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麗
(甘肅省蘭州市蘭州軍區機關門診部 甘肅 蘭州 730000)
老年慢性病是指發生于老年群體、不具備傳染性、發病持續時間較長的疾病,比如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嚴重的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老年慢性病的發病率表現出不斷升上的趨勢,加強老年慢性病的保健管理已經成為醫院工作的重要內容。本文就選取了1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護理干預方法對保健管理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取我院保健康科2012年10至2014年9月期間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8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90例,對照組中有男性55例,女性35例,年齡62-84歲,平均年齡為(71.3±4.1)歲,在病情上,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其它慢性病分別有45例、19例、13例、8例和5例;觀察組中男性有58例,女性32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為(69.8±3.7)歲,在病情上,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其它慢性病分別有43例、20例、11例、10例和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情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根據患者病情類型,給予相應的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給予與對照組相同的常規護理,同時采用護理干預的方法進行保健管理,其具體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2.2.1 健康指導向患者講解慢性疾病的各種相關知識,使患者掌握自身病情的具體情況,并知道相應的注意事項、禁忌等,從而提高患者對病情的認知,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避免各項危險因素,將其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1.2.2.2 心理護理慢性病患者經常承受病痛的折磨,這就容易使患者出現暴躁、憂慮等情緒,情緒大起大落現象比較容易出現,導致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療或者護理,給其病情的恢復造成阻礙。因此,心理護理就非常重要,護理人員應該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使患者保持平穩的心態,積極配合各種治療措施,以縮短患者恢復時間。
1.2.2.3 飲食護理許多慢性疾病是由于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而養成的,與飲食有著較大的聯系,比如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所以,要根據病人病情給予其相應的飲食護理,按照醫囑調整患者的膳食結構,平衡營養的補充,禁止患者食用容易導致病情變化的食物。
1.2.2.4 康復護理慢性病的恢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且恢復過程中如果不能堅持,經常如意出現反復問題,因此,還需要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通過對患者不當行為的制止,督促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對患者病情進行檢查,并根據患者病情好轉程度及時調整治療和護理的方案。
1.3 評價指標(1)護理干預效果的評價:可以通過患者好轉情況和健康知識掌握水平來體現,在評價上,需要根據患者不同指標的變化來確定,根據常見慢性病種類,可以通過測量患者血壓和血糖變化情況來體現,血壓需要比較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血糖為患者空腹血糖值,其正常標準依次分別為:≤18.6kPa、≤12.0kPa和3.6 -6.1mmol/L[2];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主要通過患者問卷考查的方式來進行,其內容包括冠心病、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病各方面的知識,以100分為滿分,在護理前后分別進行。
(2)患者對保健管理滿意度的評價: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其內容包括護士護理專業水平、護理工作態度、健康教育指導能力和患者服藥依從性、生活習慣情況以及病房衛生等各個方面,滿分也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的數據用統計學軟件18.0進行統計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以t來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干預應用的效果比較
在經過半年的保健管理之后,觀察組在健康和病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血糖和血壓降低幅度上都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詳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健康和病情掌握程度與血糖血壓降低程度比較
2.2 患者對保健管理滿意度的比較
在經過了半年的保健管理之后,觀察組患者對保健管理滿意程度平均為(93.51±6.35)分,而對照組的平均得分為(74.03±4.38)分,對比可知,觀察組患者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老年慢性病的特點為病程偏長、花費的治療時間較多,且容易出現反復,難以通過手術等治療完全康復,最佳的治療方式是通過保健管理來控制病情的發展,降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痛楚[3]。
在本組研究中,對照組只采用了常規的保健管理方式,觀察組在常規基礎上采取了健康指導、心理護理和飲食護理等護理干預方法,在經過了半年的保健管理之后,觀察組患者的健康和疾病知識掌握程度、空腹血糖降低幅度、收縮壓和舒張壓改善情況都明顯超出了對照組,這一結果表明,護理干預的方式能夠縮短患者恢復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同時,根據滿意度調查問卷的結果可知,觀察組對保健管理的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的方式能夠使保健管理更被患者所認同。
綜上所述,在老年慢性病保健管理中使用護理干預的方法,能夠提高患者對健康和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恢復,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也能夠提升患者對保健管理的滿意程度,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使用的方法。
[1]胡俊紅,賀樹鳳,王紅英,等.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管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6(8):2167-2169,2170.
[2]王海燕.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74 -75.
[3]魏紅麗.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1,06(33):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