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論述全面質量管理視野下的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策略,即借鑒現代企業生產中的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經驗,強化全員質量意識,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隊伍,構建有高職特色的疊加式“4T”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校企聯合共建實訓基地,構建“四位一體”、“五制并舉”的質量保障體系,全面提高專業建設質量。
【關鍵詞】高職 全面質量管理 專業建設 計算機網絡技術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8C-0090-02
專業建設是高職院校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從1994年開始,借鑒現代企業生產中的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經驗,從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建立了包括教的質量、學的質量、就業質量、管理質量等在內的一整套質量管理體系,取得了較大成效。基于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經驗,本文總結出如下一些全面質量管理視野下的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策略。
一、強化全員質量意識
教職員工的質量意識是質量管理的關鍵。質量意識體現在每一位教職員工的崗位工作中,也體現在最高領導者的工作中,只有他們從思想上明白質量的重要性,端正對質量管理的態度,才可能使專業建設質量有所突破。在強化全員質量意識方面,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加強對教職員工的質量意識教育。一是建立質量危機意識,通過對校內外某些專業招生人數下降、就業率下降等有損高職院校形象的事件進行報道,在全員范圍內建立一種質量危機意識,喚起全員對質量的重視,讓改善質量成為員工發自內心的一種意愿。同時,組織教學骨干到優秀高職院校考察、取經,對照他人的優點,找出自身的差距,激發教學骨干參與質量管理的熱情。二是加強對質量管理的培訓。從教學質量問題的根本入手,定期對教職員工進行培訓,讓他們了解教學質量的特性以及學院在教學質量方面的規章制度等,不斷注入新的質量觀念和思想。
其次,建立激勵機制,激發教職員工參與質量管理的熱情。只有從思想意識上認真對待質量問題,質量才可能得以提高,因此要充分激勵員工的質量意識。在對教職員工質量意識進行激勵時,采取獎勵與質量掛鉤的措施。把獎勵等級與教職員工的質量意識、教學質量或工作質量聯系起來,建立績效考核體系,加強考核執行力度,并給予優秀人員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對考核成績不達標的個人進行通報批評,并給予適度懲罰。在嚴格落實質量考核后,員工的質量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
最后,發揮院系兩級領導的影響作用,院系領導率先垂范,把質量意識轉化為切實行動。院系領導深入一線,與教職員工和學生廣泛交流,了解專業建設中存在的質量問題,詳細聽取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改進意見,并盡量快速給予解決。
二、建設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隊伍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提高專業建設質量的關鍵。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把師資隊伍的建設作為專業建設的首要任務,針對過去師資隊伍中學歷結構不合理、“雙師”素質教師少、管理機制不完善、缺乏完整的培養體系等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首先,優化師資隊伍結構。主要開展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師資隊伍整體學歷(力)水平。通過進修、內培等途徑和措施,大大提高專任師資隊伍的學歷層次。通過幾年的努力,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力)的比例不斷提高。二是從企事業單位引進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充實教師隊伍。三是廣泛開展校企(行業)合作,建立一支數量穩定的社會兼職教師隊伍。
其次,提高專業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實用型人才。要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首先要求高職專業教師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為此,安排教師參與學院數字校園建設、到企業掛職或參加企業培訓,在要求學生取得“雙證書”的同時,也鼓勵教師參加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幾年來,大部分教師考取了系統分析員、軟件工程師、網絡工程師、多媒體制作師、程序設計師等相關證書,大大提高了專業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
最后,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完善教師管理制度。針對師資隊伍建設中教師聘用“終身制”還沒有革除、人員能進不能出的“鐵飯碗”沒有徹底打破、競爭機制沒有完全形成等現象,研究制定《專業教師聘用》《教師工作獎勵與懲罰》等教師管理制度,建立新的競爭激勵機制,使教師在工作中既有壓力也有動力,極大地激發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構建疊加式“4T”人才培養模式
在多年的專業建設實踐中,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不斷探索“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最終形成了有鮮明特色的“4T”疊加式人才培養模式。“4T”(Theory理論知識、Training技能訓練、Target職業定位、Test用人單位檢驗)疊加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指校企雙方緊密合作,在不同學習階段對學生進行交替培養,不斷疊加強化專業理論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確個人的職業定位,最后由用人單位檢驗畢業生的質量。“4T”疊加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框架見表1。
表1 “4T”疊加式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期 第四學期 第五學期 第六學期
特點 通識教育(1T)Theory 專業知識、技能培養(2T) Theory + Training 崗位職業能力培養(3T)
Theory +Training+ Target 畢業實習(4T)Theory +Training+ Target+Test
主要內容 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職業素質、人文素養
理論:專業基礎知識
實訓:驗證性技能訓練;職業感知實訓(為期1周,在企業完成) 理論:專業理論知識
