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柯錦,胡曉兵,歐陽旭東,徐興偉
(四川大學 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成都 610065)
在電機中,磁瓦質量的好壞對電機的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工業發展,對磁瓦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磁瓦生產過程中存在多粉塵、高溫等惡劣工況,同時,碼垛是一種重復性高,勞動強度大的工作,基于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成本,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性和舒適性[1]等目的,設計了一種基于數控系統控制的磁瓦碼垛機械手,該機械手的三維圖如圖1所示。

圖1 磁瓦碼垛機械手設計3D圖
機械手一般由控制系統,驅動機構和執行機構等各部分組成[2]。該機械手采用數控系統控制,具有高穩定性,高可靠性,采用G代碼編程,操作簡單,維修方便。
驅動系統采用伺服驅動器與伺服電機,由于電機驅動的負載主要是模組的重量,所以電機選型的參數主要由選用的模組確定,驅動機構采用二維坐標設計的運動模組,同步帶傳動。
執行部分采用直線氣缸,實現機械手的上升/下降,短行程直線氣缸,實現翻轉動作,最末端采用氣爪,來實現機械手夾緊與放松。為了實現運動信號控制,需要在氣缸上裝位置傳感器[3]。圖2為執行部分的三維圖與實物圖。

圖2 機械手執行部分三維圖與實物圖
從機器人功能出發,對機械系統分析可知,需要控制的元器件(輸出信號)有:X、Y軸伺服電機、Z軸直線氣缸、短行程直線氣缸、氣爪;傳感器信號(輸入信號)有:X、Y軸模組限位信號2×2、Z軸直線氣缸2個、短行程直線氣缸2個、氣爪2個;方案原理如圖3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數控系統通過通用I/O板,發出信號控制繼電器通斷,繼而控制電磁閥換向,來控制氣缸的動作,氣缸上的傳感器返回信號,完成運動反饋控制。傳感器采用圓柱形磁性接近開關,安裝在氣缸兩端,當氣缸活塞運動到傳感器所在位置時,傳感器發出信號,表示氣缸已經達到了行程的極限。

圖3 控制系統方案原理圖
由于執行部分安裝在Y軸上,Y軸一端與X模組上的工作臺固聯,所以可看作是一個懸臂梁模型,需要對其進行應力分析,檢驗模組的剛度是否達到要求。由于模組機械結構復雜,導致有限元分析的效率很低,分析時對模組的機械模型進行簡化,將之簡化為5mm厚度的鋁合金殼體進行分析。該簡化模型的剛度要低于模組的實際剛度,因此,只要簡化模型能滿足對模組剛度的需求,所選用的模組便能更好的適應工況。這里應用的是SolidWorks軟件里的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軟件[4],來對Y模組進行分析。
簡化模型材料選為1060鋁合金,材料的彈性模量為69GPa,質量密度為2.7×103kg/m3,根據Y模組的實際安裝情況添加夾具,設計最大碼垛重量為2kg,執行部分機械爪重量約為3kg,所以模組承受的最大載荷約為50N,施加在模組末端。
劃分網格后,進行分析運算。

圖4 Y模組應力分析

圖5 Y模組位移(合位移)分析

圖6 Y模組等量應變分析
由運算結果圖解分析,可得出該種工況下,Y模組所承受的最大應力為2.85MPa,而材料的最大屈服應力為27.5MPa,所以能夠安全工作,由合位移圖解得出Y模組最大位移量為0.059mm,位移量很小,能夠滿足要求。
根據磁瓦生產線自動化需要,從磁瓦碼垛工作的特點出發,設計了一種基于數控系統的碼垛機械手,給出了控制系統方案,并對機構的關鍵部分進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由于負載較小,機構的強度能滿足工作要求,其剛度也能保證機構在工作時能有足夠的精度。
[1]蔡鶴皋.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與在制造業中的應用[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04.33(1):67.
[2]孫樹棟.工業機器人技術基礎[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
[3]朱梅.基于機械手的全氣動或電氣動控制設計[J].液壓與氣動,2004(1):34.
[4]陳超祥,葉修梓,等.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礎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