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
(西藏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以干部培養為突破口,推進西藏縣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張慶
(西藏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人才匱乏一直是西藏縣域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在推進西藏縣級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把握人才培養作為一個重要任務來抓,切實提高干部的業務水平和道德修養,實現干部素質的整體提升。
西藏;縣政府;治理能力
隨著“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的提出,全國各省各地區政府都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西藏作為我國的一個重要行政單位也必須投進改革的熱潮之中去,扎實推進西藏地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西藏各縣政府作為連接基層和省市政府的橋梁,在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地位尤為重要。目前西藏各縣政府在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人才匱乏,在未來的改革中,如何培養一批優秀的干部隊伍直接關系著西藏縣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步伐。
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總書記提出了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概念,習總書記強調制度執行力是治理能力的集中體現。換句話說制度執行力是治理能力的內核是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而人是制度執行的主體,在好的制度最終還需要人來執行,是制度執行的直接承擔者①。因此,推進西藏縣級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目標就是提升縣政府干部的素質。
素質,它既是心理學概念也是哲學概念,作為哲學概念指的是人的“品質”或“質量”,主要包括人的才能和品德,這些在活動過程中直接表現為人的能力。因此,干部素質一般包含兩個方面,業務水平和道德修養,也就是我們說的“德才兼備”。干部的業務水平是干部工作能力的直接表現,只有具備高超的業務水平,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
一個優秀的干部一定會具備高超的業務能力,但是一個業務水平高的人不一定是一個優秀的干部,因為一個優秀的干部同時還要具備高尚的道德修養,道德修養決定了一個干部的工作方向和目的,只有那些具有高尚道德修養的干部他們在工作中才會時刻保持正確的工作方向和目的。春秋時管子說過,官職“授有德則國安,授無德則國亂”,漢代王符進一步闡述曰:“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習總書記也多次強調做官先做人,從政先立德,要求黨員干部做人要有人品,在當官實踐中把做人與做官統一起來,把做人的過程作為完善自我人格、夯實從政基石的過程,把做官的過程作為踐行為民宗旨的過程。
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培養了大批的優秀干部,為西藏的基礎建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與內地相比,西藏的人才儲備還不足,還缺乏高素質的干部,尤其是縣鄉以下地區,人才缺乏問題越突出。具體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條件艱苦,難以吸引外來人才
西藏自治區地處我國東南邊陲,海拔高,自然條件艱苦,特別是縣鄉地區,條件就更加艱苦,優秀人才往往選擇省會和各區政府所在地這些條件相對好的地方工作,像縣一級這樣的小城鎮很難吸引優秀人才前來工作,即便是有一些甘于到縣區奉獻的內地干部由于無法適應高寒缺氧的高原環境只能選擇離開,這就造成了西藏各縣區政府干部隊伍總體素質偏低。
(二)經濟落后,教育水平低,人才培養困難
西藏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整體教育水平低,尤其是各縣鄉地區教育設備缺乏,配套差,教師隊伍水平不高,教學手段落后,致使教育水平低,很難培養出優秀人才。另外,廣大西藏縣鄉地區學生從小生活在本民族獨特文化之中,使用藏語交流,很少使用漢語甚至沒接觸漢語,因此,在入學后接受漢語教育時無外乎學習一門外語,這就增加了人才培養的困難性,影響本民族的干部素質的提升。
(一)積極吸引外部人才,充實本地干部隊伍
從當前西藏縣區的發展來看,在本民族優秀人才缺乏的情況下,積極引進外部高素質人才補充到干部隊伍中,對提高縣政府的治理能力是極其重要的,不但可以改善干部結構,同時可以增強干部活力。針對西藏各縣區條件較差要想吸引外來人才,首先要提高對外來人才的待遇水平,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通過高待遇來吸引人才;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干部升遷機制,保證外來人才在一定時期能能得到升遷;最后,要疏通人才向內地流動的渠道,保證外來人才在一定年限內能夠有機會到內地工作,或者為到內地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才能有效吸引外部人才到西藏艱苦的地方工作。
(二)加強現有干部隊伍的素質提升
在引進人才的同時,各縣政府部門還要努力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首先,是培養干部終身學習的意識,強化對干部的業務培訓和交流;其次,還要加強領導干部的實踐工作,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去總結經驗,提升處理問題的能力;再次,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通過定期對干部業務能力的考核,有效的防止干部對學習的懈怠,使領導干部的業務水平始終保持在一定高度之上;最后,加強干部的職業道德建設,在培養縣政府干部素質的過程中一定要培養德才兼備的干部,有效的推進西藏縣級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大力培養本民族的優秀干部
大力吸引外部人才充實干部隊伍,但是從長遠來看,西藏各縣區自然條件艱苦,很多優秀的專業人才無法適應這種條件,人才缺乏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解決西藏各縣的人才缺乏問題的關鍵是重點培養適應本地區自然條件的藏族干部。這就要求大力推進西藏地區的經濟建設,努力改善城鄉教育差距,加大對縣鄉地區的基礎教育投資,提高縣鄉地區的教育水平,為本民族優秀人才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注釋:
①李拓、童澤林:制度執行力——治理現代化的關鍵[J],《領導與科學》,2014(3).
[1]樊紅敏:轉型中的縣域治理:結構、行為與變革[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9.
[2]李拓、童澤林:制度執行力——治理現代化的關鍵[J],《領導與科學》,2014(3).
[3]李江林:扎實推進西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J],《新西藏》,2014(10).
[4]俞可平:論國家治理現代化[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3.
本文系西藏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科研項目“轉型期西藏縣級政權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MYYJS2015021)階段性成果。
C951
A
1671-864X(2015)05-0034-01
張慶(1983-),男,西藏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民族理論與政策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主義民族理論在西藏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