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東起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山西絳州澄泥硯研制所與山西運城市委黨史研究室、新絳縣委黨史研究室再度攜手,于2013年初啟動了絳州澄泥硯抗戰系列的創作工作。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得到了上級黨史部門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在設計方向和圖案設計上得到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同志和第一研究部原副主任、巡視員李蓉同志諸多建議和具體指導。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創作,最終形成絳州澄泥硯“抗戰系列”。
山西絳州澄泥硯始創于唐代(公元618--907年),曾為“貢硯”。與端、歙、洮硯并稱為中國“四大名硯”,是“四大名硯”中唯一的陶硯,史稱“三石一陶”。它以沉淀千年的汾河灣泥為原料,經特殊燒制而成。質堅耐磨,觀若碧玉,撫若童肌,貯墨不涸,積墨不腐,歷寒不冰,呵氣可研,備受歷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乾隆皇帝贊譽“撫如石、呵生津”。
澄泥硯制作主要工序為:將采掘來的河泥放在絹制的籮中數次過濾,濾出極細的澄泥,再經揉泥、制坯、雕刻、砂磨、入窯燒制、出窯等70余道工序。一方硯從選泥到制成,至少需要近一年的時間。在燒制過程中,因受季節、風力、窯溫、窯變等因素影響,成品率一般在30%到40%之間。
絳州澄泥硯是硯臺行業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2003年至2012年4次蟬聯中國文房四寶最高榮譽“國之寶”稱號;2008年獨家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至2014年5次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手工藝品徽章”。
近年來,絳州澄泥硯研制所致力于以硯臺為載體,反映現代文化、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的創作,先后創作了“東方之冠硯”、“和諧硯”、“精忠報國硯”、“荷塘月色硯”、“關帝讀春秋硯”、“奧運硯”、“百石老人硯”等20余款反映不同主題的硯臺,特別是為紀念建黨90周年,與黨史部門聯合創作的“紅色革命圣地系列硯”(6方)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次,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創作,最終形成的絳州澄泥硯“抗戰系列”共22方,將限量70套。主題硯為“同護和平硯”。在主題硯下,分四個系列:延安系列(4方:延安寶塔硯、南泥灣硯、七大會址硯、抗大硯);共產黨抗戰系列(9方:瓦窯堡會址硯、紅軍東征硯、平型關硯、王家峪總部硯、磚壁總部硯、黃崖洞硯、百團大戰硯、抗日游擊隊硯、左權硯);國民黨抗戰系列(4方:江橋抗戰硯、長城抗戰硯、盧溝橋抗戰硯、四行倉庫硯);盟國互援系列(3方:飛虎隊硯、遠征軍硯、蘇軍出兵東北硯),最后是抗戰勝利硯——南京受降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