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嶸華 李杰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醫院婦產科高安330800)
中西醫結合在治療慢性盆腔炎中的臨床應用體會
簡嶸華李杰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醫院婦產科高安330800)
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在治療慢性盆腔炎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及應用體會。方法:選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6例,實驗組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對照組給予西醫治療,治療14 d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隨訪3個月內的復發率。結果: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總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應用于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治療中,有利于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慢性盆腔炎;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
慢性盆腔炎為臨床婦產科常見病,多發于性生活期及月經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西醫和中醫單一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臨床研究表明,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選取本院婦產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6例,患者年齡19~49歲,平均年齡(34.7±2.5)歲;有生育史77例,無生育史3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生育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1)參照《婦產科學》診斷標準[2],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臨床表現為下腹脹痛,腰骶疼痛,白帶增多,性交痛,性欲減退,月經失調,子宮頸或子宮體搖擺痛,宮旁壓痛,可伴尿路刺激癥狀,輸卵管堵塞或通而不暢,B超顯示附件增厚或炎性包塊,宮體增大,輸卵管、卵巢及盆腔結締組織炎癥改變,部分盆腔積液;(2)所有患者1周內均未服用抗生素;(3)排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患者。
1.3方法對照組給予西醫治療,靜脈滴注甲硝唑注射液100 ml,2次/d;靜脈注射頭孢哌酮2 g,2次/d。實驗組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治療方法同對照組,中醫治療方法如下:以桂枝茯苓丸為主方加減,方劑組成為桂枝、牡丹皮各15 g,梔子、川楝子各10 g,黃柏6 g,蒲公英、炒延胡索、赤芍各15 g,桃仁、澤瀉各9 g,茯苓、川牛藤各12 g,敗醬草、半枝蓮、紫花地丁各30 g,生甘草6 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用。兩組均連續治療14 d,用藥期間禁房事。治療結束后,隨訪3個月,觀察疾病復發情況。
1.4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患者出院后,分別于1、2、3個月時隨訪,觀察兩組患者的疾病復發情況。
1.5療效判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中藥新藥治療女性生殖系統炎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判定療效[3]。痊愈:癥狀消失,婦科檢查正常,積分0分;顯效:癥狀消失,婦科檢查有明顯改善,積分降低2/3以上;有效:癥狀、體征均有所好轉積分降低1/3以上;無效:達不到以上標準者。
1.6統計學分析統計學分析采用的軟件為SPSS18.0,計數資料表示方式為率(%),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經過14 d的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2.2兩組復發率比較通過治療后1、2、3個月的隨訪結果可知,實驗組患者總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復發率比較[例(%)]
慢性盆腔炎為婦產科臨床常見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單純采用中醫或西醫治療,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能夠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4]。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說明中西醫結合有利于提高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治療效果。實驗組總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可降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復發率。
在婦產科臨床中應用中西醫結合,中醫與西醫優勢互補,解決臨床問題,可提升臨床治療效果[5]。婦產科臨床醫師應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疾病時,要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運用西醫給予患者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再利用中醫辨證施治,且應藥隨證變,對癥治療,增強治療效果,以促進患者康復[6]。中醫學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婦產科醫師臨床應用中西醫結合時,應著重探索和開發中醫理論,并在臨床實踐中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治療水平,保證婦產科患者的身心健康[7]。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應用于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治療中,有利于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王曉昊,王敬霞,姚鳳文.中西醫結合治療婦科炎性疾病102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2):58-59
[2]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71-272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251
[4]李麗.中西醫結合治療婦科支原體感染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科學,2015,5(10):47-49
[5]張德喜.中西醫結合治療婦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27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4):1763-1764
[6]于華,王文娟,許光銳.中西醫結合治療婦科慢性盆腔炎104例效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12):144-145
[7]關荔珠.中西醫結合治療婦科急性盆腔炎4例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4):284-285
R711.3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5.12.026
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