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苑 軒
把航天夢鐫刻在巴山蜀水間
□ 苑軒
巴山蜀水藏巨龍,崢嶸歲月建奇功。勵精圖治譜新篇,敢破萬里乘東風。
這是一位部隊首長在視察四川航天基地時即興寫下的詩篇。它形象地表達了四川航天50年來的輝煌業績和精神風貌。
5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和正確領導下,幾代四川航天人在巴山蜀水間戰天斗地,默默奉獻,用忠誠和汗水為共和國的航天事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50年來,四川航天肩負強軍壯國的崇高使命,牢記為國鑄劍的神圣職責,在困難中崛起,在探索中前行,而今已成為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大科研生產聯合體之一。
50年來,四川航天人憑借著忠于祖國、勇于擔當、敢于獻身的愛國情懷和艱苦奮斗、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工作作風,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用實際行動創造了寶貴的三線航天精神財富和獨特的企業文化。
20世紀60年代中葉,國際形勢風云變幻。1965年,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了創建三線航天工業基地的偉大戰略決策,062基地就此開始創建。經過多次的選點布局,最終定點于四川大巴山腹地。廣大三線建設者滿懷激情和夢想,聽從黨的召喚,告別都市的繁華來到西部荒涼之地。選點勘查時,跋山涉水,餐風宿露;工程開始建設時,戰天斗地,艱苦創業;建成投產后,頑強拼搏,敢于創新。廣大三線建設者長期在大山深處默默奉獻、奮斗,“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就是對三線航天人的真實寫照。
進入20世紀90年代,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062基地順應時代的潮流,開始了規模宏大的三線脫險調遷工作。經過10余年的努力,四川航天的主體從大山深處調遷到成都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內。
2005年1月25日,062基地正式更名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這在四川航天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標志著四川航天實現了由單一生產基地向科研生產經營的巨大轉變。自此,四川航天踏上了加快自主創新、轉型升級的快車道。
從調遷前每年收入幾億元到而今年收入過百億元,調遷后,四川航天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15年5月,原國家計委三線調整改造辦公室主任王春才來院調研考察時認為:“四川航天的調遷改造是成功的,它是國家三線調遷的一個光輝典范。”
歷經三線建設、脫險調遷、調整改革和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的轉型升級發展多個階段,目前,四川航天已發展成為以國防裝備生產、宇航產品研制、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和服務業為主業,航天制造優勢突出、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我國重大航天裝備批生產基地、重要航天產品配套協作基地、戰術武器和宇航產品研制生產基地。
在四川航天發展壯大的偉大歷程中,廣大干部職工以國為重,艱苦創業,從航天傳統精神的養成到科研生產實踐的大膽探索,從加大能力建設到強化自主創新,從優化能力結構布局到促進軍民融合發展,從優質高效滿足國防戰略需要到做實做強航天技術應用產業,都取得了輝煌的業績。近10年來,特別是進入“十二五”以來,四川航天經濟規模平穩較快增長,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1.9%;利潤總額年均增長8.4%;全員勞動生產率實現了翻番;連續五年獲得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經營業績考核A級。
重大航天裝備生產能力不斷提升,重點任務圓滿完成。先后開展多項國家重點項目技術改造,提升了軍品科研生產能力,承擔并圓滿完成了型號生產、試驗及交付任務,開展了型號研制工作,配合完成了載人航天、嫦娥工程等國家重大航天任務。
戰術武器研制成效明顯,軍貿市場開拓取得重大進展。先后開發并形成了多種車載、機載、艦載,包含無控面殺傷和精確打擊,射程覆蓋范圍較廣的戰術武器系統。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實現多個軍貿項目合同簽約,合同額持續擴大,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和服務業體制機制不斷優化,資本運作成效明顯。建立了航天科技集團首家院級實體公司——四川航天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實現了軍民實質性分線運行。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收入由2010年的16.5億元發展到2015年的37.1億元(計劃),年均增長17.5%;服務業收入由2010年的13.5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48.4(計劃)億元,年均增長29%。

50年前,廣大三線創業者辭親別友,遠離繁華,來到大巴山這片熱土。在荒疏偏遠的惡劣自然環境下,住干打壘,睡牛毛氈,啃窩窩頭,喝山溪水,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建成了一座座廠房、一條條生產線,完成了黨和國家交給的歷史重任,在巴蜀大地上創造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航天奇跡。同時,四川航天在50年的發展歷程中創造了巨大的精神財富,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四川航天十分重視航天精神的傳承,持續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航天精神教育,大力開展文化實踐活動和專項文化建設,用航天傳統精神凝聚員工隊伍。
四川航天始終堅持核心價值,文明創建。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強基固本的基礎性工程,以文明單位創建為載體,抓好實踐推動,發揮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引領、道德規范作用。全院現有2個全國文明單位、2個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4個四川省文明單位、3個集團公司文明單位標兵、5個集團公司文明單位。創建了4個志愿者服務活動品牌項目,其中“百名黨員助學行動”、“愛心家教團隊”先后榮獲了團中央“全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獎”、四川省“十佳公益社團”等榮譽稱號。
四川航天始終堅持立足發展,思想領先。為營造良好氛圍,發揮思想導向作用,把全體員工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形成強大的精神合力,院黨委運用多種宣傳形式,突出教育主題,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牢記發展責任、政治責任、國防責任、社會責任,始終時刻保持思想上的艱苦狀態和憂患意識,始終冷靜清醒地看待成績和進步,始終辯證地看待問題和不足,始終堅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把全員的力量匯聚到發展這個點上,達到了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傳播正能量的積極效果。
四川航天始終堅持精神傳承、典型示范。2007年,四川航天在大山深處的舊址(現長征機械廠第一事業部所在地)建起了四川航天傳統精神教育基地,2008年成為航天精神教育基地,2010年成為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教育基地。如今,該教育基地已經成為展示航天精神的重要舞臺、接受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和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平臺。積極開展道德講堂建設,目前四川航天共建有企業道德講堂7個,天盛、燎原、烽火三個道德講堂已成為當地示范道德講堂或“特色道德講堂”。在50年的發展歷程中,廣大四川航天人以國為重,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航天精神的生動內涵,涌現了一大批愛崗敬業的先進典型,他們如群星燦爛輝映著四川航天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近10年來,四川航天先后獲省部級以上榮譽260多項,兩個典型入選“中國航天首屆十大最美航天人”,長征機械廠第一事業部先進事跡入選全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百家經驗。
50年,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里程碑,50年,更是一個向上攀登的階梯,一個繼往開來的新起點。在面向未來的偉大征程中,四川航天廣大干部職工將滿懷激情,攜手并進,在50年奠定的堅實基礎上,帶著光榮與夢想奔向充滿希望的明天,書寫四川航天光輝燦爛的新篇章,為續航天夢、鑄強軍夢、圓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