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娟
擁擠的交通、高樓林立的燕順路,噌噌上漲的房價,讓這個偏安北京一隅的小縣城,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走進售樓處,隨處可以聽見售樓員們滿懷信心地告訴你:再不買就來不及了,2萬/平米輕而易舉。燕郊樓市真的能上2萬嗎?它能否又像往昔一樣,房價在快速躥高后再次重跌?
兩個月漲了4000元/平米
燕郊房價現在漲成什么樣了,一組數據更能直觀表現。
截止7月24日記者實地采訪時,燕郊售價最高的樓盤是天洋城,開盤當天全部售罄,價格在16000元/平米,部分房源價格甚至達到1.7萬元/平米。
7月25日開盤的上上城理想新城二期,均價14500元/平米,相比5月30日10500元/平方米開盤均價,兩個月時間內每平方米上漲4000元。去年該樓盤均價7000元/平米-8000元/平米。
同一天開盤的燕郊嘉都,據銷售介紹,好的位置已經達到20000元/平米了。當天售罄。
匯福悅榕灣,8月初開盤,主力戶型包括49平米一居、84-91平米二居、115-127平米三居,價格待定。“預計在16000元/平米。”銷售向記者表示。
此外,據售樓人員的表示,坐落于高速路口北側的東貿國際,即將于8月推出的新樓盤,預計價位將達到16000-18000元/平米,創燕郊房價最高紀錄。

神一樣的燕郊
伴隨著房價跳漲,無房可賣也是燕郊樓市典型特征。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天洋城、夏威夷藍灣都已經賣完,下一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富地公寓的購房者也在等著下一期開盤。
一些置業顧問說,目前燕郊的存量住房基本已經被消化殆盡,而那些尚未動工或者銷售手續尚未齊全的項目,開發商想賣也賣不了。
近幾年來,燕郊房價忽上忽下,漲跌不斷。搜狐焦點的數據顯示,2009年底的燕郊房價大約在每平米六七千元,2010年5月隨著北京房價飛漲達到最高點,燕郊天洋城賣出過13000元/平米的價格,星河185賣出過11000元/平米的價格;而隨著2010年9月河北出臺限制外地人買房貸款政策,房價跌回8000元/平米;2010年11月“環首都”概念及燕郊地鐵的傳言使燕郊房價重回9000元/平米,隨即又下跌,2011年上半年燕郊房價基本維持在7000-8000元/平米且勻速上漲。2012年,隨著北京通州房價跳水,燕郊一手房單價也從2011年年底的8500-9000元/平米回落到7000-7500元/平米,其中降幅最大的樓盤是星河185,從均價8500元/平米直降至5500元/平米。
隨著利好政策頻出,2015年3月燕郊房價再次恢復到萬元水平。要說燕郊房價為什么漲這么狠,“通州利好”首當其中,地理位置上,燕郊與其一河之隔,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
從行政區來看,燕郊的地理位置被通州順義包圍,與北京僅隔潮白河,隸屬河北。從歷史來看,燕郊的房價一直跟著通州走,2012年通州房價1.6萬元/平米的時候,燕郊的房價大約8000元/平米,而如今通州房價2.2萬元/平米,燕郊房價也開始破萬了,燕郊的房價一直大約是通州房價的1/2,通州目前有多個項目在3萬元以上,未來有可能破4萬元的話,燕郊的房價是否也將站上2萬元時代?
未來,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發展緊密相關的北京區域,會集中在東南方向,即現在的通州、大興,會成長為典型的衛星城。分別與其鄰近的燕郊、固安等河北城鎮會受到較大影響。
“受北京6號線延伸至燕郊等交通配套設施改善的影響,燕郊房價還會上漲。”燕郊當地一家房地產中介人士向記者表示,從當地人均收入等方面來看,目前燕郊的房價在可接受范圍內。
缺乏產業支撐的暴漲
對于燕郊樓市這波漲價潮的原因,業內專家分析認為依然是北京政策利好、購房人群的溢出效應兩大因素在起作用,一旦遇到調整,仍會遭遇房價下調。
“目前政策利好真正影響的區域是通州,燕郊只是在享受溢出效應,影響有限,而且燕郊在產業支撐、規劃方面并沒有真正改善。我相信這一波燕郊肯定會上漲,但對于購房者來說,必須謹慎,一旦市場調整,降價是不可避免的。”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對記者表示。
近年來,因對開發商和物業隨意調價的不滿,業主小規模性抗議維權時有發生。當地居民告訴記者:“當地現在可以賣地賣房來增加財政收入,但是房地賣完了,我們這些人也老了,燕郊也沒有其他支柱產業,能否支撐起現在這30多萬“北漂族的“醫保社保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逢賢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燕郊除了房地產業以外,基本沒有其他較大規模的產業。雖然2010年被批準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但現在幾乎沒有成規模的高科技產業。
缺乏產業支撐,這意味著當房地產風光不再,當地政府財政收入將面臨極大困難。財政收入銳減,這將嚴重影響未來社會保障的投入力度。為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逢賢建議,燕郊應加快對接京津冀產業轉移,引進創新型企業和人才,實現差異性發展。
“目前最迫切的就是希望在交通建設方面能有一些實質性的措施。”一位居住在燕郊的北京白領對記者表示,由于限購,再加上當時的首付款也不多,結婚時就把房子選在了燕郊,然而每天上下班擠車簡直就是一種煎熬。如果協同發展建設能使住在燕郊的人們坐上城鐵上班,應該是最大的好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