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惠陽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作出重大貢獻。
1938年10月,入侵廣東的日軍在大亞灣登陸,東江下游地區淪陷。10月24日,以曾生為書記的中共惠(陽)寶(安)工作委員會成立。12月2日,建立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不斷打擊日、偽軍,鏟除日偽政權,隨之建立了廣東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惠陽縣第二區(淡水)行政委員會。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與東寶惠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一起,在孤懸敵后,日、偽、頑夾擊的險惡環境中,英勇頑強地打擊日本侵略者,使部隊逐步發展成為蜚聲海內外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開辟了以惠(陽)東(莞)寶(安)為中心的東江敵后抗日根據地,建立了路東行政委員會、惠東行政督導處等抗日民主政權。
日軍侵占香港后,惠陽地方黨組織和東江人民抗日游擊隊配合黨的領導機關,組織和策應香港秘密大營救,成功地營救出被困于香港的著名文化界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數百人及國際友人近百人。同時東江特委及抗日游擊隊主要領導尹林平在惠陽拾圍矮嶺秘密活動,研究制定抗日策略。由此惠陽曾被譽為抗戰時期的“小延安”。
惠陽在中國革命戰爭時期留下了許多紅色足跡,全區共有革命紀念地100多處,其中全國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市、縣文物保護單位17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