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亭 郭昭建
(福建省廈門市第三醫院廈門361100)
等離子電切鏡下前列腺剜除術30例報道
葉建亭郭昭建
(福建省廈門市第三醫院廈門361100)
目的:探討等離子電切鏡下進行前列腺剜除術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30例實施等離子電切鏡下前列腺剜除術,對照組30例實施經尿道電切除術,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腺體切除量、術后并發癥發生例數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而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3個月觀察組和對照組的IPSS、QOL、QMax和RUV均比治療前明顯改善,同時兩組治療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尿道等離子電切鏡下實施前列腺剜除術臨床效果良好,術后并發癥和術中出血量少,同時剜除前列腺更加徹底,適合在臨床上使用。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剜除術;等離子電切鏡;臨床效果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見疾病之一,隨著全球老齡化的加劇,發病率逐年增高,城鎮發病率高于鄉村,而且種族差異也影響前列腺增生的程度。傳統的手術治療對患者身體創傷比較大,術后并發癥多,不利于患者的康復。等離子電切鏡下實施的前列腺剜除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本研究主要針對等離子電切鏡下前列腺剜除術與傳統經尿道電切除術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F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56~78歲,平均年齡(61.2±2.5)歲,所有患者均經過直腸指診、B超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確診。60例患者均有明顯排尿梗阻癥狀,術前尿潴留者7例,合并膀胱結石者4例,合并有恥骨上膀胱造瘺者7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最大尿流量(Qmax)≤10 ml/s,殘余尿量(RUV)>60 ml,無并發膀胱結石、腎功能損害,所有患者均同意
手術治療。排除標準:膀胱頸攣縮、前列腺癌、神經性膀胱、無力性膀胱等疾病,其他臟器的基礎疾病以及其他原因造成反復尿路感染或者血尿者。采用隨機數字法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兩組患者年齡、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生活質量指數(QOL)、最大尿流量、殘余尿量以及前列腺體積等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s)
項目對照組(n=30)觀察組(n=30)tP年齡(歲)病程(年)QOL(分)IPSS(分)前列腺體積(ml)Qmax(ml/s)RUV(ml)61.6±2.7 5.6±0.4 4.8±1.6 24.6±4.1 45.8±5.6 5.5±0.4 185.6±10.3 61.1±3.2 5.5±0.8 5.1±1.2 25.1±3.7 46.2±5.2 5.4±0.8 184.7±9.8 0.75 0.72 1.06 0.99 0.86 1.04 0.89 0.62 0.60 0.28 0.35 0.51 0.25 0.49
1.2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經尿道電切除術。觀察組患者實施經尿道等離子電切鏡下前列腺剜除術,具體治療方法為: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手術時取膀胱截石位,在統一的電切鏡下實施手術,手術前,電切鏡及其他手術設備均檢查安全性,手術時電切鏡自尿道外口進入膀胱,觀察患者膀胱的情況,然后在精阜近端電切一小創口,逐漸加深至前列腺假包膜,用電切鏡鞘沿著包膜平面向著膀胱頸逆推,并加大左右推動的幅度,擴大剝離范圍,最終使增生腺體中葉與外科包膜分離,切開尿道黏膜后電切鏡逆行膀胱頸方向剝離左葉和右葉前列腺增生組織。在剝離的過程中電切纖維粘連帶,采用電凝血管斷面,可以快速止血,出血量較少,創面清晰,有利于手術的快速有效進行,剜除結束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前列腺增生組織,術后常規留置尿管并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膀胱沖洗。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觀察并記錄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腺體切除量及并發癥發生例數,同時對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的IPSS、QOL、Qmax及RUV等指標進行評定,其中IPSS根據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表對所有患者進行測試,一共有7個項目,每個項目1~5分,總分范圍為0~35分,其中0~7分為輕度癥狀,8~19分為中度癥狀,20~35分為重度癥狀,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前列腺增生程度越嚴重。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比較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腺體切除量、術后并發癥發生例數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而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比較(±s)
組別n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腺體切除量(g)并發癥(例)觀察組對照組t/X2P 30 30 91.4±5.6 88.6±6.4 1.81 0.07 78.9±5.6 112.4±4.3 25.99 0.00 60.5±6.7 46.7±5.9 8.47 0.00 27 3.26 0.05
2.2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的各項指標比較術后3個月觀察組和對照組IPSS、QOL、QMax和RUV均比治療前明顯改善,同時兩組治療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的各項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的各項指標比較(±s)
組別nIPSS(分)QOL(分)Qmax(ml/s)RUV(ml)觀察組對照組tP 30 30 5.6±0.4 5.4±0.7 0.16 0.08 1.4±0.4 1.4±0.6 0.00 1.00 22.3±3.7 21.9±4.2 0.39 0.69 27.6±4.8 26.9±5.2 0.54 0.59
等離子電切鏡是目前對前列腺最有效的治療手段,過去常規的電切鏡容易造成患者水中毒,不能有效的止血,為了避免患者手術中出血量過多,通常要求手術醫生1 h內完成手術。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等離子技術的廣泛應用,等離子電切鏡下前列腺剜除術已經成為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術式[1~2]。等離子電流不需通過全身,對人體電生理影響較小,不會對組織產生損傷,從而能夠有效減少術中組織損傷和尿路刺激癥狀[3~4]。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腺體切除量、術后并發癥發生例數均等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術后3個月觀察組和對照組的IPSS、QOL、QMax和RUV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本研究結合自身經驗及相關研究得出,等離子電切鏡的優點主要有:(1)以生理鹽水作為沖洗液,避免了稀釋性低鈉血癥的發生,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前列腺增生組織的切除率,降低了手術風險;(2)采用電切割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止血,由于采用了雙極回路及低溫切割,減少了術中和術后出血量,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了手術成功率;(3)縮短了患者術后的恢復時間,等離子電切切面炭化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較小,減少了術后膀胱刺激癥狀的發生,由于沒有熱傳導效應,臨近器官和組織無電流通過,不損傷組織,術后沖洗時間較短,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4)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檢出率,雖然等離子電切鏡電極環較小,電切速度較慢,但是所切組織小,有利于準確的檢測出前列腺癌,為患者的早期有效治療提供了保障。
綜上所述,等離子電切鏡下進行前列腺剜除術不僅安全性高,術后并發癥少,對患者的創傷小,而且容易被患者接受,手術成功率高,適于臨床治療前列腺增生。
[1]於佶,張曉波,羅成斌,等.普通電切鏡下前列腺剜除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4,23(8):11-13
[2]吳勇,付東軍,王德昕,等.電切鏡下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80例的臨床報告[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9):121
[3]Chen S,Zhu L,Cai J,et al.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 compared with open prostatectomy for prostates larger than 100 grams:a randomized noninferiority controlled trial with long-term results at 6 years[J].European Urology,2014,66(2):284-291
[4]PatelA,NunezR,MmejeCO,etal.Safetyandfeasibilityof concomitant surgery during 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LEP)[J].WorldJournalofUrology,2014,32(6): 1543-1549
R697.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5.12.019
20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