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娣
(宿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中國傳統裝飾圖案在現代室內空間中的應用
汪娣
(宿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中國傳統裝飾圖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審美價值,也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在現代室內空間中。論文通過闡述中國傳統裝飾圖案的特征,挖掘其文化內涵和深刻寓意,探討其在現代室內空間中的應用,總結出傳統裝飾圖案與現代室內空間的融合方式。
傳統裝飾圖案;現代室內空間;室內設計
中國傳統裝飾圖案是數千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寶貴財富,它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吉祥寓意,反映了古代人民的審美情趣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這些不同形式的裝飾圖案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將它們應用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可增強空間的藝術文化氛圍,表達空間深層次的內涵特征。
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我國不同的民族和地域產生了各具特色的圖案內容和形式,從形象上看,可分為動物紋、植物紋、人物紋、器物紋、幾何紋、文字紋以及由多種圖案組合而成的吉祥圖案,其中,動物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形象,如魚紋、鹿紋、喜鵲、蝙蝠、蝴蝶、鶴等;另一類是由民間想象出來而不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吉祥瑞獸,如饕餮、麒麟、睚眥、龍、鳳等。植物紋包括卷草紋、牡丹紋、蓮花紋、歲寒三友紋、折枝紋等。人物紋一般是歷史人物或神話傳說人物的形象,一般有八仙過海、伏羲女媧、福祿壽星等。器物紋較常見的有菱鏡紋、寶珠紋、如意紋等。幾何紋主要有方勝紋、龜背紋、冰裂紋、棋格紋、聯珠紋等。文字紋最常用的是回紋、萬字紋等。在運用這些傳統裝飾圖案時,人們還常常采用象征、比擬、諧音等手法來表達吉祥的寓意和美好的愿望,例如牡丹花被稱為花中之王,它色彩明麗、形態豐滿,象征著富貴吉祥;蓮花有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美譽,所以用來表達主人追求純潔高尚的品格;鴛鴦形影不離、雌雄成對,因此用“鴛鴦戲水”的圖案寓意夫妻幸福恩愛;將蝙蝠、壽桃、雙錢的圖案組合在一起,用以寓意“福祿雙全”;還有用帶有如意瓶耳的花瓶圖案諧音為“平安如意”等。
中國傳統裝飾圖案的藝術魅力不僅在于其較強的裝飾性,還在于其飽含了人們豐富的造物思想和美好的情感,體現了民間樸素的哲學觀,表達了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隨著當代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推崇和對生活空間質量的關注,越來越希望將傳統元素運用在室內空間中,來增強空間的藝術感和文化氛圍,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裝飾圖案逐漸被當代人們挖掘和利用,它們或被直接運用,或被抽象概括,或被變形歸納,最終作用于室內空間的頂面、墻面或地面,形成了獨具匠心的室內空間設計。
(一)中國傳統裝飾圖案在現代室內頂面上的應用
在現代室內空間的頂面上,中國傳統裝飾圖案較多地被作為裝飾元素加以運用,營造出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空間環境。值得注意的是,室內空間的頂面設計一般不宜過于復雜,以免造成空間的壓迫感,因此,在現代室內空間頂面裝飾上不應采用形式復雜的動物紋或人物紋,而常用的手法有兩種,一種是將傳統的幾何紋或文字紋直接重復運用在頂面上,例如回紋造型方正、氣質典雅,能夠體現出和諧端莊的形式魅力,在現代室內空間中,通常用它作為頂面四周邊飾,營造一種大方、正氣的空間氛圍。另一種是將稍顯復雜的植物紋、器物紋等圖案經過簡化和概括,提煉出典型的符號元素再作用于頂面,使空間既秉承傳統又不失新意,同時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
(二)中國傳統裝飾圖案在現代室內立面上的應用
在中國傳統的室內空間中,崇尚將繁復的裝飾圖案作為室內墻面或分割立面上的裝飾,以此來突顯空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然而在現代室內空間的立面設計中,通常將這些傳統圖案加以提煉重組,使其更加具有適應性。常見的手法是在保證傳統圖案形象整體特征不變的情況下,將其繁瑣的部分省略或簡化,使其形成新的設計符號,但又不失它原有的美感和裝飾性。對于一些較為簡單的裝飾圖案,如萬字紋,也常作為室內裝飾中的圖案形象,較多地作用于室內墻面、隔斷、屏風等立面上,“萬字紋是從佛教中幻化而來,在梵文中的意思是‘吉祥之所集’,將萬字紋運用在室內立面裝飾上能夠表達出萬福萬壽、綿長延續的吉祥寓意。”[1]另外,卷草紋圖案也常常出現在室內墻紙上,它們旋繞盤曲,使空間更加柔美和浪漫。這些傳統裝飾圖案在現代室內立面上的運用,加強了空間的文化氛圍,也突出了精致典雅的空間美感,使空間更加具有創造性和藝術性。
(三)中國傳統裝飾圖案在現代室內地面上的應用
在現代室內空間的地面設計中,通常將傳統圖案作用于地面石材或地毯、塑膠等材料上,如“用光面混凝土或細密的地面磚與深色水刷石相間鋪地,然后用白水泥來勾縫形成冰裂紋圖案”[2],在鋪地地毯或塑膠地面上,以花卉圖案居多,其中象征品質高潔的荷花形象、代表素雅清幽的蘭花形象以及象征富貴吉祥的牡丹形象運用最為廣泛。然而,在對它們的運用過程中,也應契合現代人的審美需要,對其中繁冗沉重的圖案形象進行簡化處理,使其保持大方明朗的格調,更加符合現代空間環境。
我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創造了美輪美奐的傳統裝飾圖案,它們內涵豐富、意義深遠,也為我們當今的室內設計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設計素材。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審美意識和對空間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傳統裝飾圖案在現代室內空間中的運用絕不能是生搬硬套的簡單堆砌,而應當是一個不斷互動、不斷融合的過程。我們應從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出發,深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和精髓,重視傳統裝飾圖案的內涵和寓意,利用現代的藝術處理手段對傳統裝飾圖案進行提煉或再造,使傳統裝飾圖案與現代室內空間環境達到完美融合,最終設計出高品質的現代空間。
[1]王小麗.中國傳統窗欞圖案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景德鎮:景德鎮陶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2013:24.
[2]高陽.中國傳統裝飾與現代設計[M].福州:福建美術出版社,2005:98.
TU238.2
A
1671-864X(2015)05-0046-01
汪娣(1985-),女,安徽宿州人,碩士,宿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