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學校開足球課了嗎?作為世界“第一運動”,足球一向深得人們的喜愛。不過除了踢球,你還知道哪些關于足球的知識呢?讓我們來考考你吧!
在英國,人們早在12世紀就開始舉行足球比賽。但那時不光對踢球的人數沒有限制,連球場都沒有。主持“球賽”的人把球往天上一扔,雙方就一擁而上,你爭我搶。而且人們不是把球往球門里踢,而是往對方住的鬧市區里踢!結果,每場球賽都像一場戰爭一樣,踢得人仰馬翻、房倒屋塌……
1848年,英國倫敦的兩所著名大學——牛津和劍橋之間開始舉辦“文明”的足球賽。因為當時學校的每間宿舍里住有十個學生和一位教師,他們就以這11人組成一隊,進行宿舍與宿舍之間的比賽。后來,他們在比賽時制定的一些規則就成為現代足球賽的通用規則,包括每隊上場人數為11人。
這個問題很簡單!找個足球來數數不就知道了?只要你別把自己數花了眼睛……其實,如果你懂得一點幾何知識的話,完全可以用一道算術題來解決。因為每個足球都是由黑色的五邊形和白色的六邊形組成,而且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一塊黑色五邊形的邊都與白色六邊形相鄰,而每一塊白色六邊形卻只有3條邊與黑色五邊形相鄰。
如果我們設x為黑色圖形的數目,而y為白色圖形的數目,則黑白圖形相鄰邊的數目=5x=3y。因此足球面上的“黑白比”為:x:y=3:5。利用這個比值,我們只需要數出黑色的五邊形有12塊,由此就可計算出白色的六邊形有20塊,而整個足球上的皮塊總數為32塊。有趣的是,這也是世界杯決賽入圍球隊的數量。
這個……用打氣筒打到球鼓起來就行了吧?哼,回答得真不專業!根據國際足協的規定,足球比賽的用球,圓周不得多于71厘米或少于68厘米。球的重量在比賽開始時不得多于453克或少于396克。充氣后,足球里的氣壓應相等于0.6~1.1個大氣壓力,即相當于600~1100克/厘米2——當然,每個足球在出廠的時候,已經做過精密的檢測,都能達到這個標準。你拿過來直接踢就可以了。
1985年,科學家們在研究星云中的碳塵時,從里面分離出了一種新的碳分子。它的結構既不像金剛石那樣由許多正四面體組成,也不像石墨那樣由許多正六邊形組成。而是一種未知的形態。化學家們做了很多實驗,卻還是不能破解這個秘密。
不久,其中一位化學家應邀去參觀加拿大蒙特利爾的萬國博覽會,他注意到博覽會上的美國展館采用了足球形狀的設計。整個建筑由一個個正五邊形和正六邊形的框架組成。頓時受到了啟發。很快,這個設想就被證實了:這種叫做C60的碳分子果然具有這種和足球一樣的分子結構。因此,它就被稱為“足球分子”。
直到1966年的世界杯比賽,足球場上的裁判還是用口頭來向犯規的球員提出警告,再由裁判委員會記錄下來。但因為球場太大,球員們又踢得熱火朝天,經常聽不清楚裁判的警告。很多人直到比賽結束后才知道自己已經犯了多少次規。這也讓判罰失去了意義。
一天,一個名叫阿斯頓的蘇格蘭裁判從溫布萊球場開車回家。他偶然注意到路邊交通燈的紅色和黃色信號,因此受到啟發:可不可以把這種標記用在球場上呢?于是,他向國際足協建議設立紅黃牌制度。1970年的墨西哥世界杯上,裁判們開始正式使用紅黃牌進行判罰。蘇聯球員洛夫切夫成為足球史上第一個吃了黃牌的隊員。4年后,在聯邦德國舉行的世界杯上,智利隊的卡斯澤里領到了足球史上的第一張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