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嵐,王偉蔚
(解放軍63996部隊,北京 100094)
某部新兵骨干集訓期間心理健康水平調查與分析
范曉嵐,王偉蔚
(解放軍63996部隊,北京 100094)
目的 調查某部新兵骨干集訓期間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71例新兵骨干進行測試。結果 共篩選出陽性10例,陽性率14.1%。新兵骨干SCL-90恐怖因子分值顯著低于中國軍人常模(P<0.05),其余各因子分值均非常顯著低于中國軍人常模(P<0.01)。除抑郁和精神病性因子外,有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軀體化、強迫癥狀、焦慮各因子分值顯著高于無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P<0.05),而人際關系敏感、敵對、恐怖、偏執各因子分值則顯著低于無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P<0.05)。結論 新兵骨干集訓期間心理健康水平較高;有無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心理健康水平有差異。
新兵骨干;癥狀自評量表;心理健康水平
新兵骨干作為新兵軍旅生活的“第一領路人”,其言行舉止對初入軍營的新兵起著重要的榜樣作用,因此要求其具備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為了解某部新兵骨干心理健康狀況,于2014年8月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1],對集訓期間的新兵骨干進行心理健康水平測評。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某部新兵骨干71例,均為男性;年齡19~30歲,平均23.6歲;其中有訓兵經歷的24例,無訓兵經歷的47例。
1.2 方法
采用SCL-90進行測評。該量表共有90個條目,10個因子。癥狀嚴重程度采用5級評分:1分,無;2分,輕度;3分,中度;4分,偏重;5分,嚴重。分值越高提示癥狀越嚴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凡總分分值≥160分,或陽性項目數≥43個,或任意1個因子分值≥2分者為篩查陽性[2]。測評前由心理咨詢師向受試者作詳細講解,并在統一指導語下進行。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2.1 新兵骨干陽性檢出情況
本次檢出陽性10例,陽性率14.1%。各因子陽性率為:軀體化9.9%(7例),強迫癥狀12.7%(9例),人際關系敏感11.3%(8例),抑郁7.0%(5例),焦慮11.3%(8例),敵對7.0%(5例),恐怖1.4%(1例),偏執4.2%(3例),精神病性1.4%(1例)。
2.2 新兵骨干SCL-90測評結果與中國軍人常模比較[3](見表1)
2.3 新兵骨干有無訓兵經歷SCL-90各因子分值比較(見表2)
除抑郁和精神病性因子外,有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軀體化、強迫癥狀、焦慮各因子分值顯著高于無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P<0.05),而人際關系敏感、敵對、恐怖、偏執各因子分值則顯著低于無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P<0.05)。
表1 新兵骨干SCL-90測評結果與中國軍人常模比較(±s,分)

表1 新兵骨干SCL-90測評結果與中國軍人常模比較(±s,分)
注:與中國軍人常模比較,*P<0.05,**P<0.01
項目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總分中國軍人常模(n=19 662)1.55±0.57 1.77±0.60 1.78±0.61 1.64±0.60 1.52±0.52 1.62±0.62 1.35±0.45 1.67±0.63 1.51±0.50 144.63±43.20新兵骨干(n=71)1.43±0.38**1.61±0.41**1.52±0.37**1.41±0.36**1.36±0.43**1.42±0.39**1.26±0.35*1.40±0.37**1.31±0.36**134.69±35.90
表2 新兵骨干有無訓兵經歷SCL-90測評結果比較(±s,分)

表2 新兵骨干有無訓兵經歷SCL-90測評結果比較(±s,分)
注:與無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比較,*P<0.05
項目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有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n=24)1.47±0.39* 1.66±0.41* 1.45±0.37* 1.35±0.36 1.45±0.43* 1.37±0.39* 1.24±0.35* 1.35±0.37* 1.30±0.36無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n=47)1.36±0.47 1.55±0.50 1.60±0.51 1.37±0.49 1.30±0.52 1.50±0.42 1.38±0.45 1.44±0.53 1.32±0.50
結果顯示,新兵骨干陽性檢出率為14.1%,SCL-90總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顯著或非常顯著低于中國軍人常模,這與相關文獻[4,5]報道結果一致,提示某部新兵骨干在培訓期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究其原因:(1)新兵骨干整體素質較高。參加集訓的新兵骨干都是各單位選拔出來的優秀分子,其政治思想好、業務技術精、工作作風硬、組織能力強,心理健康狀況普遍優于一般軍人。(2)培訓機構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設置心理學課程。在為期1個月的集訓期間,由心理專業教員講授心理學基礎知識,開展心理健康講座,提高了新兵骨干的心理健康水平。
結果還顯示,有無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其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差異。除抑郁和精神病性因子外,有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軀體化、強迫癥狀、焦慮各因子分值顯著高于無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而人際關系敏感、敵對、恐怖、偏執各因子分值則顯著低于無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究其原因:(1)有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一是他們大多為干部和士官,年齡較大,兵齡較長,社會關系較復雜,生活和工作壓力大,需要面臨和處理的事情頗多;二是以往的新兵訓練經歷容易使他們產生過多憂慮,如集訓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以及突發事件等;三是他們更熟知新兵訓練工作的責任之重大、意義之非凡,對自身要求更高,這些因素很可能導致其出現緊張、焦慮、過分擔心以及身體不適等現象。(2)無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一是年齡小,兵齡短,思想較為簡單,好勝心強,對新工作充滿了期待和興奮;二是心智不夠成熟,在有豐富訓兵經驗的其他骨干面前又常常不夠自信,懷疑自己的能力,擔心干不好、出丑等。這些矛盾的心理體驗會導致其產生自卑、敵對、恐懼和猜疑等負面情緒。
新兵集訓工作是部隊最為重要的基礎工作,其訓練質量直接關系到部隊能否保持戰斗力的可持續提升。而新兵骨干作為一線帶兵人,其表率作用、人格魅力和形象力量不僅是無聲的命令,更是新兵未來軍旅人生的重要影響因素。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以及部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新兵特殊的心理反應,都給新兵骨干帶來了挑戰,對其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建議:(1)加強對新兵骨干心理健康狀況的關注,尤其是在培訓期間,探討有無訓兵經歷與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及時有效地開展針對性心理干預,以提高其心理素質和工作崗位適應能力;(2)對有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要加強關心,為其排憂解難,消除或減少影響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并善于運用心理學方法,適時給予心理調試,幫助他們正確對待壓力,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3)對無訓兵經歷的新兵骨干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他們正確的認知能力,開展一定的心理行為訓練,提高其綜合心理素質。
[1]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
[2]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
[3]何纓,劉長讓,吳俊,等.某部新兵心理健康水平調查與分析[J].人民軍醫,2012,55(12):1174-1175.
[4]劉軍,項瑛,杜長偉,等.空軍某部警衛骨干心理健康水平調查與分析[J].人民軍醫,2014,57(5):473-474.
[5]何吉興.某部駕駛員復訓期間心理健康水平調查與分析[J].人民軍醫,2014,57(9):945-946.
R195.4
B
1671-1246(2015)11-0114-02