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者的氣度
成功的企業與領導者總是具有相同的氣質。面對來自輿論和數字壓力,一汽-大眾總經理張丕杰“天塌地陷,我自巋然不動”的氣質成為一汽-大眾強大體系能力最好的縮影,這讓任何近距離接觸過它的人都不得不相信,一汽-大眾依然是那家在乘用車市場風卷殘云的強大企業。
在這次走進一汽-大眾長春基地的活動中,張丕杰坦誠企業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一汽-大眾的銷量下滑超過兩成,但張丕杰在與寰球汽車傳媒報道團隊的對話中所表現出的溫和與儒雅,很難與他所領導的這家大型企業面臨的困境聯系起來。
作為此行的攝影師,鏡頭中的張丕杰在在與V訊網總編輯程遠的交談中令人如坐春風,他坐在樸素的采訪間,語調平緩溫和,神色沉穩淡然,舉手投足間透露著一個成功企業家的氣度。窗外的長春基地依然一片火熱,工人卯足勁頭,成隊的商品車產生出一片相互調合的質感,陽光閃爍其間,這與室內的平和有著鮮明的對比。
若時光倒退十年,我相信時任的一汽-大眾的負責人若遭遇相同局面,一定不會如此泰然自若。正是成功踐行了“奧林匹克計劃”,實現了生產成本減低,提高各車型的國產化率,一汽-大眾才從此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銷量不斷提升,生產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作為保證,一汽-大眾將更多的精力投向體系與品牌的建設中,這也使一汽-大眾逐漸成為中國乘用車市場令人艷羨的企業——無論是銷量業績還是盈利能力,亦或是員工滿意度,一汽-大眾在多個領域統一的步伐,讓它成功邁入“千萬輛俱樂部”。
和更多追求盈利的企業相比,一汽-大眾在2015年提出的年度關鍵詞是“夯實”,很多人或許認為成功者必然會采取保守戰術,但其實這正是一個戰略大師的遠見卓識,在看到市場的變化以及認識到自身在產品規劃等方面尚存的不足后,一汽-大眾希望打造更加飽滿的造型以傳遞思想。
因此,與其說一汽-大眾是工業時代的成果,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暖意融融的藝術品。盡管窗外風聲鶴唳,但堪稱完美的涂釉燒制,讓它依然春意盎然,這感覺除了能從張丕杰的談話中感覺得到,更能從這片依舊輝煌的廠區中洞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