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惠州市委、市政府的歷屆領導班子成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革命老區的重要講話,關愛、支持革命老區的社會建設,不斷加大對老區的投入,使全市老區的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據不完全統計,“十一五”期間,惠州市級財政共投入扶持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建設資金19.15億元,切實解決老區民生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了老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
到2013年底,惠州全市老區中,有57個省級貧困村,有1023戶貧困戶。這是市、縣兩級黨委和政府進行幫扶的重點。結合全省開展首輪扶貧工作,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加大扶貧資金的投入,另方面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扶持政策和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
惠州市投入3.12億元,扶持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區困難群眾達20萬人(次)。
為了解決老區“行路難”問題,市委市政府率先提出,全市老區和山區村道硬底化改造工程,每公里由市財政補助10萬元。五年來市財政共投入6.7億元,實現老區行政村村道硬底化2222公里,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提出的改造任務。
投入2.35億元,新建、改造老區中小學校234幢共11萬平方米,大大地緩解了老區學生“讀書難”問題。
到2012年底止,市財政投入1.38億元,完成73間(含老區42間)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改造,建成農村衛生站1052間。在衛生站工作的醫務人員除基本工資外,每人每月可拿到1300元市財政補貼。為此,市財政每年需安排650萬元的專項補貼,在全省開了先河。最近惠州市政府又作出決定,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529間非政府提供房屋的村衛生站標準化建設,每間補助10萬元,以推動農村衛生事業持續發展。
自全省首輪扶貧工作啟動一年多的時間里,全市已落實老區扶持資金共8600多萬元。
2012年,惠州作為廣東省唯一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市,在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過程中,惠州以民生財政托底保障民生,每年市級財政新增財力的70%用于民生。
惠州市在扶貧開發中,大膽創新,一改過去一味“輸血”的做法,而是著重增強扶貧對象的“造血”功能,大力推行“靶向療法”,推進“公司+農戶”的模式,提出破解“扶貧怪圈”的惠州模式,廣開就業門路,加強技能培訓,做到形式多樣,異彩紛呈。
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惠州市在扶貧工作中收獲了“兩個100%”;貧困村100%脫貧,全市57個省級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達8.6萬元以上;貧困戶100%脫貧,貧困戶人均收入達6800元以上。
二
在省老促會的指導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惠州市老促會的歷屆班子成員,秉承全心全意為老區群眾服務的宗旨,認真做好市委市政府的參謀和助手,積極發揮聯系老區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老促會在“促”字上做文章,在幫助老區群眾排憂解難和扶助老區群眾早日脫貧奔康方面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市老促會積極反映老區群眾在生產、生活方面碰到的困難,爭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龍門縣平陵鎮白芒坑村是在1929年就開展革命斗爭的老區村,近年來該村群眾的生活水平雖然有了提高,但集體經濟發展依舊落后,交通、供電、住房、水利、廣播電視等都存在不少問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老促會便與市老建辦聯合寫信向市領導反映。由于市領導的重視和各有關部門的支持,目前,白芒坑村的實際困難已經得到解決。
積極爭取上級的資金支持,為老區貧困村購置廠房,壯大村集體經濟和增加村民收入?;蓐枀^良井鎮橋背村是一個有悠久革命歷史的老區村,由于起步慢,集體經濟較為薄弱。時任省老促會長林若同志和第一副會長肖耀堂同志前往該村調研,認為可以適當給予支持,建議省政府在扶貧專項資金中撥出250萬元,用于該村興蓋廠房,然后通過收取租金來提高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的收入。市老促會多次到惠陽區、良井鎮政府同有關領導討論、協調,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使這一計劃盡快付諸實施。一年下來,該村集體收入達到10萬元,村民每戶也有約3000-4000元的現金分紅。
扶持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老區經濟發展。由于種種原因,一些老區村的交通基礎設施滯后,成為阻滯當地經濟發展的“瓶頸”。所以,促進這些地方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是老促會的重要工作之一?;莩菂^水口辦事處太和村,不少自然村的村道仍是沙土路,路況很差。2013年8月間,省老促會副會長李配武同志到惠州市調研,市老促會便抓住機會邀請李副會長前往該村考察。經過調研,李副會長認為這種狀況應該改變,并向省交通運輸部門反映情況。省交通廳增補該村村道硬底化改造計劃10.9公里,補助資金163萬元。同時,市老促會又爭取市政府配套資金110萬元,從而使太和村的村道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
2013年底,市老促會又為博羅縣龍華鎮旭日村爭取到省交通廳增加村道硬底化改造5.3公里,補助資金79.5萬元,進一步完善交通條件,使這一被譽為“嶺南古民居建筑之典范”的古村落,旅游事業有較大的發展。
多年來,市老促會千方百計地為老區人民多辦好事實事,把在調研中發現到的老區在發展生產中的困難情況,及時向交通、水利、教育、農業等職能部門反映,并得到這些部門的大力支持。五年以來,市老促會一共爭取到各類扶助資金500多萬元,為老區人民做了一些好事實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