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霞
摘要: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教師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加深對初中閱讀理解教學的認識,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新課改下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教師要以新的閱讀教學理念為指導;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要提升教師對閱讀教學的認識;閱讀策略的選擇要以學習規律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思考;充分利用網絡閱讀資源。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語文閱讀;教學;新策略
21世紀是經濟、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教育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與此同時語文教學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新的課程標準被提出,語文教學被注入新的血液,語文教學變得更有活力。閱讀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意義重大。閱讀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對學生綜合語文素質的提高也產生重要推動作用。傳統的一些語文教學理念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需要教師采用新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筆者就新課改下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展開論述。
一、教師要以新的閱讀教學理念為指導
所謂閱讀就是人們通過書面語言有效地獲取信息。閱讀是提高人們認識的一個重要途徑,能夠幫助人們獲取有效信息,幫助人們正確認識世界。在閱讀過程中,使人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并獲得一種美的享受。新時期,教師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21世紀是一個信息膨脹的時代,閱讀的重要性已經不再局限于開闊人們的眼界,通過閱讀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顯得更加重要。面對大量的信息,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信息能夠更好地被利用已經成為閱讀的一個重要目標。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閱讀教學理念,培養學生通過閱讀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閱讀過程是一個需要學生進行大量思維活動的過程,因此,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否得到有效提升,關鍵在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否被有效調動。新課改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就是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想要將“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一教學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就要充分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有所不同,學生既要能夠有效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理解基本的語言含義,又要去體會文章的含義,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如果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沒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空間,而是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直接講解給學生聽,就人為地取消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通過教師的講解雖然學生能夠明白文章想要表達的含義,但是學生的理解卻是淺顯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去體會文章的含義,讓學生自己去感悟作者的情懷,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閱讀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充分體現,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要提升教師對閱讀教學的認識
傳統的閱讀教學主要是為了應對試卷中的閱讀部分,這種認識是狹隘的,沒有全面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同時,通過閱讀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進行有效閱讀不僅需要學生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進行閱讀,才能真正理解文章要表達的含義。學生閱讀的過程也是語文綜合素質提升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對學過的語文知識進行必要的復習,同時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優美的段落也會被學生吸收,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語文素質。
四、閱讀策略的選擇要以學習規律為基礎
閱讀不是一個人的工作,而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進行的無聲對話。對于學生這一參與主體而言,處于不同階段的學生有其獨特的心理特點,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與閱讀教學規律出發進行教學策略的選擇。
1.遵循閱讀教學的原則
不論是單獨某一學科的教學還是學科組成板塊的教學,都要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比較高時,學生的思維會變得十分活躍,此時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學生的思想處于十分自由、無拘無束的狀態,這就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遵守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主旨進行教學的原則,否則學生的思考可能會脫離文章本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具有很強代表性的文章,不僅立意十分深刻,而且有明確的中心思想。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為了有效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思想情感,不論是對文章的用語還是結構都進行了精心設計,因此,即使在學生的想象力被有效調動的情況下,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使學生以文章的中心主旨為出發點展開思考。
2.注重上下文聯系的原則
每一篇文章都只有一個中心主旨,因此,作者在文章創作過程中是圍繞中心主旨展開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重視上下文之間存在的聯系,不能把任何一部分與中心主旨割裂開來,否則會影響學生從整體上對文章進行理解。
3.將閱讀教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的原則
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尤其是語文閱讀內容更是生活的折射,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將閱讀教學與生活實際有效結合起來。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不僅對學生進行智育,還要能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而想要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教師將閱讀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效結合起來,通過具體的生活例子引導學生去正確地理解文章的含義。
五、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思考
想要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如果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只是單純地瀏覽文章,而沒有對文章進行深入思考,那么學生的閱讀水平就很難有效提高。每一篇優秀的文章都有其可取之處,對于結構設置巧妙的文章,學生要仔細分析文章的結構,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文章創作中來;對于語言優美的文章,學生也要學會借鑒。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閱讀的方法,要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進行思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更大的收獲。
六、充分利用網絡閱讀資源
科學技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為2l世紀基礎教育的發展提供契機,也對教師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擺在初中教師面前的課題之一,就是如何最大效益地利用互聯網上的信息資源,化資源優勢為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勢。因此,有目的地挖掘網絡信息資源成為新世紀基礎語文閱讀教學提高與發展的突破口。隨著網絡這個全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語文閱讀資源的出現,校內、校外課程界線正在逐漸被打破,校內、校外閱讀資源相互轉化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綜上所述,新課程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一些新的、有效的閱讀策略也被提出,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大幫助。新的閱讀教學策略能否被落到實處,關鍵在于教師能否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用新的理念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的閱讀能力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顏國仁.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渠道[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2(2):83.
[2]陶龍紛.淺談學生閱讀品質的培養[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2(4):14—15.
[3]楊潔.關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2(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