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明(1987-),女,漢族,山東人,助教,廣東工業大學輕工化工學院輔導員,主要從事學生心理健康及學生組織管理工作。
摘要:學生社區作為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推進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對大學生的成長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本文探討了高校學生社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及重要性,對國內外學生社區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論述研究。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041-01
隨著高校學分制的實施和后勤服務社會化步伐的加快,學生社區的提法應運而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生活社區、學生公寓、網絡虛擬群體等新型大學生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積極探索構建社區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尋求實踐途徑不但可以創新高校心理工作指導模式,而且可以提升社區管理的服務水平,為學生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
一、構建高校學生社區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意義
學生社區是指以學生宿舍為基本細胞,包括學生食堂、文體活動場所和宿舍區商業服務網點等在內的學生課堂學習之外生活、學習、活動的校園特定區域。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客觀環境與主觀認識相互作用,直接或間接影響著人的情感、工作和學習效率,社區環境對學生行為具有按時、熏陶和感染作用 [1]。可以說,大學生社區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前沿、最有利的戰場之一,心理健康進社區意義重大,具有重要價值。心理健康進社區暢通學生了尋求心理支持與幫助的渠道,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困擾,有的放矢地給予疏導,從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入學生,貼近學生;心理健康進社區增加了以人為本的公寓管理服務元素,突出幫助學生情感發展和精神發展,不但保證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公寓環境,減少公寓內心理危機事件與治安犯罪等事件的發生,實現了校園穩定于和諧的目的;心理健康進社區有利于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在公寓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尊重、真誠、信任的心靈溝通模式,使學生全面地認識自我,經過自我選擇而排除心理矛盾,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將思想政治工作無法涉及的方面進行有益的補充。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縱觀學生社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美國的發展模式較為成熟。美國高校實行住宿學院制,宿舍學院內部配有專職管理人員,要求具備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學科背景,及豐富的管理經驗,其學歷通常都在碩士以上,專職管理人員不僅與學生同吃同住,并且要及時對學生在學業規劃、心理發展、職業規劃等方面遇到問題進行指導,舉行各種團體咨詢與訓練活動。劉青春在《中西方高校學生社區管理比較及經驗借鑒》中報道美國加州社區學院在學生社區設有專門的學生服務機構—學生事務辦公室,由該辦公室負責困難幫扶、心理健康、職業發展等方面的疑問和困惑解答。周莉、徐紫薇在《美國高校心理咨詢服務專業化和精細化的研究及啟示》中報道美國高校心理咨詢服務場所精致化,人員高度專業化,例如哥倫比亞大學心理中心有三個宿舍區咨詢地點,方便回到宿舍的同學們進行咨詢,并配有專業測試工具、供學生閱讀的刊物,熱線電話,設立值班醫師及心理專家提供電話咨詢,為緊急的心理問題提供建議,咨詢中心的專業人員必須具有臨床心理學、咨詢心理學或精神醫學博士學位。
我國部分高校也在學生社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進行了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王勇研究指出人際關系在大學生的生活中是影響個體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大學生的宿舍人際關系是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最重要和最基礎的組成部分,在大學生活中,大學生對宿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與大學生活的滿意度呈極其顯著相關。王星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對西安的幾所高等院校的520名理健康素質大學生進行了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于共同的行為活動和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心理問題,比如環境適應性問題、就業學習壓力、人際關系等,多出現于公寓這個日常生活、學習的場所,都是直接導致“宿舍效應”的心理因素,同時調查結果顯示93.3%的大學生表示支持在公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隨著信息傳播載體的多樣化,新生對于心理健康傳播形式的選擇也呈現出多元化,其中網絡、通訊的方式是被絕大多數學生所接收的。王海洋、徐暢通過建立學生公寓“三心”(心理健康、心理訓練、心理拓展)基地,拓寬心理健康教育空間,豐富了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內涵,培養學生“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有效促進了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董雪、王娟提出建設優秀的公寓心理師資隊伍,高素質的公寓管理隊伍,東華理工大學在學生公寓配置一名學生社區主任心理學碩士,來進行有關心理工作的開展,并將朋輩心理輔導有效應用于學生社區中,在老師的指導下輔助本公寓沒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活動的開展,以舍長、層長、樓長為主線,帶動整個公寓,使公寓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有機融合,促進兩者共同發展。
三、總結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高校學生社區擔負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責任。雖然學生社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相對優勢,但受多種因素制約,當前高校學生社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面臨較多的難點問題。心理健康教育進高校社區處于萌芽探索階段,科學系統的服務體系、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亟需進一步探索研究,探索新型學生社區心理健康教育體系,迎合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的心理特點及需求是高校社區開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重點,構建系統化、專業化、持續化的學生社區心理健康教育新體系是開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