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琦

“肯德熟看基的到使肯過用德這基樣6個雞的翅肉傳膀有言活。8條蛆由腿”于,的不不怪堪少雞長人做期都雞網曾翅絡在和傳微雞言信腿困朋”擾、友,圈“烤肯中德基方面正式拿起法律武器,將10個涉嫌傳謠的微信帳號告上法庭。日前,徐匯區人民法院已受理并立案。(6月2日《新聞晨報》)
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的飛速發展,刷微博、看公眾號、逛朋友圈……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成為信息的閱讀者和傳播者。但熱鬧之下必有 “鬧劇”,隨之而來的各種假新聞、假養生、假育兒等信息也忽悠著民眾,并且隨時準備將民眾也拉入傳謠的泥潭中去。
微信圈里用傳謠的方式,以賺取閱讀量,提高知名度和傳播力的現象并不鮮見,侵權事件屢有發生,前有康芝藥業、安利公司,現有肯德基怪雞。微信圈是個小圈子,謠言有一定的隱蔽性,而正因其是個小圈子,其煽動性也更強,給辟謠和打擊謠言帶來了一定難度,即使被投訴、被查處,也往往因法不責眾而不了了之。成本低、效果好、風險小,不法份子正是看中了這些才肆無忌憚造謠傳謠。甚至為了吸引眼球,往往以煽動民族情緒、地域歧視、仇富仇外、反黨亂國等言論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更有競爭對手等故意散播謠言來詆毀對手。
我國《刑法》早有明確規定: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2013年出臺的《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更進一步解釋細化了網絡謠言誹謗的處罰量刑,重申了國家打擊謠言的決心和力度。對于謠言頻現,惑民誤國,既然法律已經出臺,就不能任其束之高閣,成為一紙空文。政府及相關網絡平臺應加大監管懲治力度,重申法律威嚴。企業等被侵權者也不能放任不管,僅靠辟謠并不能改變被動局面,而應拿起法律的武器勇于為自己維權,更是對凈化微信朋友圈,凈化網絡做出貢獻。用法律給網絡消消毒,只有每一個受害者,都能站出來維權,讓侵害者付出應有的代價,才能殺雞儆猴,讓不法分子懾于法律威嚴,不敢造謠傳謠。
同時,網絡謠言的背后往往有不知真相的民眾,對此,民眾應提高警惕,莫掉進網絡謠言的陷阱,將自己陷入不利境地。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發聲者,那么對于轉發的內容,就應肩負起審核查證的職責,如果不能確定真實性,應謹慎傳播。有人說,判斷謠言真實性實在太難。其實只要記得一點,一個負責的新聞媒體都必須假設所有爆炸性新聞是虛假的。用挑刺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充滿驚嘆號的文章,比如肯德基的這篇文章。過度的驚嘆號,已經宣布了其不專業的本質,專業新聞應是理智冷靜客觀的,決不可能出現過度情緒渲染,因此,面對類似謠言者,均應保持理智,治理微信謠言,人人有責。打擊微信謠言,不僅對企業有利,保障了行業有序競爭,更對個人有利,還公眾一個干凈的言論圈,穩定了社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