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橋保衛戰,打響華南抗日第一槍
新橋(又名鉗口)在南邊灶西北面,是座古石橋,約一米寬,二十多米長。橋下水深約兩米多,水流湍急,橋東一片田野,橋西岸是懸崖。新橋是通往淡水必經之路。過了橋約三四十米遠有座小山叫龜地垅,山麓有一座泥碉堡,兩條散兵壕,從碉堡兩側向后伸延,橋頭有幾個單人作戰掩體,國民黨地方守軍第八連王排長率領部分士兵在這里防守。
凌晨5時左右,大塊烏云遮住了月亮,大地一片昏暗,逃難人群已進入深山,巖背村黃懷、黃金保、陳遠新三個青年路過新橋準備進山,在橋頭休息,突然一隊人直奔過來,還未分清楚是什么人,黃懷、黃金保被刺刀刺倒,一聲慘叫倒在血泊中;陳遠新當過幾年兵,手腳靈活,端起十三響(土槍)向敵射擊,糟糕的是槍啞火了,一瞬間幾把刺刀向他刺來,陳遠新左閃右躲,帶著受傷身體跳入橋下灌木叢,并大聲喊“日本鬼子來了”,日軍向他逃走方向放了幾槍。這時橋西守軍聽到喊聲、槍聲,馬上所有步機槍齊發,復仇的火焰射向敵群,日軍倒了一大片,隊伍頓時大亂。當時天尚未亮,日寇因對橋西防守情況不明,不敢輕舉進攻,只能多次組織火力掩護向橋面沖鋒,但都受到密集火力反擊而退回,這局面持續到天亮。天大亮,能見度好,日寇從航空母艦起航的飛機在新橋上空輪番俯沖掃射,掩護其步兵沖鋒。國民黨守軍在極其不利條件下,抱著為國獻身、與敵血戰到底的決心,將兵力分為兩部分,王排長提著一挺機槍對空射擊俯沖下來的敵機,掩護其余士兵射殺向橋頭沖來的日寇步兵。新橋戰斗打得非常激烈。戰斗持續了一個多鐘頭,日寇雖使用過騎兵沖擊,但都不能沖過石橋。由于敵眾我寡,火力對比懸殊,激戰到早晨7時多,國民黨新橋守軍全部壯烈犧牲了。新橋陣地失守了,驕橫的日本法西斯,想不到為奪取一座新橋竟要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敵人把怒火發泄在王排長身上,將他的遺體吊在泥碉堡后面山土松樹,剖開胸膛,扒開內臟示眾。
粉石坳之戰,利用工事大量殺傷日寇
粉石坳在新橋右后側隔三個山頭,約距新橋三四華里,是土灣村往淡水通道,坡陡路小,逶迤曲折,國民黨守軍凌連長率第八連大部份士兵在這里防守。日寇在馬涌一帶登陸的同時,又派一支隊伍從土灣的雷頭灣登陸,以避開土灣河經粉石坳從另一方向進攻,因此,在新橋戰斗打響同時,粉石坳也在激戰。八連利用已改造好的工事大量殺傷日軍,阻止了敵人的多次進攻。在戰斗激烈、陣地爭奪最危險之時,凌連長曾用電話向附近守軍劉金山連長請求派兵增援,由于團長羅懋勛抗戰無能,戰斗打響后整個指揮系統失靈,加上漢奸將通訊線路破壞,形成各連各自為戰局面,無法聯系到其他守軍。激戰到早上7時多,粉石坳陣地亦失守了。守軍第八連除凌連長帶領10名士兵沖出了重圍向大芒方向撤退外,上百名愛國將士全部犧牲在陣地上。
日寇占領了兩處陣地后,稍事整理,分兩路進軍。在粉石坳這一支,經新娘間到禾堂頭,因黃魚涌守軍已全部進入石巖仔一帶防御工事,沿途未遇抵抗,約在上午10時到達了禾里巴。這支日軍作包圍狀向石巖仔守軍陣地進攻,守軍利用暗堡阻擊敵人,擊斃了許多日寇。
企嶺、雙羅溪之戰,據險阻擊日寇
新橋陣地得手后,日寇繼續登陸,增強中路日軍力量向淡水前進。日軍途經稻爬嶺(又叫企嶺),遇到國民黨守軍的猛烈阻擊。企嶺路段是下斜坡路的單邊路,非常險要,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守軍在路對面一座山上筑有幾座堅固碉堡,控制著企嶺這段險路,當日寇下到山腰時,守軍猛烈的火力直攻日寇,下山日寇全部倒在這段山路上。日機飛來助戰,守軍戰士跳出碉堡,托起機槍對敵機射擊,還有的爬上松樹用步槍射擊,從中午戰斗至下午2時左右,敵人多次組織沖鋒,除丟下大量尸體外,無法前進半步。但是,由于守軍孤守無援,只好撤出陣地向雙羅溪方向退卻。當日軍幾次沖不下山坡時,曾派一支隊伍從狗徑入,經大芒轉出雙羅溪從后面迂回,配合企嶺正面日軍夾擊石巖仔碉堡群。在此防守的國軍和從石巖仔退下來的將士強力阻擊,戰斗持續到晚上8時左右。
在這四處激烈戰斗中,國民黨軍第八連除凌連長等10人沖出重圍外,全連將士壯烈犧牲;黃魚涌駐扎的兩個連亦戰死過半。敵人大兵團過后,逃難群眾陸續下山,經過烈士殉國的地方,鄉親們含著眼淚,就地掩埋了壯士遺體。日軍的尸體給敵人就地火化,無從統計。
日寇在大亞灣登陸后,除在新橋等四處遇到激烈抵抗外,一天時間,就占領了從平山至淡水、澳頭的大片土地。日軍在10月13日侵占惠州。10月21日占據廣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