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輝

2015年8月,21世紀房車家族“房車歐亞之旅”車隊駛過挪威大西洋海濱公路
2015年8月,在挪威西海岸的“大西洋海濱公路”上,王續(xù)東和他房車家族的3位車友駕車隨地勢盤旋而過,車窗外、公路兩旁不斷變換的風景讓他們一再放慢行車速度,甚至忍不住停下來,支起車篷,沉迷其中。
王續(xù)東是北京露營者房車有限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也是房車旅行的愛好者。
2015年5月2日,他和車友從北京出發(fā),開始了這場歷時121天,途徑26個國家,累計行駛3.6萬公里的房車歐亞之旅,挪威是此次旅行的第29站。
近幾年,中國像王續(xù)東這樣的房車玩家越來越多,他們喜歡在路上的感覺,追逐一場場既無終點、亦無歸期的旅行。或者像候鳥一樣,隨季節(jié)上路,遇美景而停,如同一群優(yōu)雅的流浪者。
富人的游戲
“房車的雛形其實就是美國早期移民使用的大篷車。”中國旅游車船協(xié)會自駕游與露營房車分會(以下簡稱房車分會)副秘書長王碧卓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是一種起源于西方的生活方式。
一戰(zhàn)末期,一些崇尚自然的美國人把帳篷、床、廚房設備等加到家用轎車上,開著汽車去旅行,這應該算是早期的房車。
二戰(zhàn)后,隨著汽車的普及和公路網(wǎng)絡的形成,美國房車業(yè)得到迅猛發(fā)展,房車的設計也越來越舒適豪華,到1950年,拖掛型房車已經(jīng)由原來的自制小型罐裝房發(fā)展到近10米長的豪華別墅。
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房車生產(chǎn)和銷售達到了頂峰,并帶動了歐洲等發(fā)達國家房車文化的發(fā)展。
而中國人對房車的最初印象,大約來自于1999年上映的賀歲片《不見不散》。影片中的葛優(yōu)飾演的男主角開著房車住在美國的公園里,和女主角度過一段浪漫美好的時光。讓許多中國人對那個“車輪上的家”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之后,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成為房車玩家。
“有錢人”、“高端人群”是中國房車消費群體的第一個標簽。可以說這是一場富人的游戲,也是一種奢侈的生活方式。
一般而言,房車一定是家庭中第二輛、甚至第三輛汽車,需要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目前市場上房車的售價普遍在20萬~50萬元。以一輛售價30萬元的自行式房車為例,其一年的維修養(yǎng)護成本至少需要2萬元,還需要5000~10000元保險費用,再加上房車極高的油耗,每年花費將近10萬元。
王續(xù)東以此次房車歐亞之旅為例,給《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輛房車的油費、過路費、簽證費用、露營費等各項費用加在一起不超過50萬元,一般每輛車上4~6人,平均每人的花費在15萬元以內。
盡管這個價位并不算低,但他認為,如果選擇其他旅行方式,以同樣的花費,絕對無法去到那么多地方,也很難獲得同等愉悅度的旅行體驗。
換一種生活方式
但在王碧卓看來,這種奢侈與錢無關,也不是對經(jīng)濟條件的描述,而是對消費觀念和生活追求的定義。
在年齡上,中國的房車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40~65歲的人群中,其中50歲以上的房車車主占70%以上。
“這一群體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而且他們更注重生活質量,開始回歸自然。”王續(xù)東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更重要的是這些人處于半退休或退休狀態(tài),有大量的閑暇時間。
這與房車旅游特殊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系。房車旅游是一種更加閑適、隨遇而安的生活方式。
玩家們往往是常年在營地,他們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停下,生活一段時間,享受美麗的自然風光。“很多玩房車的人都是夏天到北方避暑,冬天到南方貓冬。時間太短體現(xiàn)不出房車旅行的樂趣。”王續(xù)東說。
而在美國,很多人選擇退休之后,賣掉房子,買輛房車四處旅行。

江蘇蘇州太湖一號房車露營公園露營體驗區(qū),提供全方位露營配套管家式托管服務
“目前來看,長江以北地區(qū)玩房車的人更多一些。”王續(xù)東說。這與人們的消費習慣、氣候條件、地貌特征和房車使用的政策環(huán)境密切相關。比如,目前房車玩家最多的四川省,就與它“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休閑文化有很大的關系。
優(yōu)雅的流浪
對于大多數(shù)選擇房車旅游的人來說,一旦房車啟動,便是一場不設終點、沒有歸期的旅行,也是一段優(yōu)雅的流浪之旅。
“房車旅行追求的是隨性和自由。”王續(xù)東說,可以隨時出發(fā),也可以在任何地方停下。
今年65歲的張藏虎是河北省衡水市的一名退休干部,如今他已經(jīng)習慣了開著房車的旅居生活。2015年4月,為了參加上述房車家族的房車歐亞之旅,他以舊換新,買了自己的第二部房車。
“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一直是張藏虎的心愿。退休后他終于有了這樣的機會出去走走。但是幾次跟團游下來,行程匆匆、走馬觀花,累且玩得不盡興,讓他很失望。
于是他開始尋找新的旅游方式。2011年,他通過網(wǎng)絡留意到了房車,當年還帶著妻子專程參加了當年的北京房車展。“當時就覺得不錯,回去跟家人商量后就買了一輛。”張藏虎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現(xiàn)在,每年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張藏虎和妻子都旅居在外。他告訴本刊記者,他的房車就像是另外一個家,備有齊全的日常生活用品,“什么時候想出去了,開上車就走,但不會去想目的地。”張藏虎說。
夏天就往北走,去內蒙古,看看歌曲詩詞中描繪的大草原;或者去東北,領略一下小時候課本上贊美的大興安嶺和北極光;冬天就往南走,去云南、去三亞。
“這幾年,除了新疆、西藏、甘肅和臺灣我們沒有去過,中國的地方我們都去過了。”張藏虎自豪地說。
2015年,他又帶著妻子來了一場房車歐亞之旅,開著房車走過了亞歐26個國家。
遇到喜歡的地方,張藏虎和妻子就會停下來,小住幾天,或者幾個月。“我們有一半的時間是停下來的。”張藏虎說。
如今,8月份結束歐亞之旅回國后,張藏虎和妻子還一直停在位于房山區(qū)的北京房車博覽中心的露營地。“過段時間北京的天氣冷了,我們可能就要南下。”張藏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