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鳳
(重慶市云陽縣天景中學,重慶 云陽 404500)
淺談在化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王興鳳
(重慶市云陽縣天景中學,重慶 云陽 404500)
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逐漸進入農村學校,在傳統的的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靠“一張嘴,一支粉筆”這樣原始簡單的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活動,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工具的帶動下,化學課堂更有活力。但在使用便利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在本文中就化學課堂多媒體的使用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多媒體;化學教學;傳統教學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農村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普遍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化學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豐富學生感觀材料、培養快速反應、拓展教學時空、誘發創新意識等方面有獨特的教學效果。但在認識和操作上亦存在某些誤區,在實踐中引起我們認真思考。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參與意識
興趣是求知的先導,沒有興趣,學生的主動參與將很勉強。營造一種能使學生主動參與、興趣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喚醒學生參與意識的前提和保障 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條件,興趣的提高離不開生動形象的經驗素材,而計算機集文字﹑圖形﹑圖像﹑ 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體,把靜態枯燥﹑難于理解的材料融于圖像畫面中,產生極富動感的動態畫面,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獲取知識。人的學習過程是通過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主要感覺器官把外界信息傳遞到大腦,經過分析,綜合從而獲得知識與經驗的過程。心理學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 來自視覺﹑來自聽覺,這兩個加起來就有94% 因此,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有助于學生增進記憶和提高學習效率。
(二)豐富的表現力,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形象地演示某些難以理解的內容,如用圖﹑表﹑動畫等展示動態的變化過程和、理論模型﹑或模擬演示某些實驗現象等,對一些在普通條件下無法實現或無法用肉眼觀察的現象,可以用多媒體生動直觀地模擬出來,引導學生去探索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將一些抽象的概念,復雜的變化過程和運動形式,以內容生動﹑圖像逼真﹑聲音動聽的教學信息展現在學生面前。錯誤實驗操作的后果如:稀釋濃硫酸時,將倒入濃硫酸,液體沸騰并飛濺出來。排水法收集氧氣時,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后將導管移出水面,從而引起水的倒吸,使試管破裂等。模擬微觀粒子結構及其運動:化學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電子等微粒運動的科學,而微觀粒子的運動又是肉眼所看不到,用手摸不著的,通常情況下我們只有借助于掛圖和簡單的球棒模型來示意,或靠學生的想象來理解,而微粒運動變化的過程卻無法充分展示,今天化學教師則可選用或設計相應的多媒體課件,演示這些微觀粒子的空間結構及其反應歷程。化學實驗軟件的應用,對于CO2的制取裝置進行組裝,能否發生馬上呈現,在第一時間讓學生記憶深刻,促進學生的思維培養,優化教學過程。
(三)巨大的容量,優化課堂時間
在傳統的的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靠“一張嘴,一支粉筆”這樣原始簡單的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活動,教學條件的限制下,很多的教學活動和新穎的教學計劃都無法實施而自從有了多媒體工具的引入,就大大改善了教學條件,多媒體代替粉筆、黑板、掛圖、模型等傳統教學工具 實現了以往無法實現的教學功能。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傳遞大量的教學信息,這是過去的傳統教學所不能比擬的,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的最大變化是學生獲得的資源大大增加了。例如:在期末復習階段,教師要在課堂上要進行全面的知識總結若在教學中使用事先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來輔助復習教學,則不但能增大化學課的教學容量,還能減輕教師的負擔,開拓學生視野,極大地提高了化學課的復習效率。
(一)過度的追求“容量”
大多數教師在最初使用多媒體的情況是用多媒體替代了板書﹑掛圖﹑實驗。而傳遞信息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教師語言﹑掛圖﹑實驗﹑多媒體等。現代技術設備每種媒體都有自己的特點﹑功能﹑但又有其局限性,一種媒體的局限性往往又可由其他媒體來補充,如果用電腦取代教師,大屏幕取代黑板,整節課都在播放講授內容,動態畫面等,這樣的教學,教師成了放映員,失去了“引導者”的作用,學生成了觀眾,喪失了,主體者的地位。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既不能只顧教師對學生的灌輸,應把濃縮出來的時間主要用于本課時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功夫,才能真正體現在教學中多媒體啟發思維、發展智力的效果。否則把時間花在趕課時、抓進度上,勢必是欲速而不達
(二)視頻實驗替代全部實驗
多媒體教學的一大優點,就在于能夠模擬,可以這樣說,幾乎所有基礎化學的演示實驗,計算機都能較好的模擬出來。模擬實驗對于豐富課堂教學方式來說,是一種好形式,但對于素質教育來說,忽視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生只有聽﹑看的過程,而沒有實際操作的機會 沒有思考的時間,無異于抹殺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與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馳。化學實驗是化學理論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是檢驗化學科學知識真理性的標準﹑在教學中,操作安全的化學實驗是必要的,是不可替代的。利用計算機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本末倒置。
(三)忽略板書
老教師都說:你一堂課講了什么內容,從板書里可以體現。板書也是學生對這堂課的整體印象。像化學式的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等化學用語教學,教師邊板書邊講解,可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正確的書,寫規則和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如果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也可以,很容易地指正學生的錯誤,這樣的師生互動,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多媒體以其豐富的內容,生動的畫面,巧妙的鏈接組合,多彩的演示效果等功能,強烈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充分展示了化學的魅力。它既有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又有傳統教學所沒有的負面影響,我們應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客觀規律,正確看待其利弊,做到多媒體與化學學科特點的有機結合,才能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達到最好的效果。
[1]吳海戈.淺談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應用的優點[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年 07期。
[2]邢國軍.淺談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J].魅力中國.2010年05期。
[3]姜長福.別被多媒體“牽著鼻子走”[J].學校管理.2010年01期”。
G633.8
A
1671-864X(2015)05-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