實訓:專業技能訓練(案例教學);項目實訓(為期1個月,在企業完成) 理論:專業綜合知識
實訓:崗前綜合實訓;集成訓練(或稱畢業設計。為期1個月,可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完成,也可在企業完成)
定位:初步確定職業崗位 理論:理論知識強化
實訓:畢業實習(頂崗實習。在用人單位或合作企業完成)
定位:調整目標,確定工作崗位
檢驗:對畢業生是否符合要求進行檢驗
參與者 學生、學校、合作企業 學生、學生家長、學校、合作企業、用人單位等
注:第一學年的通識教育是指計算機類各專業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二學年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指計算機網絡技術這個專業應當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四、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目標的綜合反映,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也是為學生構建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具體體現。課程體系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在進行課程體系設計時,走出去,引進來,廣泛征求用人單位及已畢業學生的意見,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和行業專家指導下確定社會需要的職業崗位,分析相應崗位的能力要求,構建“以職業技能為主線,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在具體實踐中,注意把握以下幾點:一是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設計課程體系,因需設課,進行模塊組合,減少課程種類,而不是按照學科體系來設計;二是根據崗位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確定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嚴格控制相關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三是重視職業道德教育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四是強化實踐教學,建設以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假期社會實踐、崗前綜合訓練和頂崗實習組成的層次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此外,在教材建設、雙證書制度建設、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學生管理等方面都開展嚴格的質量管理。
五、構建“四位一體”、“五制并舉”的質量保障體系
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提高專業建設質量的基礎。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在總結多年教學管理經驗和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建立由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和教學質量反饋系統構成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具體如下:
首先,逐步建構和完善教務處、督導室、教師、學生“四位一體”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并借申報自治區優質專業之機,以區優質專業的評價指標體系為標準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以及畢業實習質量等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對提高專業建設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建立聽課、督導、檢查、評教、反饋“五制并舉”的教學質量信息反饋系統。一是堅持聽課制度。學校領導、部門領導、教務處領導和干部、院系領導、教研室主任等每學期都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課堂聽課。二是建立教學督導員制度。學院一級設立由院長直接管理的教學督導室,督導員由校內外教學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德高望重、責任心強的在職和退休教師組成,他們主要對理論教學進行督導。系部則聘用專業人員作為實踐教學督導。教學督導員要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聽課、了解情況,并及時將有關信息向教師本人和教學管理部門反饋。三是建立教學檢查制度。每學期均進行期中教學檢查。四是建立教學評價制度。每個學期組織學生和同行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教學工作質量評價。五是建立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信息反饋機制。主要以走訪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方式收集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工作能力、知識結構、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評價,收集畢業生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培養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評價信息。這些制度的實施對于重構人才培養模式、改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經過不懈努力,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在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建設、專業教學和教學管理等方面成效顯著,人才培養質量極大提高,畢業學生深得用人單位的歡迎,遍布全國各地。近5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96%以上。
【參考文獻】
[1]閆平,戚寧.關于強化教學質量意識的幾點思考[J].文教資料(上旬刊),2007(1)
[2]戴洪萍.高校院(系)級教學質量管理探討[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6
[3]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及相關專業群辦學經驗[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羅擁軍(1964- ),男,廣西全州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計電系高級實驗師,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與教學。
(責編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