨沂與板垣師團激戰七晝夜,硬是在臨沂阻止了板垣、磯谷師團在臺兒莊的會合,致使磯谷師團孤軍深入,從而為臺兒莊大捷奠定基礎。由于磯谷師團被圍七天七夜,日軍參謀部嚴令板垣務必占領臨沂。日軍大炮猛轟,將臨沂大半夷為平地;裝備精良的日軍像瘋狗一般對臨沂猛沖,當時我守軍傷亡極為慘重,王秉璋部據守藤縣,戰至最后全部壯烈陣亡。面對日軍優勢的炮火及瘋狂的進攻,59軍司令部高級指揮官都主張撤退,戰區參謀長徐祖詒也同意59軍撤出戰斗,轉移郯城休整。可是祖父卻瞪圓雙眼,下令死守,決不撤退。臨沂之戰稱得上“尸山血?!薄肮砜蘩呛俊保虺隽宋覈娒竦闹練猓嵴窳酥袊娒窨箲鸨貏俚男判?。臨沂之戰俘獲大量戰利品、彈藥、衣服、食品、信件,還有板垣征四郎本人的呢子大衣及印章,可見這位日本“鐵軍”統帥倉皇逃跑時的狼狽不堪之狀。沒有在臨沂頂住板垣部隊的瘋狂進攻,就絕不會有臺兒莊的大捷。板垣兵敗臨沂,大失顏面幾次自殺未遂。就是這樣的敗軍之將居然日后還升任日軍總參謀長。后來板垣又兩次和祖父交手。歷史是最公正的,板垣征四郎這名戰犯,在1948年被東京國際法庭處以絞刑,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

1938年3月下旬,臨沂臺兒莊大戰奏捷,蔣介石欲擴大戰果,從全國調集45萬兵力聚集徐州地區,想和日軍展開決戰。但日軍極其詭詐,立即調整戰術,調集30萬大軍包抄徐州,形勢對我極為不利。為保存實力減少傷亡,國民黨部隊全面后撤,此時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命令59軍殿后,掩護大軍撤退。為保護友軍安全撤退,祖父所率59軍在蕭縣、蚌埠與追來的日軍整日苦戰,保證大部隊的成功突圍。59軍做出極大的犧牲,祖父也因此名聲大振,受到國民政府的嘉獎。
1939年4月中旬,日軍約10萬兵力在岡村寧次率領下,欲將五戰區主力殲滅。連日作戰,日軍連連突破防線,相繼占領棗陽、高城等地。為振奮士氣,祖父冒著大雨東渡襄河督戰,全力挽救危局。在田家集,當日軍耀武揚威向著板橋方向浩浩蕩蕩而來時,我軍伏擊部隊一聲令下全線開火,日軍措手不及人仰馬翻,全然沒有“皇軍”的傲氣。輜重團大部分被殲,失去輜重的日軍渡襄河的計劃未能得逞。
祖父指揮的右翼兵團全力反擊,日軍補給發生困難,被迫停止北進,此役明顯緩解了中國軍隊的被動局面!
蔣介石在給李宗仁的電報中說,張自忠在襄河東岸指揮二神廟、豐樂河、陳家集、亭子山、方家集、峪山之線我軍猛力側擊向北突擊之敵,迭有斬獲,戰況順利。由于中國各路友軍的總反擊,日軍全線后退,我軍相繼收復棗陽、桐柏。至5月23日,隨棗戰役結束。
1940年5月,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的運輸線,日軍集結30萬人又對五戰區發動進攻,史稱“棗宜會戰”。面對即將來臨的新的大戰,祖父親筆告諭33集團軍各師各團主官,激勵他們奮勇殺敵。幾經苦戰,終因日軍火力太猛,我軍多次受挫,祖父不顧33集團軍高級將領的勸阻,再次冒著極大的危險,東渡襄河督戰,這是他第四次東渡襄河作戰,經過兩三天的努力逐步控制局勢,河東廣大將士得知張總司令親臨前線督戰歡欣雀躍,士氣振奮。但日軍增援部隊也在源源不斷開赴戰場。5月15日,祖父率領的特務營及440團共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軍圍困在十里長山的南瓜店的山坡上。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一晝夜發動九次沖鋒。在援軍未到的情況下,祖父仍率官兵浴血奮戰,生還的希望越來越少,但仍派人護送蘇聯顧問安全撤離。16日,祖父自晨至午,一直奮力指揮作戰。午時左臂中彈仍頑強堅持。至下午四時左右,祖父奮不顧身頑強抗敵,終因身體多處受傷壯烈殉國!
祖父壯烈殉國那年,恰逢我出生,故取名紀祖。1950年,我家住上海陜西路華業大樓,對面住的是當時59軍參謀長李文田先生。那年我10歲,有一天李先生告訴我,當年在南瓜店的山上,祖父身邊跟著59軍多名高級幕僚,其中包括李文田,并剩有400多名戰士和機槍連,李文田裹著軍大衣和十余名護衛從后山滾下山坡,得以保全性命。李文田說:“我多次死拉硬拽,你爺爺就是不走,他完全有機會逃生,卻決一死戰?!弊娓刚潜е貏俚男拍钆c敢死的決心同侵略者血戰到底,不惜慷慨犧牲以身殉國。
祖父殉國以后,國共兩黨均給予極高的評價。蔣介石的題詞是“英烈千秋”,毛澤東的題詞是“盡忠報國”!
國民政府曾為祖父頒發榮字第一號榮哀狀。新中國成立后,民政部批祖父為“革命烈士”?,F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漢等城市設有“張自忠路”“自忠小學”等,以紀念祖父張自忠將軍。
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全國舉行了“雙百”人物評選,祖父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我們深深懷念敬愛的祖父,也告慰祖父,您是民族的英雄,人們永遠銘記著您。(編輯 韓冬梅)
(作者是張自忠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